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沒有的成語 (1446個)

    161

    可無

    成語拼音:
    kě yǒu kě wú
    成語解釋:
    可以也可以。指無關緊要或不很重要。
    成語出處:
    清 曹雪芹《紅樓夢》第20回:“因此把一切男子都看成濁物,可可無。”
    162

    冷酷無情

    成語拼音:
    lěng kù wú qíng
    成語解釋:
    冷漠苛刻;感情。
    成語出處:
    老舍《一封家信》:“看明白了大部分的字,都是責難他的!她的形影與一切都消逝了,他眼前只是那張死板板的字,與一些冷酷無情的字!”
    163

    凌亂無章

    成語拼音:
    líng luàn wú zhāng
    成語解釋:
    無章:條理。亂七八糟,條理
    成語出處:
    冰心《兩個家庭》:“好容易回到家里,又看見那凌亂無章的家政,兒啼女哭的聲音,真是加上我百倍的不痛快。”
    164

    苗而不秀

    成語拼音:
    miáo ér bù xiù
    成語解釋:
    指莊稼出了苗而開花結果。比喻人好的資質,卻成就就不幸夭折
    成語出處:
    先秦 孔子《論語 子罕》:“苗而不秀者矣夫!秀而不實者矣夫!”
    165

    孑遺

    成語拼音:
    mǐ yǒu jié yí
    成語解釋:
    靡:無,;孑遺:遺留,剩余。剩余。
    成語出處:
    《詩經 大雅 云漢》:“兢兢業業,如霆如雷。周余黎民,靡孑遺。”
    166

    內省不疚

    成語拼音:
    nèi xǐng bù jiù
    成語解釋:
    指自我反省,內心并不感到慚愧不安,即愧于心的事。
    成語出處:
    《論語·顏淵》:“內省不疚,夫何憂何懼?”
    167

    漆黑一團

    成語拼音:
    qī hēi yī tuán
    成語解釋:
    形容一片黑暗;一點光明。也形容對事情一無所知。
    成語出處:
    魯迅《書信集 致姚克》:“青年又少精通外國文者,話難開口,弄得漆黑一團。”
    168

    求田問舍

    成語拼音:
    qiú tián wèn shě
    成語解釋:
    舍:房子。多方購買田地,到處問詢屋介。指只知道置產業,謀求個人私利。比喻遠大的志向。
    成語出處:
    晉 陳壽《三國志 魏志 陳登傳》:“君國士之名,今天下大亂,帝主失所,望君憂國忘家,救世之意,而君求田問舍,言無可采。”
    169

    羌無故實

    成語拼音:
    qiāng wú gù shí
    成語解釋:
    指詩文不用典故或出處,也比喻根據。
    成語出處:
    南朝 梁 鐘嶸《詩品》中卷:“'清晨登隴首',羌無故實;'明月照積雪',詎出經史。”
    170

    日計不足,歲計

    成語拼音:
    rì jì bù zú,suì jì yǒu yú
    成語解釋:
    每天算下來多少,一年算下來就很多了。比喻積少成多。也比喻凡事只要持之以恒,就能很大收獲。
    成語出處:
    《淮南子·真訓》:“其道可以大美興,而難以算計舉也。是故日計之不足,而歲計之余。”
    171

    人無遠慮,必近憂

    成語拼音:
    rén wú yuǎn lǜ,bì yǒu jìn yōu
    成語解釋:
    慮:考慮;憂:憂愁。人長遠的考慮,一定會出現眼前的憂患。表示看事做事應該遠大的眼光,周密的考慮。
    成語出處:
    先秦 孔子《論語 衛靈公》:“子曰:‘人無遠慮,必近憂。’”
    172

    死不足惜

    成語拼音:
    sǐ bù zú xī
    成語解釋:
    足:值得;惜:吝惜或可惜。形容不怕死或死得價值。
    成語出處:
    《宋史·蘇洵傳》:“善用兵者使之無所顧,所恃。無所顧則知死之不足惜,所恃則知不至于必敗。”
    173

    史無前例

    成語拼音:
    shǐ wú qián lì
    成語解釋:
    前例:以前的事例。歷史上從來過的事。
    成語出處:
    清 丘逢甲《嶺云海日樓詩抄》:“牢落文章第一人,天門垂翅竟何因?百年記注無前例,萬事樞機要津。”
    174

    如無

    成語拼音:
    sì yǒu rú wú
    成語解釋:
    只當這回事。形容不在乎,不在意。
    成語出處:
    明·馮惟敏《淶邑初度自述》:“眼見的爭名奪利眉兒先皺,耳聽著受職為官膽兒便虛,俺子當似如無。”
    175

    兔角龜毛

    成語拼音:
    tu jiao gui mao
    成語解釋:
    兔生角,龜長毛。都是的事。比喻名無實。
    成語出處:
    《大智度論》第12卷:“如兔角龜毛,亦但名而無實。”
    176

    天無二日,民無二主

    成語拼音:
    tiān wú èr rì,mín wú èr zhǔ
    成語解釋:
    日:太陽。天上兩個太陽,一國不能同時兩個國王
    成語出處:
    《元史·太祖本紀》:“吾聞東方稱帝者,天無二日,民豈二主耶?”
    177

    天下無不散筵席

    成語拼音:
    tiān xià wú bù sàn yán xí
    成語解釋:
    天下不解散的聚會。指團聚是相對的,終究要分離的
    成語出處:
    明·馮夢龍《醒世恒言》第35卷:“天下無不散筵席,就合上一千年,少不得個分開日子。”
    178

    添枝加葉

    成語拼音:
    tiān zhī jiā yè
    成語解釋:
    在畫好的樹上又添枝加葉。比喻在事物原來的基礎上加以夸張渲染;添加了原來的內容。也比喻捏造、夸大事實。
    成語出處:
    宋 朱熹《答黃子耕書》:“生出重重障礙,添枝接葉無了期,要須認清本意,而就中看得許多曲折。”
    179

    無得無喪

    成語拼音:
    wú dé wú sàng
    成語解釋:
    喪:失。指得也
    成語出處:
    五代·王定保《唐摭言·氣義》:“無得無喪,天長地久。”
    180

    無根之木,無源之水

    成語拼音:
    wú gēn zhī mù,wú yuán zhī shuǐ
    成語解釋:
    比喻根據的事物。
    成語出處:
    語出《左傳 昭公九年》:“我在伯父,猶衣服之冠冕,木水之本原。”
    * 關于沒有的成語 形容沒有的成語 描述沒有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