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沒有的成語 (1454個)

    661

    美玉無瑕

    成語拼音:
    měi yù wú xiá
    成語解釋:
    瑕:玉斑。美玉上面一點小斑。比喻人或事物完美的無缺點。
    成語出處:
    元 王實甫《西廂記》第三本第三折:“他是個嬌滴滴美玉無瑕,粉臉生春,云鬢堆鴉。”
    662

    盲眼無珠

    成語拼音:
    máng yǎn wú zhū
    成語解釋:
    珠:眼珠。瞎了眼,眼珠子。比喻視而不見
    成語出處:
    明·胡文煥《群音類選·東廂記·傳情惹恨》:“多因我盲眼無珠,怎識他筆端藏意。”
    663

    莫之誰何

    成語拼音:
    mò zhī shuí hé
    成語解釋:
    莫:。指誰敢對他怎么樣
    成語出處:
    明·歸光《備倭事略》:“今倭賊馮陵,所在莫之誰何。”
    664

    目中無人

    成語拼音:
    mù zhōng wú rén
    成語解釋:
    眼里別人。形容驕傲自大,看不起人。
    成語出處:
    《說唐》第七回:“你看他目中無人,待我去打這狗頭下來。”
    665

    莫茲為甚

    成語拼音:
    mò zī wéi shèn
    成語解釋:
    莫:無;甚:嚴重,超過。什么能超過這個的了
    成語出處:
    《宋史·謝絳傳》:“虧體傷風,莫茲為甚。”
    666

    莫之與京

    成語拼音:
    mò zhī yǔ jīng
    成語解釋:
    莫:什么,誰。京:大,高。大得什么可與之相比。形容首屈一指,無與倫比。亦作“大莫與京”。
    成語出處:
    春秋·魯·左丘明《左傳·莊公二十二年》:“八世之后,莫之與京。”
    667

    莫衷壹是

    成語拼音:
    mò zhōng yī shì
    成語解釋:
    莫:不,還是;衷:折衷,斷定;是:對。不知哪個是正確。形容意見分歧,一致的看法
    成語出處:
    孫中山《社會主義之演講》:“主張個人主義者,莫不反對社會主義,主張社會主義者,又莫不反對個人主義,聚訟紛紜,莫衷壹是。”
    668

    泥飯碗

    成語拼音:
    ní fàn wǎn
    成語解釋:
    指集體所制或個體的保障的工作
    成語出處:
    劉玉民《騷動之秋》第15章:“這就是你們的鐵飯碗和我們的泥飯碗的區別了。”
    669

    內顧之憂

    成語拼音:
    nèi gù zhī yōu
    成語解釋:
    舊時形容妻子,身在外又要顧慮家事。現形容內部的憂慮。
    成語出處:
    晉·左思《詠史》詩:“外望無寸祿,內顧無斗儲。”
    670

    囊空如洗

    成語拼音:
    náng kōng rú xǐ
    成語解釋:
    囊:口袋。口袋里什么也;像水洗過了似的。形容一個錢都;非常貧窮。
    成語出處:
    明 馮夢龍《警世通言 杜十娘怒沉百寶箱》:“但教坊落籍,其費甚多,非千金不可,我囊空如洗,如之奈何?”
    671

    泥蟠不滓

    成語拼音:
    ní pān bù zǐ
    成語解釋:
    盤繞在泥里而被污染。比喻人不得志但不喪失節操。
    成語出處:
    《三國志·蜀書·秦宓傳》:“補于事,泥蟠不滓,行參圣師。”
    672

    囊篋蕭條

    成語拼音:
    náng qiè xiāo tiáo
    成語解釋:
    囊:口袋;篋:箱子;蕭條:空虛。形容缺乏財物,什么積蓄
    成語出處:
    明·馮夢龍《警世通言》第32卷:“但阿姊千里間關,同郎君遠去,囊篋蕭條。”
    673

    囊橐蕭然

    成語拼音:
    náng tuó xiāo rán
    成語解釋:
    囊橐:口袋。形容缺乏財物,什么積蓄
    成語出處:
    《重修揚州府志》第48卷:“以疾歸,囊橐蕭然,圖書數卷而已。”
    674

    囊橐蕭瑟

    成語拼音:
    náng tuó xiāo sè
    成語解釋:
    囊橐:口袋。形容缺乏財物,什么積蓄
    成語出處:
    清·李汝珍《鏡花緣》第15回:“老夫聞知,惟恐被害,逃到外洋。無耐囊橐蕭瑟,衣食甚難。”
    675

    內省不疚

    成語拼音:
    nèi xǐng bù jiù
    成語解釋:
    指自我反省,內心并不感到慚愧不安,即愧于心的事。
    成語出處:
    《論語·顏淵》:“內省不疚,夫何憂何懼?”
    676

    耦居無猜

    成語拼音:
    ǒu jū wú cāi
    成語解釋:
    耦:通“偶”。住在一起,關系融洽,猜忌
    成語出處:
    清 袁枚《小倉山房尺牘》第46首:“得與云、山、書、史,耦居無猜,不可謂非人生之幸。”
    677

    平生不作虧心事,夜半敲門不吃驚

    成語拼音:
    píng shēng bù zuò kuī xīn shì,yè bàn qiāo mén bù chī jīng
    成語解釋:
    平生:生以來;虧心:違背良心。從來干過違背良心的事,即使夜半人敲門也不吃驚。形容為人處事光明正大,心地坦然
    成語出處:
    魯迅《天花的薔薇》:“‘平生不作虧心事,夜半敲門不吃驚。’乙校不自心虛,怎能給恐嚇呢?”
    678

    平生莫做虧心事,半夜敲門不吃驚

    成語拼音:
    píng shēng mò zuò kuī xīn shì,bàn yè qiāo mén bù chī jīng
    成語解釋:
    平生:生以來;虧心:違背良心。從來干過違背良心的事,即使夜半人敲門也不吃驚。形容為人處事光明正大,心地坦然
    成語出處:
    元·無名氏《盆兒鬼》第二折:“平生莫做虧心事,半夜敲門不吃驚。”
    679

    皮不存而毛焉附

    成語拼音:
    pí bù cún ér máo yān fù
    成語解釋:
    存:存留;焉:哪里;附:附著。皮都了,毛往哪里依附呢?比喻事物失去了借以生存的基礎,就不能存在
    成語出處:
    梁啟超《墨學微》第一章:“然此果足為命說之根據乎?一旦以力破此制度,則皮不存而毛焉附矣。”
    680

    飄泊無定

    成語拼音:
    piāo bó wú dìng
    成語解釋:
    飄泊:隨水漂流或停泊;泊:停留;暫住。隨水漂流到哪兒就停在哪兒;一定的方向。比喻東奔西走;生活不安定。
    成語出處:
    宋 范成大《元夜憶群從》:“遙憐好兄弟,飄泊雨江村。”
    * 關于沒有的成語 形容沒有的成語 描述沒有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