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泛指的成語 (642個)
-
421
三湯兩割
- 成語拼音:
- sān tāng liǎng gē
- 成語解釋:
- ①泛指烹飪之事。②指各種肴饌。
- 成語出處:
- 明·洪楩《清平山堂話本·快嘴李翠蓮記》:“燒賣匾食有何難,三湯兩割我也會。”
-
422
三臺五馬
- 成語拼音:
- sān tái wǔ mǎ
- 成語解釋:
- 三臺:漢朝的尚書(中臺)、御史(憲臺)、謁者(外臺),泛指大臣;五馬:用五匹馬駕車,借指太守。泛指達官顯宦
- 成語出處:
- 清·袁枚《小倉山房尺牘》第22首:“足下三臺五馬,宦馬之后,丞宜百首同歸,早踐結鄰之約。”
-
423
蛇頭蝎尾
- 成語拼音:
- shé tóu xiē wěi
- 成語解釋:
- 指蛇蝎之毒。泛指毒害人的東西
- 成語出處:
- 唐·盧仝《憶金鵝山沈山人》詩:“暫時上天少問天,蛇頭蝎尾誰安著。”
-
424
熟魏生張
- 成語拼音:
- shú wèi shēng zhāng
- 成語解釋:
- 張、魏:都是姓,這里泛指人。泛指認識的或不認識的人。
- 成語出處:
- 宋·沈括《夢溪筆談》卷十六:“北都有妓女,美色而舉止生梗,士人謂之‘生張八’。……野贈之詩曰:‘君為北道生張八,我是西州熟魏三。莫怪尊前無笑語,半生半熟未相諳。’”
-
425
四鄉八鎮
- 成語拼音:
- sì xiāng bā zhèn
- 成語解釋:
- 泛指周圍的許多鄉村和集鎮
- 成語出處:
- 清·李寶嘉《官場現形記》第14回:“當下統率大隊走到鄉下,東南西北,四鄉八鎮。整整兜了一個大圈子。”
-
426
縮衣節食
- 成語拼音:
- suō yī jié shí
- 成語解釋:
- 省吃省穿。泛指生活節儉。
- 成語出處:
- 宋 陸游《劍南詩稿 秋獲歌》:“我愿鄰曲謹蓋藏,縮衣節食勤耕桑。”
-
427
率由舊章
- 成語拼音:
- shuài yóu jiù zhāng
- 成語解釋:
- 率由:遵循;沿襲。原意是典章制度取法前代。后為泛指完全按老規矩辦事;不更新。
- 成語出處:
- 《詩經 大雅 假樂》:“不愆不忘,率由舊章。”
-
428
什一之利
- 成語拼音:
- shí yī zhī lì
- 成語解釋:
- 什一:十分之一。泛指商人得到的利潤
- 成語出處:
- 東漢·班固《漢書·楊惲傳》:“惲幸有余祿,方糴賤販貴,逐什一之利,此賈豎之事,污辱之處,惲親行之。”
-
429
詩云子曰
- 成語拼音:
- shī yún zǐ yuē
- 成語解釋:
- 《詩經》所說和孔子所言。二者均為歷代儒者遵奉的信條。因用以泛指儒家言論或經典著作。
- 成語出處:
- 明·劉璋《鳳凰池》第一回:“見那詩云子曰、者也之乎的人,他就搖首閉目,只與云鍔穎臭味相投。”
-
430
四肢百骸
- 成語拼音:
- sì zhī bǎi hái
- 成語解釋:
- 人體的各個部分。泛指全身。
- 成語出處:
- 宋·文天祥《高沙道中》詩:“四肢與百骸,屈曲如杯錈。”
-
431
絲竹八音
- 成語拼音:
- sī zhú bā yīn
- 成語解釋:
- 絲竹:弦樂和管樂,泛指音樂;八音:金、石、絲、木、竹、匏、土、革等八種樂器。指音樂
- 成語出處:
- 晉·陳壽《三國志·魏志·杜夔傳》:“夔善鐘律,聰思過人,絲竹八音,靡所不能。”
-
432
隋珠和璧
- 成語拼音:
- suí zhū hé bì
- 成語解釋:
- 隋侯之珠與和氏之璧。泛指珍寶。
- 成語出處:
- 元·吳亮《勸忍百箴》:“隋珠和璧,蒟醬筇竹,寒不可衣,饑不可食。”
-
433
山珍海錯
- 成語拼音:
- shān zhēn hǎi cuò
- 成語解釋:
- 海錯:指各種海味。山野和海里出產的各種珍貴食品。泛指豐富的菜肴。
- 成語出處:
- 唐 韋應物《長安道》詩:“山珍海錯棄藩籬,烹犢炮羔如折葵。”
-
434
山陬海澨
- 成語拼音:
- shān zōu hǎi shì
- 成語解釋:
- 山隅和海邊。泛指荒遠的地方。
- 成語出處:
- 清·王晫《今世說·德行》:“宦轍所至,山陬海澨,有以讀書能為文者,必枉車騎過之。”
-
435
山陬海筮
- 成語拼音:
- shān zōu hǎi shì
- 成語解釋:
- 山隅和海邊。泛指荒遠的地方。
- 成語出處:
- 清 王晫《今世說 德行》:“宦轍所至,山陬海筮,有以讀書能為文者,必枉車騎過之。”
-
436
山珍海味
- 成語拼音:
- shān zhēn hǎi wèi
- 成語解釋:
- 山珍:山里產的珍異食品;海味:海里的美味食品。指山里和海里出產的各種珍貴食品。現泛指各種美味佳肴。
- 成語出處:
- 清 曹雪芹《紅樓夢》第39回:“姑娘們天天山珍海味的,也吃膩了。”
-
437
山珍海胥
- 成語拼音:
- shān zhēn hǎi xū
- 成語解釋:
- 山珍:山野出產的珍貴食品。山野和海中出產的各種珍異食品。泛指豐盛的菜肴
- 成語出處:
- 明·吳承恩《湲堂永日圖序》:“山珍海胥,鼎食宮居者,大夫之養也。”
-
438
三征七辟
- 成語拼音:
- sān zhēng qī bì
- 成語解釋:
- 三、七:泛指多次;征、辟:征召,薦舉。指朝廷多次征名為官
- 成語出處:
- 《晉書·王褒傳》:“于是隱居教授,三征七辟,皆不就。”
-
439
舌戰群儒
- 成語拼音:
- shé zhàn qún rú
- 成語解釋:
- 舌戰:激烈辯論。儒:儒生,舊指讀書人。原指與眾多的儒生謀士爭辯,駁倒對方的議論。后泛指與許多人激烈爭辯并駁倒對方。
- 成語出處:
- 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43回:“諸葛亮舌戰群儒。”
-
440
生張熟魏
- 成語拼音:
- shēng zhāng shú wèi
- 成語解釋:
- 張、魏:都是姓,這里泛指人。泛指認識的或不認識的人。
- 成語出處:
- 宋·沈括《夢溪筆談》卷十六:“北都有妓女,美色而舉止生梗,士人謂之‘生張八’。……野贈之詩曰:‘君為北道生張八,我是西州熟魏三。莫怪尊前無笑語,半生半熟未相諳。’”
* 關于泛指的成語 形容泛指的成語 描述泛指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