關于卑劣的成語 (15個)
-
1
不仁不義
- 成語拼音:
- bù rén bù yì
- 成語解釋:
- 仁:仁愛;義:道義。不講仁德,不講道義。形容品性卑劣、刻薄殘忍
- 成語出處:
- 宋 朱熹《朱子語類 大學三》:“害人與穿窬,因為不仁不義。”
-
2
不堪視聽
- 成語拼音:
- bù kān shì tīng
- 成語解釋:
- 堪:可,能。言辭污穢,行為卑劣,不能看與聽
- 成語出處:
- 嚴復《論中國之阻力與離心力》:“其菲薄揶揄,不堪視聽。”
-
3
公報私仇
- 成語拼音:
- gōng bào sī chóu
- 成語解釋:
- 借公事來報私仇;是一種很卑劣的行徑。
- 成語出處:
- 明 凌濛初《初刻拍案驚奇》:“今日又將我家人收留謀死了他,正好公報私仇,卻饒不得!”
-
4
鬼蜮伎倆
- 成語拼音:
- guǐ yù jì liǎng
- 成語解釋:
- 蜮:傳說中一種能含沙影來害人的怪物;鬼蜮:指陰險害人的人;伎倆:卑劣的手段。比喻居心不良、暗中傷人的卑劣手段。
- 成語出處:
- 清 百一居士《壺天錄》下卷:“妖婦進資甚巨,而貪婪無厭,鬼蜮伎倆,愈出愈奇,真有令人發指者。”
-
5
妾婦之道
- 成語拼音:
- qiè fù zhī dào
- 成語解釋:
- 妾婦:指婦女。指對上司或同僚絕對服從的卑劣作風
- 成語出處:
- 戰國·鄒·孟軻《孟子·滕文公下》:“以順為正者,妾婦之道也。”
-
6
舐癰吮痔
- 成語拼音:
- shì yōng shǔn zhì
- 成語解釋:
- 舐:舔;癰:毒瘡;吮:聚攏嘴唇來吸。只為人舔吸瘡痔上的膿血。比喻卑劣地奉承人。
- 成語出處:
- 《莊子·列御寇》:“秦王有病召醫,破癰潰座者得車一乘;舐痔者得車五五乘。所治愈下,得車愈多。”
-
7
吮癰舐痔
- 成語拼音:
- shǔn yōng shì zhì
- 成語解釋:
- 吮:吮吸;癰:一種毒瘡;舐:舔;痔:痔瘡。用嘴吮吸癰瘡;用舌頭舔痔瘡。形容小人巴結權貴的卑劣行為。
- 成語出處:
- 先秦 莊周《莊子 列御寇》:“秦王有病召醫,破癰潰座者得車一乘;舐痔者得車五乘,所治愈下,得車愈多。”
-
8
吮癰噬痔
- 成語拼音:
- shǔn yōng shì zhì
- 成語解釋:
- 吮:用嘴吸;癰:毒瘡;噬:咬。指用口舌為人舔吸瘡痔上的膿血。比喻卑劣地奉承人
- 成語出處:
- 《新中國未來記》第三回:“他們把那瓣香祖傳來的奴顏婢膝的面孔,吮癰噬痔的長技,向來在本國有權力的人里頭用熟的,近來都用在外國人身上了。”
-
9
恬不知恥
- 成語拼音:
- tián bù zhī chǐ
- 成語解釋:
- 指對卑劣的或不光彩的行為安然處之;不以為恥。恬:安然、滿不在乎。
- 成語出處:
- 宋 呂祖謙《東萊博議 衛禮至殺邢國子》:“衛禮至行險僥幸而取其國,恬不知恥,反勒其功于銘,以章示后。”
-
10
齷齷齪齪
- 成語拼音:
- wò wò chuò chuò
- 成語解釋:
- 指骯臟,不干凈。比喻人的品質卑劣
- 成語出處:
- 明·郭勛《英烈傳》第17回:“伯溫便往寺中,見那周顛,身倚胡床,口中念念的看著一本齷齷齪齪、沒頭沒腦的書。”
-
11
行濁言清
- 成語拼音:
- xíng zhuó yán qīng
- 成語解釋:
- 說得好聽而行為卑劣狠毒。形容言行不一。
- 成語出處:
- 唐·李虛中《命書》卷中:“言輕行濁,執不通變。”
-
12
衣冠禽獸
- 成語拼音:
- yī guān qín shòu
- 成語解釋:
- 穿衣服戴帽子的畜牲(衣:穿衣;冠:戴帽)。指品德敗壞;行為像禽獸一樣卑劣的人。
- 成語出處:
- 明 凌蒙初《二刻拍案驚奇》:“不但衣冠中禽獸,乃禽獸中豺狼也。”
-
13
衣冠土梟
- 成語拼音:
- yī guān tǔ xiāo
- 成語解釋:
- 猶衣冠禽獸。指品德極壞,行為卑劣的人。
- 成語出處:
- 宋 孫光憲《北夢瑣言》卷十七:“蘇楷、高貽休、蕭聞禮,皆人才寢陋……河朔人士,目蘇楷為衣冠土梟。”
-
14
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 成語拼音:
- yǐ xiǎo rén zhī xīn,duó jūn zǐ zhī fù
- 成語解釋:
- 用卑劣的心意去猜測品行高尚的人。
- 成語出處:
- 先秦 左丘明《左傳 昭公二十八年》:“愿以小人之腹,為君子之心。”
-
15
贓心爛肺
- 成語拼音:
- zāng xīn làn fèi
- 成語解釋:
- 形容心腸骯臟卑劣
- 成語出處:
-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63回:“……那樣贓心爛肺的,愛管閑事嚼舌頭的人,吵嚷到那府里去,背地嚼舌,說咱們這邊混帳。”
* 關于卑劣的成語 形容卑劣的成語 描述卑劣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