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火火的成語 (284個)

    161

    相濟,鹽梅相成

    成語拼音:
    shuǐ huǒ xiāng jì,yán méi xiāng ché
    成語解釋:
    烹飪賴水而成,調味兼鹽梅而用。喻人之才性雖各異,而可以和衷共濟。
    成語出處:
    《舊唐書·忠義傳·王義方》:“本欲水相濟,鹽梅相成,然后庶績咸熙,風雨交泰。”
    162

    止沸

    成語拼音:
    shàn huǒ zhǐ fèi
    成語解釋:
    沸:沸騰,指水滾開。用扇風助長勢的辦法來停止水沸騰。比喻采取的辦法與希望達到的目的正好相反。
    成語出處:
    《吳書》:“風聲流聞,震蕩城邑,丘墻懼于橫暴,貞良化為群惡,此何異乎抱薪救焚,扇止沸哉!”
    163

    殺人放

    成語拼音:
    shā rén fàng huǒ
    成語解釋:
    指無法無天的強暴行為。
    成語出處:
    元 無名氏《黃花峪》第二折:“聽的道殺人放偏精細,顯出我些英雄神威。”清 錢彩《說岳全傳》第五十五回:“他本是殺人放為生的主兒,被楊元帥收伏在麾下。”
    164

    十萬

    成語拼音:
    shí wàn huǒ jí
    成語解釋:
    形容事情緊急到了極點。
    成語出處:
    老舍《趙子曰》:“趙子曰的腦府連發十萬急的電報警告全國。”
    165

    十萬

    成語拼音:
    shí wàn huǒ sù
    成語解釋:
    形容在緊急情況下動作極快地行事。
    成語出處:
    郭沫若《洪波曲》第二章:“我立刻收拾著行李,十萬速地準備出發。”
    166

    憋氣

    成語拼音:
    wō huǒ biē qì
    成語解釋:
    把屈辱或惱怒強壓在心底,不敢或不能發泄。
    成語出處:
    周立波《暴風驟雨》第一部五:“李青山有些膽怯,他退到門邊,嘴頭咕嚕著:‘滾就滾吧!’扭轉身子,窩憋氣地邁出門去了。”
    167

    自焚

    成語拼音:
    wán huǒ zì fén
    成語解釋:
    的必定會燒了自己。比喻干冒險或害人的勾當;最后受害的還是自己。玩:玩弄;焚:燒。
    成語出處:
    先秦 左丘明《左傳 隱公四年》:“夫兵,猶也,弗戢,將自焚也。”
    168

    無明

    成語拼音:
    wú míng huǒ
    成語解釋:
    無明:佛教中指“癡”或“愚昧”。指怒
    成語出處:
    明·施耐庵《水滸傳》第93回:“李逵聽了這句話,那把無明,高舉三千丈,按納不住,掿兩斧搶上前,一斧一個,劈下頭來。”
    169

    無名孽

    成語拼音:
    wú míng niè huǒ
    成語解釋:
    名:稱呼;孽:邪。說不出的邪。指極大的怒氣。
    成語出處:
    清 文康《兒女英雄傳》第十五回:“那里我一把無名孽,從腳跟下直透頂門,只得礙著眾親友不好動粗。”
    170

    瞎燈黑

    成語拼音:
    xiā dēng hēi huǒ
    成語解釋:
    燈不亮,滅了。形容十分漆黑
    成語出處:
    《人民日報》1976.1.17:“村劇團就要開始演出了,散戲時瞎燈黑不好走,那路還得加寬!”
    171

    兄弟

    成語拼音:
    xiāng huǒ xiōng dì
    成語解釋:
    :香燭,香和燈。焚香結拜的異姓兄弟
    成語出處:
    唐·崔令欽《教坊記》:“坊中諸女以氣類相似,約為香兄弟,每多至十四五人,少不下八九輩。”
    172

    懸河瀉

    成語拼音:
    xuán hé xiè huǒ
    成語解釋:
    見“懸河注”。
    成語出處:
    清·陳天華《中國革命史論》第二章第二節:“掃蕩無余,猶懸河以瀉。”
    173

    懸河注

    成語拼音:
    xuán hé zhù huǒ
    成語解釋:
    謂以河水傾瀉于。比喻以強大力量去消滅敵方。
    成語出處:
    《梁書·武帝紀》:“況擁數州之兵以誅群盜,懸河注,奚有不滅?”
    174

    薪燼

    成語拼音:
    xīn jìn huǒ chuán
    成語解釋:
    薪:木材。柴雖燒盡,種仍留傳。比喻師生傳授,學問一代代地流傳下去
    成語出處:
    梁啟超《管子傳·自序》:“雖不能至,而或具體而微焉,或有其一體焉,則薪燼傳,猶旦莫也,國于是乎有與立。”
    175

    心焦

    成語拼音:
    xīn jiāo huǒ liáo
    成語解釋:
    心里急得像燒著一樣。形容十分焦急。
    成語出處:
    柯巖《追趕太陽的人》:“她摸黑坐著,心焦燎地等著鄰家的閨女從夜校回來幫她收拾。”
    176

    星星之,遂成燎原

    成語拼音:
    xīng xīng zhī huǒ,suì chéng liáo yuán
    成語解釋:
    一點點小星可以燒掉大片原野。比喻開始時微小,但有遠大發展前途的新事物
    成語出處:
    明·張居正《答云南巡撫何萊山論夷情》:“究觀近年之事,皆起于不才武職、貪黷有司及四方無賴奸徒竄入其中激而構扇之,星星之,遂成燎原。”
    177

    煙斷

    成語拼音:
    yān duàn huǒ jué
    成語解釋:
    指人煙滅絕。
    成語出處:
    《文選·江淹〈恨賦〉》:“若乃騎疊跡,車屯軌,黃塵匝地,歌吹四起,無不煙斷絕,閉骨泉里。”李善注:“煙斷絕,喻人之死也。”
    178

    因風吹

    成語拼音:
    yīn fēng chuī huǒ
    成語解釋:
    因:順著。順著風勢吹,比喻乘便行事,并不費力。常用作謙詞。
    成語出處:
    明 馮夢龍《警世通言 白娘子永鎮雷峰塔》:“因風吹,用力不多,一發搭了他去。”
    179

    燒身

    成語拼音:
    yǐn huǒ shāo shēn
    成語解釋:
    比喻自招災禍;自討苦吃或自取滅亡。也可比喻主動暴露自己的錯誤;爭取大家的批評;幫助。
    成語出處:
    明 東魯古狂生《醉醒石》第三回:“莊上人見典史親來捉獲,不知一件什么天大的事,生怕引燒身,連忙把余琳并馮都送將出來。”
    180

    之警

    成語拼音:
    yān huǒ zhī jǐng
    成語解釋:
    :烽。烽的警報。指發生戰事
    成語出處:
    東漢·班固《漢書·匈奴傳》:“北邊自宣帝以來,數世不見煙之警,人民熾盛,牛馬布野。”
    * 關于火火的成語 形容火火的成語 描述火火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