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沒有的成語 (1454個)

    501

    裾馬襟牛

    成語拼音:
    jū mǎ jīn niú
    成語解釋:
    像馬牛穿上人的衣服。比喻頭腦和無知。亦作“襟裾馬牛”。
    成語出處:
    唐韓愈《符讀書城南》詩:“人不通古今,馬牛而襟裾。”
    502

    舉目無親

    成語拼音:
    jǔ mù wú qīn
    成語解釋:
    舉目:抬頭看。抬頭張望;一個親人。形容人生地疏、孤獨無依。
    成語出處:
    唐 薛調《劉無雙傳》:“四海之廣,舉目無親戚,未知托身之所。”
    503

    精疲力竭

    成語拼音:
    jīng pí lì jié
    成語解釋:
    竭:盡。精神非常疲勞;體力消耗凈盡。形容極度疲乏;一點力氣也。也作“精疲力盡”。
    成語出處:
    宋 司馬光《司馬溫公文集 卷二 道傍田家》詩:“筋疲力弊不入腹,未議縣官租稅促。”
    504

    家貧如洗

    成語拼音:
    jiā pín rú xǐ
    成語解釋:
    家里窮得像水沖洗過一樣;什么都。形容貧窮到了極點。
    成語出處:
    元 秦簡夫《剪發待賓》:“小生幼習儒業,頗讀詩書,爭奈家貧如洗。”
    505

    擊其不意

    成語拼音:
    jī qí bù yì
    成語解釋:
    在敵人預料到的情況下進行攻擊。
    成語出處:
    《孫子·虛實》:“行千里而不勞者,行于無人之地也。”三國·魏·曹操注:“出空擊虛,避其所守,擊其不意。”
    506

    寂然不動

    成語拼音:
    jì rán bù dòng
    成語解釋:
    寂:寂靜。寂靜無聲,一點動靜都
    成語出處:
    《周易·系辭下》:“《易》無思也,無為也,寂然不動,感而遂通天下之故。”
    507

    截然不同

    成語拼音:
    jié rán bù tóng
    成語解釋:
    截然:界限分明;像割斷的一樣。形容兩種事物一點必然聯系。
    成語出處:
    魯迅《墳 我們現在怎樣做父親》:“直到近來,經過許多學者的研究,才知道孩子的世界,與成人截然不同。”
    508

    寂若死灰

    成語拼音:
    jì ruò sǐ huī
    成語解釋:
    寂:靜悄悄,聲音。一點聲響也,像死灰一般的寂靜
    成語出處:
    宋·張君房《云笈七簽》第37卷:“志心者,始終運意,行坐動形,寂若死灰,同于枯木,滅諸想念,唯一而已。”
    509

    寂然無聲

    成語拼音:
    jì rán wú shēng
    成語解釋:
    寂靜聲音。
    成語出處:
    明·馮夢龍《醒世恒言》第21卷:“這些和尚是山野的人,收了這殘盤剩飯,必然聚吃一番,不然,也要收拾家火,為何寂然無聲?”
    510

    敬事不暇

    成語拼音:
    jìng shì bù xiá
    成語解釋:
    敬:恭敬。事:侍奉,為他人效勞。暇:空閑。恭敬地為他人奔走效勞,忙得閑暇之時。
    成語出處:
    《舊五代史·明宗紀》:“時議皆以為安重誨方弄國權,從榮諸王敬事不暇,獨忌從珂威名,每于帝前屢言其短,巧作窺圖,冀能傾陷。”
    511

    結繩而治

    成語拼音:
    jié shéng ér zhì
    成語解釋:
    原指上古文字,用結繩記事的方法治理天下。后也指社會清平,不用法律治國的空想。
    成語出處:
    《周易·系辭下》:“上古結繩而治,后世圣人易之以書契。”
    512

    聚訟紛紜

    成語拼音:
    jù sòng fēn yún
    成語解釋:
    訟:爭辯;紛紜:言論多而雜亂。許多人聚在一起你一言我一語;看法不一致。形容眾多的意見爭辯不清;定論。
    成語出處:
    清 張元濟《跋》:“聚訟紛紜,幾為士林一大疑案。”
    513

    盡善盡美

    成語拼音:
    jìn shàn jìn měi
    成語解釋:
    盡:極;善:好。內容和形式都完美無缺;缺點。形容事物完美到一點兒缺點。
    成語出處:
    西漢 戴圣《大戴禮記 哀公問五義》:“雖不能盡善盡美,必所處焉。”
    514

    舉世莫比

    成語拼音:
    jǔ shì mò bǐ
    成語解釋:
    舉:全,皆;舉世:全世界。整個人世間比類的。形容稀少見或無與倫比
    成語出處:
    宋·錢易《南部新書》乙卷:“孝行忠鯁,舉世莫比,門表闕臺者六所,今古無之。”
    515

    舉世無比

    成語拼音:
    jǔ shì wú bǐ
    成語解釋:
    舉:全,皆;舉世:全世界。整個人世間比類的。形容稀少見或無與倫比
    成語出處:
    宋·錢易《南部新書》庚卷:“蕭穎士,開元中,年十九,擢進士第,儒釋道三教無不該通,然性偏躁,忽忿戾,舉世無比。”
    516

    舉世無敵

    成語拼音:
    jǔ shì wú dí
    成語解釋:
    全世界能勝過的。
    成語出處:
    毛澤東《目前形勢和我們的任務》:“他們認為是‘異常強大’的,‘舉世無敵’的。”
    517

    舉世無倫

    成語拼音:
    jǔ shì wú lún
    成語解釋:
    舉:全,皆;舉世:全世界;倫:類,同類。整個人世間比類的。形容稀少見或無與倫比
    成語出處:
    唐·白居易《畫竹歌序》:“協律郎蕭悅善畫竹,舉世無倫,蕭亦甚自秘重,終歲求其一竿一枝而不得者。”
    518

    舉世無雙

    成語拼音:
    jǔ shì wú shuāng
    成語解釋:
    舉:全。全世界第二個。形容稀罕見。
    成語出處:
    清 錢牧齋《錢牧齋尺牘 答定海縣張紹謙》:“治行比憺惟之卓魯,舉世無雙。”
    519

    匠石運斤

    成語拼音:
    jiàng shí yùn jīn
    成語解釋:
    匠:匠人;石:人名;運:掄;斤:斧子。指木匠石掄斧砍掉郢人鼻尖上的白灰,而碰傷郢人的鼻子。形容技藝精湛超群
    成語出處:
    戰國·宋·莊周《莊子·徐無鬼》:“郢人堊慢其鼻端,若蠅翼。使匠石斫之。匠石運斤成風,聽而斫之,盡堊而鼻不傷。郢人立不失容。”
    520

    家勢中落

    成語拼音:
    jiā shì zhōng luò
    成語解釋:
    家勢:家庭經濟狀況;中落:半途衰落。家業衰敗,境況從前富裕
    成語出處:
    清·黃宗羲《高且中墓志銘》:“家勢中落,藥囊所入余,亦緣手散盡。”
    * 關于沒有的成語 形容沒有的成語 描述沒有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