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火火的成語 (284個)

    121

    蹈刃

    成語拼音:
    fù huǒ dǎo rèn
    成語解釋:
    赴:前往;蹈:踩踏。赴湯蹈。比喻不避艱險
    成語出處:
    西漢·劉安《淮南子·泰族訓》:“墨子服役者百八十人,皆可使赴蹈刃,死不還踵,化之所致也。”
    122

    忿中燒

    成語拼音:
    fèn huǒ zhōng shāo
    成語解釋:
    猶言怒中燒。
    成語出處:
    清·蒲松齡《聊齋志異·張鴻漸》:“甲詞益狎逼。張忿中燒,反刀直出,剁甲中顱。”
    123

    赴湯蹈

    成語拼音:
    fù tāng dǎo huǒ
    成語解釋:
    赴:去;走向;湯:開水;蹈:踩。投入沸水;踏上烈。比喻奮不顧身;不避艱險。
    成語出處:
    晉 稽康《與山巨源絕交書》:“長而見羈,則狂顧頓纓,赴湯蹈。”
    124

    負薪救

    成語拼音:
    fù xīn jiù huǒ
    成語解釋:
    背著柴草去救。比喻用錯誤的方法去消除災禍,結果使災禍反而擴大。
    成語出處:
    韓非《韓非子 有度》:“其國亂弱矣,又皆釋國法而私其外,則是負薪而救也,亂弱甚矣。”
    125

    干柴烈

    成語拼音:
    gān chái liè huǒ
    成語解釋:
    形容男女之間強烈情欲要求,多用于不正當的男女關系。也形容情緒高漲。
    成語出處:
    清 曹雪芹《紅樓夢》第69回:“今日天緣湊巧,竟賞了他,真是一對烈干柴,如膠投漆,燕爾新婚,連日那里拆的開。”
    126

    之費

    成語拼音:
    gāo huǒ zhī fèi
    成語解釋:
    膏:點燈的油;膏:燈。借指求學的費用。
    成語出處:
    清·霽園主人《夜譚隨錄》:“欲登第須理舊業讀書,欲讀書須膏之費,吾視君皆未易辦也。”
    127

    自煎

    成語拼音:
    gāo huǒ zì jiān
    成語解釋:
    油脂因能照明而致燃燒,比喻人因有才能或有財產而得禍
    成語出處:
    莊周《莊子 人間世》:“山木自寇也,膏自煎也。”
    128

    耕流種

    成語拼音:
    huǒ gēng liú zhòng
    成語解釋:
    古代原始的耕種方法
    成語出處:
    南朝 宋 范曄《后漢書 文苑傳上 杜篤》:“水耕流種,功淺得深。”李賢注:“以燒所伐林株,引水溉之而布種也。”
    129

    海刀山

    成語拼音:
    huǒ hǎi dāo shān
    成語解釋:
    比喻極其危險和困難的地方。
    成語出處:
    京劇《智取威虎山》:“哪怕是海刀山,也沖上前。”
    130

    盡薪傳

    成語拼音:
    huǒ jìn xīn chuán
    成語解釋:
    雖燒完,柴卻留傳下來。比喻思想、學術、技藝等世代相傳。
    成語出處:
    明·寓山居士《魚兒佛》第四出:“仗猛力精心,斬斷牽纏,若不是粉碎虛空,終似那癡拳太軟,總盡薪傳也。”
    131

    冒三丈

    成語拼音:
    huǒ mào sān zhàng
    成語解釋:
    上升三丈高。形容十分憤怒。
    成語出處:
    周而復《上海的早晨》第一部:“她一句話把他說得跳起來,冒三丈。”
    132

    滅煙消

    成語拼音:
    huǒ miè yān xiāo
    成語解釋:
    苗熄滅,煙云消散。比喻事物消失凈盡,不留一點痕跡。亦作“煙消滅”。
    成語出處:
    晉·傅玄《四言雜詩》:“忽然長逝,滅煙消。”
    133

    上加油

    成語拼音:
    huǒ shàng jiā yóu
    成語解釋:
    在一旁助威增加他人的憤怒或助長事態的發展
    成語出處:
    清·李寶嘉《官場現形記》第五回:“三荷包也不睬他,把他氣得越發上加油了。”
    134

    燒眉毛

    成語拼音:
    huǒ shāo méi mɑo
    成語解釋:
    燒到眉毛了。比喻情勢非常緊迫。也作“燒眉睫”。
    成語出處:
    宋 釋普濟《五燈會元 蔣山法泉禪師》:“問:‘如何是急,切一句?’師曰:‘燒眉毛。’”
    135

    上弄冰凌

    成語拼音:
    huǒ shàng nòng bīng líng
    成語解釋:
    冰凌見即融。比喻事情很容易辦到
    成語出處:
    元·無名氏《氣英布》:“則教你,楚江山,覷不得上弄冰凌,漢乾坤也做不得碗內拿蒸餅。”
    136

    上弄雪

    成語拼音:
    huǒ shàng nòng xuě
    成語解釋:
    比喻易于敗亡,事情很容易辦到
    成語出處:
    清·李綠園《歧路燈》第74回:“誰知錢不由正經路來的,上弄雪;不由正經路去的,石沉大海,日減月削,漸漸損之又損,而至于無。”
    137

    山湯海

    成語拼音:
    huǒ shān tāng hǎi
    成語解釋:
    喻艱難危險。
    成語出處:
    《晉書·張駿傳》:“雖有山湯海,無所辭難,豈寒暑之足避哉!”
    138

    傘張

    成語拼音:
    huǒ sǎn zhāng
    成語解釋:
    傘:比喻烈日;張:展開。形容夏天烈日當空,酷熱難耐
    成語出處:
    宋·楊萬里《初秋戲作山居雜興俳體十二解》:“卓午從他傘張。”
    139

    中取栗

    成語拼音:
    huǒ zhōng qǔ lì
    成語解釋:
    偷取爐里烤熟的栗子。比喻冒險為別人出力;自己上了當;卻一無所得。
    成語出處:
    十七世紀法國寓言詩人拉 封丹的寓言《猴子與貓》載:猴子騙貓取中栗子,栗子讓猴子吃了,貓卻把腳上的毛燒掉了
    140

    投薪

    成語拼音:
    jiù huò tóu xīn
    成語解釋:
    為了撲滅焰而將木柴扔進中。比喻采取錯誤的辦法,不但解決不了問題,反而會使問題變得更加嚴重。
    成語出處:
    《鄧析子·無厚篇》:“不治其本而務其末,譬如拯溺而硾之以石,救而投之以薪。”
    * 關于火火的成語 形容火火的成語 描述火火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