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泛指的成語 (642個)

    341

    耆年碩德

    成語拼音:
    qí nián shuò dé
    成語解釋:
    耆:古稱六十歲為耆,年高。碩:大。比喻年高而德望很重。
    成語出處:
    鄭觀應《盛世危言·海防》:“當今王大臣耆年碩德,雖不乏人,求其能深知水軍事務,膽識俱優者,恐難其選。”
    342

    千篇一律

    成語拼音:
    qiān piān yī lǜ
    成語解釋:
    比喻文章、題材、寫法等公式化。也事物只有一種形式;毫無變化。
    成語出處:
    明 王世貞《藝苑卮言》:“千篇一律,詩道未成,慎勿輕看,最能易人心手。”
    343

    七情六欲

    成語拼音:
    qī qíng liù yù
    成語解釋:
    人的情欲;七情:喜、怒、哀、懼、愛、惡、欲;六欲:生、死、耳、目、口、鼻所生的欲望。
    成語出處:
    清 李汝珍《鏡花緣》第七回:“至求仙一事,無非遠離紅塵,斷絕七情六欲,一意靜修,自然可入仙道了。”
    344

    七十二行

    成語拼音:
    qī shí èr háng
    成語解釋:
    各行各業。
    成語出處:
    陶行知《自動學校賀詩》:“有個學校真奇怪,小孩自動教小孩。七十二行皆先生,先生不在學如在。”
    345

    氣吞牛斗

    成語拼音:
    qì tūn niú dǒu
    成語解釋:
    牛:牽牛星。斗:北斗星。牛斗星空。形容氣魄很大。
    成語出處:
    明 胡文煥《群音類選〈蟠桃記 誕孫相慶〉》:“看蘭孫,氣吞牛斗,知不是等閑人。”
    346

    齊紈魯縞

    成語拼音:
    qí wán lǔ gǎo
    成語解釋:
    古代齊國和魯國出產的白色絹。后亦名貴的絲織品。
    成語出處:
    唐·杜甫《憶昔》:“齊紈魯縞車班班,男耕女桑不相失。”
    347

    七相五公

    成語拼音:
    qī xiāng wǔ gōng
    成語解釋:
    語出《文選·班固〈西都賦〉》:“冠蓋如云,七相五公。”呂向注:“七相:謂車千秋、黃霸、王商、王嘉、韋賢、平當、魏相。五公:張湯、蕭望之、馮奉世、史丹、張安世。公侯、御史大夫、將軍,通稱為公。”所舉皆漢代公卿,后眾多的文武大臣。
    成語出處:
    語出《文選·班固〈西都賦〉》:“冠蓋如云,七相五公。”呂向注:“七相:謂車千秋、黃霸、王商、王嘉、韋賢、平當、魏相。五公:張湯、蕭望之、馮奉世、史丹、張安世。公侯、御史大夫、將軍,通稱為公。”
    348

    氣象萬千

    成語拼音:
    qì xiàng wàn qiān
    成語解釋:
    氣象:景象;萬千:極多。形容景象或事物壯麗而多變化。
    成語出處:
    宋 范仲淹《岳陽樓記》:“浩浩蕩蕩,橫無際涯,朝暉夕陰,氣象萬千,此則岳陽樓之大觀也。”
    349

    秋月春花

    成語拼音:
    qiū yuè chūn huā
    成語解釋:
    春天的花朵,秋天的月亮。春秋美景。
    成語出處:
    南唐·李煜《虞美人》詞:“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
    350

    磬竹難書

    成語拼音:
    qìng zhú nán shū
    成語解釋:
    罄:用盡;竹:竹簡,用以寫字;書:寫。用盡竹子也難寫完。形容罪行多得寫不完。后事實多,寫不完。
    成語出處:
    《舊唐書 李密傳》:“磬南山之竹,書罪未窮;決東海之波,流惡難盡。”
    351

    日薄西山

    成語拼音:
    rì bó xī shān
    成語解釋:
    薄:迫近;西山:西邊的高山。太陽快落山了。比喻人已經衰老或事物衰敗腐朽;臨近死亡。
    成語出處:
    東漢 班固《漢書 揚雄傳》:“臨汨羅而自損兮,恐日薄于西山。”
    352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成語拼音:
    rì chū ér zuò,rì luò ér xī
    成語解釋:
    作:做工。太陽升起就做工,太陽下山就休息。簡樸單純的生活
    成語出處:
    路遙《平凡的世界》第三卷第12章:“如果你從小就在這個天地里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那你現在就會和眾鄉親抱同一理想。”
    353

    日出而作,日入而息

    成語拼音:
    rì chū ér zuò,rì rù ér xī
    成語解釋:
    太陽升起就起來勞動,太陽下山就休息。原上古人民的生活方式,后亦單純簡樸的生活。
    成語出處:
    《莊子 讓王》:“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逍遙于天地之間而心意自得。”
    354

    柔風甘雨

    成語拼音:
    róu fēng gān yǔ
    成語解釋:
    柔:溫和。和煦的春風和及時的春雨。和風細雨
    成語出處:
    春秋·齊·管仲《管子·四時》:“然則柔風甘雨乃至,百姓百壽,百蟲乃蕃。”
    355

    入門問諱

    成語拼音:
    rù mén wèn huì
    成語解釋:
    古代去拜訪人,先問清楚他父祖的名,以便談話時避諱。也問清楚有什么忌諱。
    成語出處:
    西漢 戴圣《禮記 曲禮上》:“入竟而問禁,入國而問俗,入門而問諱。”孔穎達疏:“‘入門而問諱 ’者,門,主人之門;諱,主人祖先君名,宜先知之,欲為避之也。”
    356

    人情冷暖

    成語拼音:
    rén qíng lěng nuǎn
    成語解釋:
    人情:社會上的人情世故;冷:冷淡;暖:親熱。人情的變化。在別人得勢時就奉承巴結,失勢時就不理不睬。
    成語出處:
    唐 劉得仁《送車濤罷舉歸山》詩:“朝是暮還非,人情冷暖移。”
    357

    如人飲水,冷暖自知

    成語拼音:
    rú rén yǐn shuǐ,lěng nuǎn zì zhī
    成語解釋:
    自己經歷的事,自己知道甘苦。
    成語出處:
    宋 釋道原《景德傳燈錄 袁州蒙山道明禪師》:“某甲雖在黃梅隨眾,實未省自己面目。今蒙授入處,如人飲水,冷暖自知。今行者,即是某甲師也。”
    358

    仁人志士

    成語拼音:
    rén rén zhì shì
    成語解釋:
    仁愛而有節操,能為正義犧牲生命的人。現在愛國而為革命事業出力的人。
    成語出處:
    西漢 韓嬰《韓詩外傳》第三卷:“育群物而不倦,有似仁人志士,是仁者之所以樂山也。”
    359

    人事代謝

    成語拼音:
    rén shì dài xiè
    成語解釋:
    代謝:更迭,交替。人世間的事新舊交替。
    成語出處:
    唐·孟浩然《與諸子登峴山》詩:“人事有代謝,往來成古今。”
    360

    仁義道德

    成語拼音:
    rén yì dào dé
    成語解釋:
    舊時鼓吹的道德規范。
    成語出處:
    唐·韓愈《原道》:“后之人,其欲聞仁義道德之說,孰從而聽之。”
    * 關于泛指的成語 形容泛指的成語 描述泛指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