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浮浪的成語 (9個)
-
1
浮浪不經
- 成語拼音:
- fú làng bù jīng
- 成語解釋:
- 浮浪:行為輕薄放蕩;不經:不守禮法規則。形容行為放縱任性,不受約束
- 成語出處:
- 明·馮夢龍《警世通言》第32卷:“若為妾而觸父,因妓而棄家,海內必以兄為浮浪不經之人。”
-
2
浮蹤浪跡
- 成語拼音:
- fú zōng làng jì
- 成語解釋:
- 浮:飄浮;浪:流浪。飄浮不定的蹤影,到處流浪的足跡。比喻四處飄泊,不安定的人或生活。
- 成語出處:
- 元·王子一《誤入桃園》第三折:“似恁般妄作胡為,敢欺侮咱浮蹤浪跡。”
-
3
浮花浪蕊
- 成語拼音:
- fú huā làng ruǐ
- 成語解釋:
- 指尋常的花草。比喻輕浮的人。
- 成語出處:
- 唐 韓愈《杏花》詩:“浮花浪蕊鎮長有,才開還落瘴霧中。”
-
4
浮萍浪梗
- 成語拼音:
- fú píng làng gěng
- 成語解釋:
- 浮萍:浮在水上的萍草;浪梗:浪里的草木莖。比喻漂泊無定的人
- 成語出處:
- 元·喬吉《揚州夢》楔子:“博著個甚功名,教俺做浮萍浪梗,因此上意懶出豫章城。”
-
5
浮跡浪蹤
- 成語拼音:
- fú jì làng zōng
- 成語解釋:
- 謂行蹤不定。
- 成語出處:
- 明·陳鐸《山坡羊·怨別》套曲:“一任他浮跡浪蹤,終須是有個相逢。”
-
6
浪蕊浮花
- 成語拼音:
- làng ruǐ fú huā
- 成語解釋:
- 指尋常花草。
- 成語出處:
- 宋·蘇軾《次韻王廷老退居見寄》:“浪蕊浮花不辨春,歸來方識歲寒人。”
-
7
浮筆浪墨
- 成語拼音:
- fú bǐ làng mò
- 成語解釋:
- 謂多余累贅的文字。
- 成語出處:
- 清·惲敬《答來卿》:“禹之功德從何處贊揚?故止此數言唱嘆之。知此,雖著述汗牛充棟,豈有浮筆浪墨耶?”
-
8
浪跡浮蹤
- 成語拼音:
- làng jì fú zōng
- 成語解釋:
- 到外漫游,行蹤不定。
- 成語出處:
- 元·白樸《梧桐雨》第四折:“想當日恨沖沖,亂離間家業空,浪跡浮蹤,水遠山重。”
-
9
輕浪浮薄
- 成語拼音:
- qīng làng fú bó
- 成語解釋:
- 輕:輕佻;浮薄:不莊重。形容行為放蕩不莊重
- 成語出處:
- 清·文康《兒女英雄傳》第35回:“填詞覓句,無所不能,便是弄管調弦,也無所不會,是個第一等輕浪浮薄子弟。”
* 關于浮浪的成語 形容浮浪的成語 描述浮浪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