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環境的成語 (118個)

    101

    易地皆然

    成語拼音:
    yì dì jiē rán
    成語解釋:
    易:更換;皆然:都一樣。改換到別人的,也會像別人那樣看待問題
    成語出處:
    戰國·鄒·孟軻《孟子·離婁下》:“禹、稷、顏子易地則皆然。”
    102

    易地則皆然

    成語拼音:
    yì dì zé jiē rán
    成語解釋:
    易:更換;皆然:都一樣。改換到別人的,也會像別人那樣看待問題
    成語出處:
    戰國·鄒·孟軻《孟子·離婁下》:“禹、稷、顏子易地則皆然。”
    103

    逾淮為枳

    成語拼音:
    yú huái wéi zhǐ
    成語解釋:
    逾:越過;枳:枸橘。指橘樹過了淮河就變成了枳樹。比喻事物的狀況隨而改變
    成語出處:
    《晏子春秋·雜下》:“晏子避席對曰:‘嬰聞之,橘生淮南則為橘,生于淮北則為枳,葉徒相似,其實味不同。”
    104

    鴉雀無聲

    成語拼音:
    yā què wú shēng
    成語解釋:
    連烏鴉和麻雀的叫聲都沒有。形容自然很靜或形容人們默不作聲;一聲不響。鴉:烏鴉;雀:麻雀。
    成語出處:
    宋 釋道原《景德傳燈錄》第四卷:“公曰:‘鴉去無聲,運何言聞?’”
    105

    曳尾涂中

    成語拼音:
    yè wěi tú zhōng
    成語解釋:
    原意是與其位列卿相,受爵祿、刑罰的管束,不如隱居而安于貧賤。后也比喻在污濁的里茍且偷生。
    成語出處:
    先秦 莊周《莊子 秋水》:“寧其生而曳尾于涂中乎?”
    106

    月下風前

    成語拼音:
    yuè xià fēng qián
    成語解釋:
    游樂休息的。多指談情說愛的處所
    成語出處:
    元·丘處機《無俗念·樂道》詞:“月下風前,天長地久,自在乘鸞鶴。”
    107

    猶魚得水

    成語拼音:
    yóu yú dé shuǐ
    成語解釋:
    猶:如同。如同魚得到水。比喻得到投合自己心意的人或
    成語出處:
    晉·常璩《華陽國志·劉先主志》:“與亮情好日密,自以為猶魚得水也。”
    108

    自拔來歸

    成語拼音:
    zì bá lái guī
    成語解釋:
    拔:擺脫,離開。自覺離開惡劣,歸向光明。指敵方人員投奔過來。
    成語出處:
    《新唐書 李勣傳》:“三年,自拔來歸,從秦王伐東都,戰有功。”
    109

    晝耕夜誦

    成語拼音:
    zhòu gēng yè sòng
    成語解釋:
    白天耕種;夜晚讀書。形容在艱苦的中抓緊時間學習。誦:讀書。
    成語出處:
    北齊 魏收《魏書 崔光傳》:“家貧好學,晝耕夜誦,傭書以養父母。”
    110

    中流砥柱

    成語拼音:
    zhōng liú dǐ zhù
    成語解釋:
    黃河急流中的砥柱山。比喻能在艱難中起支柱作用的個人或集體。中流:河流中央;砥柱:黃河三門峽東的石山。
    成語出處:
    春秋 齊 晏嬰《晏子春秋 諫下》:“吾嘗從君濟于河,黿銜左驂以入砥柱之中流。”
    111

    鐘靈毓秀

    成語拼音:
    zhōng líng yù xiù
    成語解釋:
    鐘:匯聚;集中;毓:孕育;產生。指美好的自然產生優秀的人物。
    成語出處:
    清 曹雪芹《紅樓夢》第36回:“亦且瓊閨繡閣中亦染此風,真真有負天地鐘靈毓秀之德了!”
    112

    芝蘭之室

    成語拼音:
    zhī lán zhī shì
    成語解釋:
    比喻良好的
    成語出處:
    漢·戴德《大戴禮》:“與君子游,苾乎如入蘭芷之室,久而不聞,則與之化矣。”《孔子家語·六本》:“與善人居,如入芝蘭之室,久而不聞其香,即與之化矣。”
    113

    這山望著那山高

    成語拼音:
    zhè shān wàng zhe nà shān gāo
    成語解釋:
    比喻對自己目前的工作或不滿意,老認為別的工作、別的更好。
    成語出處:
    明·李開先《詞謔》引劉天民曲:“今日不知明日事,這山望著那山高。”
    114

    在所自處

    成語拼音:
    zài suǒ zì chǔ
    成語解釋:
    處:安排。人處世應該爭取有利的。指在一定的社會中,使自己適應
    成語出處:
    西漢·司馬遷《史記·李斯列傳》:“于是李斯乃嘆曰:‘人之賢、不肖,譬如鼠矣,在所自處耳!’”
    115

    瘴雨蠻云

    成語拼音:
    zhàng yǔ mán yún
    成語解釋:
    瘴:瘴氣;蠻:南方荒無人煙的地區。形容南方邊遠地區的惡劣自然
    成語出處:
    宋·陸游《涪州》詩:“使君不用勤留客,瘴雨蠻云我欲愁。”
    116

    坐于涂炭

    成語拼音:
    zuò yú tú tàn
    成語解釋:
    涂炭:比喻污濁的地方。坐在泥涂、炭灰上。比喻處于不干凈的,自身也被玷污。
    成語出處:
    戰國 鄒 孟軻《孟子 公孫丑上》:“立于惡人之朝,與惡人言,如以朝衣朝冠坐于涂炭。”
    117

    針針叢棘

    成語拼音:
    zhēn zhēn cóng jí
    成語解釋:
    針針:形容荊棘的刺尖銳如針。在帶著像針一樣尖刺的一叢叢的荊棘下面,形容惡劣
    成語出處:
    清·蒲松齡《聊齋志異·促織》:“后小山下,怪石亂臥,針針叢棘,青麻頭伏焉。”
    118

    紙醉金迷

    成語拼音:
    zhǐ zuì jīn mí
    成語解釋:
    比喻沉醉于富麗的;也比喻奢侈豪華的生活。
    成語出處:
    宋 陶穀《清異錄 居室》:“(癰醫孟斧)有一小室,窗牖煥明,器皆金飾,紙光瑩白,金彩奪目,所親見之,歸語人曰:‘此室暫憩,令人金迷紙醉。’”
    * 關于環境的成語 形容環境的成語 描述環境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