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沒有的成語 (1446個)

    101

    勇無謀

    成語拼音:
    yǒu yǒng wú móu
    成語解釋:
    勇:勇氣;膽量;謀:計謀;策略。只膽量;計謀。指做事或打仗只憑勇氣猛沖猛打;而周密考慮。
    成語出處:
    唐 陸贄《論兩河及淮西利害狀》:“(王)武俊蕃種,勇無謀。”
    102

    一紙空文

    成語拼音:
    yī zhǐ kōng wén
    成語解釋:
    一張用處的空頭公文;指用處不能兌現的文件。
    成語出處:
    清 李寶嘉《官場現形記》:“近來又了什么外銷名目,說是籌了款項,只能辦理本省之事;將來不過一紙空文咨部塞責。”
    103

    別無長物

    成語拼音:
    bié wú cháng wù
    成語解釋:
    長物:多余的東西。再也別的多余的東西。形容因貧困而空無所或因節儉而東西極少。也作“身無長物”、“一無長物”。
    成語出處:
    南朝 宋 劉義慶《世說新語 德行》:“后大聞之,甚驚,曰:‘吾本謂卿多,故求耳。’對曰:‘丈人不悉恭,恭作人無長物。’”
    104

    別無他物

    成語拼音:
    bié wú tā wù
    成語解釋:
    除此之外多余的東西。同“別無長物”。
    成語出處:
    明 馮夢龍《喻世明言》第七卷:“伯桃視之,止一塌,塌上堆積書卷,別無他物。”
    105

    大難不死,必后福

    成語拼音:
    dà nàn bù sǐ,bì yǒu hòu fú
    成語解釋:
    難:災禍。遇到巨大的災難而死掉,將來必定幸福
    成語出處:
    宗璞《南渡記》第六章:“豈不聞大難不死,必后福?李姐姐身體會好起來。”
    106

    大難不死,必后祿

    成語拼音:
    dà nàn bù sǐ,bì yǒu hòu lù
    成語解釋:
    難:災禍。遇到巨大的災難而死掉,將來必定幸福
    成語出處:
    明·馮夢龍《喻世明言》第21卷:“所以說:‘貴人無死法。’又說:‘大難不死,必后祿。’”
    107

    顛三倒四

    成語拼音:
    diān sān dǎo sì
    成語解釋:
    指錯亂次序。形容思路、言語、做事等條理不清、顛倒混亂;毫無次序。
    成語出處:
    明 許仲琳《封神演義》第44回:“連拜了三四日,就把子牙拜的顛三倒四,坐臥不安。”
    108

    胡說八道

    成語拼音:
    hú shuō bā dào
    成語解釋:
    根據;不負責任的亂說一氣。也作“胡說亂道”。
    成語出處:
    宋 宗杲《大慧普覺禪師語錄》:“手指東畫西,口中亂說亂道。”
    109

    將無作

    成語拼音:
    jiāng wú zuò yǒu
    成語解釋:
    的事情當作
    成語出處:
    元·康進之《李逵負荊》第一折:“不要你將無來作,則要你依前來依后。”
    110

    今夕酒今夕醉

    成語拼音:
    jīn xī yǒu jiǔ jīn xī zuì
    成語解釋:
    今天酒則今天痛飲。形容人只顧眼前享樂,長遠打算
    成語出處:
    茅盾《子夜》:“你的危言諍論,并不能叫小杜居安思危,反使得他決心去及時行樂,今夕酒今夕醉!”
    111

    空洞無物

    成語拼音:
    kōng dòng wú wù
    成語解釋:
    空虛;什么內容。形容言談、文章等極其空泛;什么內容。
    成語出處:
    南朝 宋 劉義慶《世說新語 排調》:“王丞相枕周伯仁膝,指其腹曰:‘卿此中何所?’答曰:‘此中空洞無物,然容卿輩數百人。’”
    112

    寧可信其,不可信其無

    成語拼音:
    nìng kě xìn qí yǒu,bù kě xìn qí wú
    成語解釋:
    寧:寧愿。寧愿相信它,不可相信它。指做事要充分的準備
    成語出處:
    元·無名氏《盆兒鬼》楔子:“那先生都叫他做賈半仙,寧可信其,不可信其無,孩子去意已決。”
    113

    若無

    成語拼音:
    shì yǒu ruò wú
    成語解釋:
    視:看待。把這回事看得就像這回事一樣。形容不當一回事
    成語出處:
    清·李綠園《歧路燈》第78回:“寶之這戲子見怪賢閑事,視若無。”
    114

    如無

    成語拼音:
    shì yǒu rú wú
    成語解釋:
    視:看待。把這回事看得就像這回事一樣。形容不當一回事
    成語出處: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16回:“獨他一個皆視如無,毫不介意,因此眾人嘲他越發呆了。”
    115

    通功易事

    成語拼音:
    tōng gōng yì shì
    成語解釋:
    分工合作,互通無,拿多余的換的。
    成語出處:
    先秦 孟軻《孟子 滕文公下》:“子不通功易事,以羨補不足,則農余粟,女余布。”
    116

    無私

    成語拼音:
    wú sī yǒu bì
    成語解釋:
    私:私心;弊:欺騙、蒙混的事情。因處在嫌疑之地,雖然私弊,但容易被人猜疑。
    成語出處:
    清 李寶嘉《活地獄》第26回:“可是這個風聲出去,人家一定說是無私弊。”
    117

    無中生

    成語拼音:
    wú zhōng shēng yǒu
    成語解釋:
    的說成。指憑空捏造。
    成語出處:
    先秦 李耳《老子》:“天下萬物生于生于無。”
    118

    弦外

    成語拼音:
    xián wài yǒu yīn
    成語解釋:
    弦樂器的弦上發出的聲音以外還聲音。比喻話語中另間接透露、明說的意思。
    成語出處:
    南朝 宋 范曄《獄中與諸甥侄書》:“然至于一絕處,亦復何耶!其中體趣,言之不盡。弦外之意,不知所從而來。”
    119

    弦外遺音

    成語拼音:
    xián wài yí yīn
    成語解釋:
    弦:樂器上用以發音的絲線、銅絲或鋼絲。言外之意。比喻話語中另間接透露、明說的意思
    成語出處:
    西漢·戴圣《禮記·樂記》:“清廟之瑟,朱弦而疏越,一倡而三嘆,遺音聲矣。”
    120

    酒膽,無飯力

    成語拼音:
    yǒu jiǔ dǎn,wú fàn lì
    成語解釋:
    借著喝酒顯示出來的膽量,在平常的生活中則勇力。指只一時沖動的勇氣
    成語出處: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79回:“如今薛蟠本是個憐新棄舊的人,且是酒膽,無飯力的。”
    * 關于沒有的成語 形容沒有的成語 描述沒有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