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泛指的成語 (642個)

    361

    肉眼凡夫

    成語拼音:
    ròu yǎn fán fū
    成語解釋:
    肉眼:佛經中說有,天、肉慧、法佛五眼,肉眼為肉身之眼,也俗眼;凡夫:凡人。塵世平常的人。
    成語出處:
    元 范子安《竹葉舟》第一折:“這都是神仙骨,不似你肉眼凡夫。”
    362

    仁義君子

    成語拼音:
    rén yì jūn zǐ
    成語解釋:
    好心腸的正派人,后能熱心幫助別人的人。
    成語出處:
    《晉書·刑法志》:“戮過其罪,死不可生,縱虐于此,歲以巨計,此乃仁義君子所不忍聞,而況行之于政乎?”
    363

    如魚飲水,冷暖自知

    成語拼音:
    rú yú yǐn shuǐ,lěng nuǎn zì zhī
    成語解釋:
    自己經歷的事,自己知道甘苦。同“如人飲水,冷暖自知”。
    成語出處:
    魯迅《故事新編·序言》:“況且‘如魚飲水,冷暖自知’,用庸俗的話來說,就是‘自家有病自家知’罷。”
    364

    肉竹嘈雜

    成語拼音:
    ròu zhú cáo zá
    成語解釋:
    肉:口中的歌聲;竹:管樂;肉竹:音樂;嘈雜:雜亂。音樂雜亂
    成語出處:
    清·蒲松齡《聊齋志異·西湖主》:“旱雷聒耳,肉竹嘈雜,不復可聞言笑。”
    365

    書缺有間

    成語拼音:
    shū quē yǒu jiàn
    成語解釋:
    古書殘缺已有多年。
    成語出處:
    西漢 司馬遷《史記 五帝本紀》:“《書》缺有間矣,其軼乃時時見于他說。”
    366

    十八般兵器

    成語拼音:
    shí bā bān bīng qì
    成語解釋:
    刀槍劍戟等十八種古式兵器。后多種武器。亦比喻多種技能。
    成語出處:
    清 郭小亭《濟公全傳》第六十回:“馬靜一瞧,大殿前擺著家伙,十八般兵器,一應俱全。”清 文康《兒女英雄傳》第八回:“若論十八般兵器,我[十三妹]都算拿得起。”
    367

    十八般武藝

    成語拼音:
    shí bā bān wǔ yì
    成語解釋:
    ①使用十八般兵器的本領。亦多種武藝。②比喻多種技能。
    成語出處:
    元 楊梓《敬德不伏老》第一折:“憑著俺十八般武藝,定下了六十四處征塵。”明 施耐庵《水滸傳》第二回:“史進每日求王教頭點撥十八般武藝,一一從頭教。那十八般武藝?矛錘弓弩銃,鞭锏劍鏈撾,斧鉞并戈戟,牌棒與槍叉。”
    368

    塞北江南

    成語拼音:
    sāi běi jiāng nán
    成語解釋:
    古涼州治內賀蘭山一帶。后塞外富庶之地。
    成語出處:
    唐·韋蟾《送盧潘尚書之靈武》詩:“賀蘭山下果園成,塞北江南舊有名。”
    369

    折本買賣

    成語拼音:
    shé běn mǎi mài
    成語解釋:
    折:虧損。虧損的生意。吃虧的事
    成語出處:
    元·馬致遠《青衫淚》第一折:“稍似間有些錢,抵死里無多債,權做這場折本買賣。”
    370

    四百四病

    成語拼音:
    sì bǎi sì bìng
    成語解釋:
    謂四肢百體的四時病痛。各種疾病。
    成語出處:
    《三國志平話》上卷:“學究用手揭起匣蓋,只有文書一卷,取出看罷,即是醫治四百四病之書。”
    371

    舍本事末

    成語拼音:
    shě běn shì mò
    成語解釋:
    舍:舍棄;事:從事。舍棄農耕去從經商。做事不從根本上著手,而在枝節上用功夫
    成語出處:
    戰國·衛·呂不韋《呂氏春秋·上農》:“民舍本而事末則不令,不令則不可以守,不可以戰。民舍本而事末則其產約,其產約則輕遷徙,輕遷徙則國家有患,皆有遠志,無有居心。”
    372

    舍本問末

    成語拼音:
    shě běn wèn mò
    成語解釋:
    舍:舍棄。舍棄農耕去從經商。做事不從根本上著手,而在枝節上用功夫
    成語出處:
    西漢·劉向《戰國策·齊策》:“豈舍本而問末者耶?”
    373

    神出鬼入

    成語拼音:
    shén chū guǐ rù
    成語解釋:
    出:出現。象神鬼那樣出沒無常。形容出沒無常,不可捉摸。后行動變化迅速。
    成語出處:
    《淮南子 兵略訓》:“善者之動也,神出而鬼行。”
    374

    三差五錯

    成語拼音:
    sān chā wǔ cuò
    成語解釋:
    差錯。常意外的事故。
    成語出處:
    清 曾樸《孽海花》第22回:“要有什么三差五錯,那事情就難說了!”
    375

    世道人情

    成語拼音:
    shì dào rén qíng
    成語解釋:
    社會的道德風尚和人們的思想情感等。同“世道人心”。
    成語出處: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115回:“雖不敢說歷盡甘苦,然世道人情,略略的領悟了些須。”
    376

    三疊陽關

    成語拼音:
    sān dié yáng guān
    成語解釋:
    即《陽關三疊》。琴曲。琴譜以唐王維《送元二使安西》詩為主要歌詞,并引申詩意,增添詞句,抒寫離別之情。因全曲分三段,原詩反復三次,故稱“三疊”。后
    成語出處:
    宋 周邦彥《蘇幕遮》詞:“《三疊陽關》聲漸杳。斷雨殘云,只怕巫山曉。”
    377

    殺伐決斷

    成語拼音:
    shā fá jué duàn
    成語解釋:
    伐:進攻。處事作出決斷的能力
    成語出處: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13回:“若說料理不開,從小兒大妹妹玩笑時就有殺伐決斷,如今出了閣在那府里辦事,越發歷練老成了。”
    378

    是非人我

    成語拼音:
    shì fēi rén wǒ
    成語解釋:
    是非:正確和謬誤。正確與錯誤,他人和自己。人與人之間的種種復雜關系
    成語出處:
    元·谷子敬《城南柳》第四折:“你做了酒色財氣,你辭了是非人我,今日個老鄉惹上仙風,和小桃都成正果。”
    379

    三分天下有其二

    成語拼音:
    sān fēn tiān xià yǒu qí èr
    成語解釋:
    勢力強大
    成語出處:
    春秋·魯·孔丘《論語·泰伯》:“三分天下有其二,以服事殷。”
    380

    殊方異類

    成語拼音:
    shū fāng yì lèi
    成語解釋:
    殊方:異域,他鄉;異類:不同品類的事物。異域他鄉各種各樣不同品類的事物
    成語出處:
    漢·班固《西都賦》:“其中乃有九真之麟,大宛之馬,黃支之犀,條支之鳥,逾昆侖,越巨海,殊方異類,至于三萬里。”
    * 關于泛指的成語 形容泛指的成語 描述泛指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