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泛指的成語 (642個)

    401

    四面八方

    成語拼音:
    sì miàn bā fāng
    成語解釋:
    八方:四方四隅;即東、南、西、北四方;東南、東北、西南、西北四隅;周圍。周圍各個方面或各個地方。
    成語出處:
    宋 朱熹《朱子語類 卷九 學三》:“如孔子教人,只是逐件逐事說個道理,未嘗說出大頭腦處,然四面八方合聚湊來,也自見得個大頭腦。”
    402

    死馬當活馬醫

    成語拼音:
    sǐ mǎ dāng huó mǎ yī
    成語解釋:
    比喻明知事情已經無可求藥,仍然抱萬一希望,積極挽救。也做最后的嘗試。
    成語出處:
    清 顧張思《土風錄》第13卷:“知不可救,姑且醫治曰‘死馬當活馬醫’。”
    403

    拭面容言

    成語拼音:
    shì miàn róng yán
    成語解釋:
    拭:擦;拭面:擦去別人吐在自己臉上的唾沫;容言:聽取別人意見。接受別人的批評,正確對待自己的錯誤。
    成語出處:
    明·馮夢龍《東周列國志》第四十五回:“婦人輕喪武夫功,先軫當時怒氣沖,拭面容言無慍意,方知嗣伯屬襄公。”
    404

    三馬同槽

    成語拼音:
    sān mǎ tóng cáo
    成語解釋:
    司馬懿父子三人將篡奪魏的政權。也陰謀篡權。
    成語出處:
    《晉書·宣帝紀》:“三國魏正始后,司馬懿與其子師昭執軍政大權,屏除異己,時有‘三馬同槽’之目。三馬,隱懿父子三人。”
    405

    失馬亡羊

    成語拼音:
    shī mǎ wáng yáng
    成語解釋:
    禍福得失
    成語出處:
    明·單本《蕉帕記·揭柬》:“耳不聞斬蛇逐鹿,口不言失馬亡羊,一任他桑田變海,海變桑田。”
    406

    三男四女

    成語拼音:
    sān nán sì nǚ
    成語解釋:
    眾多子女
    成語出處:
    清·錢彩《說岳全傳》第七回:“我掙了一份大家私,又沒有三男四女,只得這個孩子,若得他一舉成名,祖宗面上,也有些光彩。”
    407

    善男信女

    成語拼音:
    shàn nán xìn nǚ
    成語解釋:
    皈依佛教的人。后虔誠信奉佛教的男女。
    成語出處:
    清 錢泳《履園叢話 臆論 拒客》:“釋道寺院,有客堂,有主客師,使四方游人,善男信女,咸可小憩,有來禮佛者,有來布施者,從不拒客之禮。”
    408

    三朋四友

    成語拼音:
    sān péng sì yǒu
    成語解釋:
    各種朋友。
    成語出處:
    明 馮夢龍《醒世恒言 大樹坡義虎送親》:“自有一班無賴子弟,三朋四友,和他檠鷹放鷂,駕犬馳馬,射獵打生為樂。”
    409

    三親六眷

    成語拼音:
    sān qīn liù juàn
    成語解釋:
    三親:父母、兄弟、夫婦;眷:家屬、親戚。眾親戚。
    成語出處:
    元 關漢卿《魯齋郎》第一折:“那里管三親六眷盡埋冤。”
    410

    騷人墨客

    成語拼音:
    sāo rén mò kè
    成語解釋:
    騷人:原《離騷》作者屈原及楚辭作者;后詩人;墨客:文人。詩人、作家等風雅的文人。
    成語出處:
    《宣和畫譜 宋迪》:“運思高妙,如騷人墨客登高臨賦。”
    411

    四時八節

    成語拼音:
    sì shí bā jié
    成語解釋:
    四時:春夏秋冬四季;八節: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一年四季中各節氣。
    成語出處:
    唐 杜甫《狂歌行贈四兄》:“四時八節還拘禮,女拜弟妻男拜弟。”
    412

    世世代代

    成語拼音:
    shì shì dài dài
    成語解釋:
    延續的各代
    成語出處:
    丁玲《在嚴寒的日子里》第四章:“受苦人,受了世世代代的苦,幾千年都在黑暗的地獄里過日子受煎熬。”
    413

    聲色貨利

    成語拼音:
    shēng sè huò lì
    成語解釋:
    貨:錢財;利:私利。貪戀歌舞、女色、錢財、私利。尋歡作樂和要錢等行徑。
    成語出處:
    《尚書 仲虺之誥》:“惟王不邇聲色,不殖貨利。”
    414

    沈詩任筆

    成語拼音:
    shěn shī rèn bǐ
    成語解釋:
    ①南朝梁沉約以詩著稱,任昉以表、奏、書、啟諸體散文擅名,時人稱為“沈詩任筆”。筆,謂無韻之文。②用以詩文。
    成語出處:
    宋·陸游《親歸書來多問近況以詩答之》:“沈詩任筆俱忘盡,酒戶新來卻少增。”
    415

    守身如玉

    成語拼音:
    shǒu shēn rú yù
    成語解釋:
    保持節操,象玉一樣潔白無瑕。也愛護自己的身體。
    成語出處:
    清 夏敬渠《野叟曝言》第14回:“孩兒守身如玉,豈肯墮入污泥!”
    416

    三山五岳

    成語拼音:
    sān shān wǔ yuè
    成語解釋:
    名山;也各地。
    成語出處:
    清 曹寅《舟中望惠山舉酒調培山》:“三山五岳渺何許?云煙汗漫空竛竮。”
    417

    四山五岳

    成語拼音:
    sì shān wǔ yuè
    成語解釋:
    四面八方各個地區。
    成語出處:
    明·施耐庵《水滸傳》第63回:“引一千余軍馬,盡是七長八短漢,四山五岳人。”
    418

    上上下下

    成語拼音:
    shàng shàng xià xià
    成語解釋:
    上面下面,往上往下,上級和下級,單位的整體
    成語出處:
    明·施耐庵《水滸傳》第23回:“今夜又該我們兩個捕獵,和十數個鄉夫在此,上上下下,放了窩弓藥箭等他。”
    419

    三臺八座

    成語拼音:
    sān tái bā zuò
    成語解釋:
    高官重臣。
    成語出處:
    清·李綠園《歧路燈》第60回:“這叫做‘獅象捍門’,三臺八座都是有分的。”
    420

    身體發膚

    成語拼音:
    shēn tǐ fà fū
    成語解釋:
    身軀、四肢、須發、皮膚,后亦自己身體的全部,自身。
    成語出處:
    《孝經 開宗明義》:“身體發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
    * 關于泛指的成語 形容泛指的成語 描述泛指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