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火火的成語 (284個)

    101

    鼻頭出

    成語拼音:
    bí tóu chū huǒ
    成語解釋:
    形容意氣風發;情緒激昂。
    成語出處:
    《南史 曹景宗傳》:“我昔在鄉里,騎快馬如龍,與年少輩數十騎,拓弓弦作礔礪聲,箭如餓鴟叫,平澤中逐獐,數肋射之,渴飲其血,饑食其脯,甜如甘露漿,覺耳后生風,鼻頭出,此樂使人忘死。”
    102

    不通水

    成語拼音:
    bù tōng shuǐ huǒ
    成語解釋:
    形容跟人不相往來。
    成語出處:
    東漢 班固《漢書 孫寶傳》:“稚季耳目長,聞知之,杜門不通水。”顏師古注:“不通水,謂雖鄰伍亦不往來也。”
    103

    拔諸水,登于衽席

    成語拼音:
    bá zhū shuǐ huǒ,dēng yú rèn xí
    成語解釋:
    拔:拉出;諸:同“之于”;登:加上;衽席:床席。把人從水中拉出來放到床上。比喻解救危難中的人們
    成語出處:
    明·宋濂《閱江樓記》:“此朕拔諸水而登于衽席者也。”
    104

    打劫

    成語拼音:
    chèn huǒ dǎ jié
    成語解釋:
    趁:利用;乘機;劫:搶劫。趁人家失的時候去搶人家的東西。比喻趁別人處在危難時刻從中撈一把或趁機害人。也作“乘打劫”。
    成語出處:
    清 頤瑣《黃繡球》第三回:“這一天見來的很是不少,黃通理更代為躊躇,怕的是越來越多,容不下去,而且難免有趁打劫,順手牽羊的事。”
    105

    積薪

    成語拼音:
    cuò huǒ jī xīn
    成語解釋:
    厝:同“措”;放置;薪:柴草。把置放在堆積的柴草下面。比喻潛隱著極大的禍患。
    成語出處:
    東漢 班固《漢書 賈誼傳》:“夫抱厝之積薪之下而寢其上,未及燃,因謂之安,方今之勢,何以異此。”
    106

    燎原

    成語拼音:
    cuò huǒ liáo yuán
    成語解釋:
    “厝”念cuò。放燎原,喻小亂子釀成大禍患。
    成語出處:
    明·沈德符《野獲編·兵部·西南諸捷》:“惟近日東北用兵,聚三大帥婁十萬眾,盡沒遼水,坐成厝燎原之勢,差為不競耳。”
    107

    搶劫

    成語拼音:
    chèn huǒ qiǎng jié
    成語解釋:
    趁著別人緊張時去撈取私利或害人
    成語出處:
    郭沫若《尚儒村》:“兵隊來了,有錢的請外人的紅十字會來貼張保護的封條,沒有錢的便趁搶劫。”
    108

    城門失,殃及池魚

    成語拼音:
    chéng mén shī huǒ,yāng jí chí yú
    成語解釋:
    城門失,大家都到護城河取水,水用完了,魚也死了。比喻因受連累而遭到損失或禍害。
    成語出處:
    北齊 杜弼《為東魏檄蜀文》:“但恐楚國亡猿,禍延林木;城門失,殃及池魚。”
    109

    厝薪于

    成語拼音:
    cuò xīn yú huǒ
    成語解釋:
    厝:同“措”,放置;薪:柴。置柴堆于之上。比喻潛伏著極大危機
    成語出處:
    《清史稿·諸王》:“躬蹈四罪,而猶逞志角力,謬欲收拾人心,是厝薪于而云安,結巢于幕而云固也。”
    110

    撮鹽入

    成語拼音:
    cuō yán rù huǒ
    成語解釋:
    撮:以指取物。鹽一放在里就爆裂。比喻性情急躁。
    成語出處:
    元 王實甫《西廂記》第三本第二折:“待去呵,小姐性兒撮鹽入。”
    111

    出于水,登之衽席

    成語拼音:
    chū yú shuǐ huǒ,dēng zhī rèn xí
    成語解釋:
    登:加上;衽席:床席。把人從水中拉出來放到床上。比喻解救危難中的人們
    成語出處:
    章炳麟《致南京參議會論建都書》:“國維四固,安于泰山,出于水而登之衽席,則其幸耳。”
    112

    燈蛾撲

    成語拼音:
    dé é pū huǒ
    成語解釋:
    比喻自己找死。
    成語出處:
    明 施耐庵《水滸傳》第27回:“這賊配軍卻不是作死,倒來戲弄老娘!正是燈蛾撲,惹焰燒身。”
    113

    蹈赴湯

    成語拼音:
    dǎo fù tāng huǒ
    成語解釋:
    同“蹈湯赴”。
    成語出處:
    唐·孫揆《靈應傳》:“君子殺身以成仁,殉其毅烈,蹈赴湯,旁雪不平,乃寶之志也。”
    114

    赴湯

    成語拼音:
    dǎo huǒ fù tāng
    成語解釋:
    同“蹈湯赴”。
    成語出處:
    李瑛《深夜里發生的故事》詩:“五里遠的山路,真正似蹈赴湯。”
    115

    萬家

    成語拼音:
    dēng huǒ wàn jiā
    成語解釋:
    家家都點上燈。指天黑上燈的時候。亦形容城鎮夜晚的景象。
    成語出處:
    唐 白居易《江樓夕望招客》:“燈萬家城四畔,星河一道水中央。”
    116

    洞如觀

    成語拼音:
    dòng rú guān huǒ
    成語解釋:
    見“洞若觀”。
    成語出處:
    清·劉獻廷《廣陽雜記》卷二:“得悉其山川險要部落游牧,暨其強弱多寡離合之情,皆洞如觀矣。”
    117

    飛蛾撲

    成語拼音:
    fēi é pū huǒ
    成語解釋:
    蛾:像蝴蝶似的昆蟲。飛蛾撲到上。比喻自尋死路;自取滅亡。
    成語出處:
    《梁書 到溉傳》:“如飛蛾之赴,豈焚身之可吝。”
    118

    飛蛾赴

    成語拼音:
    fēi é fù huǒ
    成語解釋:
    象蛾子撲一樣。比喻自找死路、自取滅亡。
    成語出處:
    《梁書 到溉傳》:“如飛蛾之赴,豈焚身之可吝。”
    119

    飛蛾投

    成語拼音:
    fēi é tóu huǒ
    成語解釋:
    象蛾子撲一樣。比喻自找死路、自取滅亡。
    成語出處:
    《梁書 到溉傳》:“如飛蛾之赴,豈焚身之可吝。”
    120

    風高放,月黑殺人

    成語拼音:
    fēng gāo fàng huǒ,yuè hēi shā rén
    成語解釋:
    風高:風非常大。月黑:指黑夜。趁風大放,趁黑夜殺人。形容盜匪趁機作案的行徑。
    成語出處:
    元·元懷《拊掌錄》:“歐陽公與人行令,各作詩兩句,須犯徒以上罪者……一云:‘月黑殺人夜,風高放天。’”
    * 關于火火的成語 形容火火的成語 描述火火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