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沒有的成語 (1454個)

    541

    空洞無物

    成語拼音:
    kōng dòng wú wù
    成語解釋:
    空虛;什么內容。形容言談、文章等極其空泛;什么內容。
    成語出處:
    南朝 宋 劉義慶《世說新語 排調》:“王丞相枕周伯仁膝,指其腹曰:‘卿此中何所?’答曰:‘此中空洞無物,然容卿輩數百人。’”
    542

    渴而掘井

    成語拼音:
    kě ér jué jǐng
    成語解釋:
    到口渴才掘井。比喻事先準備,臨時才想辦法。
    成語出處:
    《素問·四氣調神大論》:“夫病已成而后藥之,亂已成而后治之,譬猶渴而穿井,斗而鑄錐,不亦晚乎!”
    543

    口耳之學

    成語拼音:
    kǒu ěr zhī xué
    成語解釋:
    指只知道耳朵進口里出的一些皮毛之見,而真正的學識。
    成語出處:
    荀況《荀子 勸學》:“小人之學也,入乎耳,出乎口。”
    544

    曠古絕倫

    成語拼音:
    kuàng gǔ jué lún
    成語解釋:
    曠古:空前的;從古以來所的;絕倫:相比的。古來所無;可以相比的。
    成語出處:
    《北史 趙彥深傳》:“彥深小心恭慎,曠古絕倫。”
    545

    曠古奇聞

    成語拼音:
    kuàng gǔ qí wén
    成語解釋:
    曠古:自古所的。自古以來從未聽到過的奇異的事情。
    成語出處:
    周作人《代快郵》:“五四運動以來的民氣作用,些人詫為曠古奇聞,以為國家將興之兆。”
    546

    曠古未聞

    成語拼音:
    kuàng gǔ wèi wéi
    成語解釋:
    自古以來聽說過。
    成語出處:
    明 馮夢龍《警世通言 王嬌鸞百年長恨》:“吳江闕大尹接到南陽衛文書,拆開看時,深以為奇。此事曠古未聞。”
    547

    恐后無憑

    成語拼音:
    kǒng hòu wú píng
    成語解釋:
    怕以后個憑證。舊時契約文書的套語,常與“立次存照”連用。
    成語出處:
    明 施耐庵《水滸傳》第八回:“委是自行情愿,即非相逼。恐后無憑,立此文約為照。”
    548

    開口見喉嚨

    成語拼音:
    kāi kǒu jiàn hóu lóng
    成語解釋:
    猶言開口見心。說話直爽,隱曲。
    成語出處:
    明·唐順之《與洪方洲書》:“近來覺得詩文一事,只是直寫胸臆,如諺語所謂開口見喉嚨者。”
    549

    開口見心

    成語拼音:
    kāi kǒu jiàn xīn
    成語解釋:
    說話直爽,隱曲
    成語出處:
    宋 朱熹《朱子語類》第19卷:“圣人說話,開口見心,必不說半截,藏著半截。”
    550

    空口說白話

    成語拼音:
    kōng kǒu shuō bái huà
    成語解釋:
    形容只是口頭說說而事實證明或實際行動。
    成語出處:
    《舊唐書 憲宗本紀》:“凡好事口說則易,躬行則難。卿等既言之,須行之,勿空口說。”
    551

    空口說空話

    成語拼音:
    kōng kǒu shuō kōng huà
    成語解釋:
    形容光說不做事,或光說而實際行動證明
    成語出處:
    孫中山《說知難行易》:“你們廣西幾百萬人,不是幾個人能夠教得成的,也不是空口說空話可以算得事的。”
    552

    空口無憑

    成語拼音:
    kōng kǒu wú píng
    成語解釋:
    憑:憑證。只是嘴說;憑證。指不足為據。
    成語出處:
    清 李寶嘉《官場現形記》第27回:“空口無憑的話,門生也不敢朝著老師來說。”
    553

    顆粒無存

    成語拼音:
    kē lì wú cún
    成語解釋:
    顆粒:一顆一粒。指糧食存貨
    成語出處:
    清·李汝珍《鏡花緣》第51回:“船上米糧,都被劫得顆粒無存,如今餓的頭暈眼花,哪氣力還去拿篙弄柁?”
    554

    曠邈無家

    成語拼音:
    kuàng miǎo wú jiā
    成語解釋:
    曠:空闊;邈:遠。遠離家鄉,家室
    成語出處:
    清·蒲松齡《聊齋志異·嬌娜》:“兄曠邈無家,我夙夜代籌久矣,行當為君謀一佳耦。”
    555

    空前絕后

    成語拼音:
    kōng qián jué hòu
    成語解釋:
    空:空白;絕:斷絕。以前過;以后也。指從古到今非常突出;獨一無二的事物。
    成語出處:
    宋 朱象賢《聞見偶錄 男服從軍》:“古之木蘭,以女為男,代父從軍,十二年而歸,同行者莫知其為女子,詩歌美之,典籍傳之,以其事空前絕后。”
    556

    曠世奇才

    成語拼音:
    kuàng shì qí cái
    成語解釋:
    曠世:當代能相比的。指當代少見的奇才。
    成語出處:
    明 屠隆《彩毫記 祖餞都門》:“李公曠世奇才,正宜匡扶社稷。”
    557

    曠世無匹

    成語拼音:
    kuàng shì wú pǐ
    成語解釋:
    曠世:當代所的。匹:相當。當代能比得上的。形容極為突出。
    成語出處:
    清·蒲松齡《聊齋志異·狐夢》:“至夜,焚香坐伺,婦果攜女至。態度嫻婉,曠世無匹。”
    558

    空談無補

    成語拼音:
    kōng tán wú bǔ
    成語解釋:
    空洞不切實際的言論于事幫助
    成語出處:
    《新笑史》:“少許勝人,空談無補。”
    559

    口無擇言,身無擇行

    成語拼音:
    kǒu wú zé yán,shēn wú zé xíng
    成語解釋:
    言行都合乎禮法,什么可挑剔的
    成語出處:
    《孝經·卿大夫》:“是故非法不言,非道不行,口無擇言,身無擇行。”
    560

    空穴來風

    成語拼音:
    kōng xué lái fēng
    成語解釋:
    穴:洞、孔;來:招致。了空隙就會招致風吹來。比喻流言乘機傳開來;或比喻消息或傳說不是完全來由。
    成語出處:
    戰國 楚 宋玉《風賦》:“臣聞于師:‘枳句來巢,空穴來風。’”
    * 關于沒有的成語 形容沒有的成語 描述沒有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