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沒有的成語 (1446個)
-
301
留尾巴
- 成語拼音:
- liú wěi bā
- 成語解釋:
- 比喻事情沒有干完,還有問題
- 成語出處:
-
302
濫竽充數
- 成語拼音:
- làn yú chōng shù
- 成語解釋:
- 濫:與真實不符;竽:一種簧管樂器。不會吹竽的人冒充吹竽行家;混在樂隊中湊數。比喻沒有本事的人冒充有本事;或以次貨冒充好貨。有時也表自謙。
- 成語出處:
- 先秦 韓非《韓非子 內儲說上》:“齊宣王使人吹竽,必三百人。南郭處士請為王吹竽,宣王說之,廩食以數百人。宣王死,湣王立,好一一聽之,處士逃。”
-
303
臨陣脫逃
- 成語拼音:
- lín zhèn tuō táo
- 成語解釋:
- 脫:離開。臨到上陣打仗時卻逃跑了。指貪生怕死;沒有膽量。
- 成語出處:
- 清 無名氏《官場維新記》第四回:“你們中國的兵勇,一到有起事來,不是半途潰散,便是臨陣脫逃,那是不關我教習的事,在乎你們自己未雨綢繆的。”
-
304
貌不驚人
- 成語拼音:
- mào bù jīng rén
- 成語解釋:
- 指相貌平常,沒有什么引人注意的地方
- 成語出處:
- 清·錢彩《說岳全傳》第11回:“看你這般人不出眾,貌不驚人,有何本事,要想做狀元么?”
-
305
買櫝還珠
- 成語拼音:
- mǎi dú huán zhū
- 成語解釋:
- 櫝:木匣;珠:珍珠。買下了盛珍珠的盒子;卻退還了匣子里的珍珠。比喻沒有眼光;取舍不當。
- 成語出處:
- 戰國 韓 韓非《韓非子 外儲說左上》:“楚人有賣其珠于鄭者,為木蘭之柜,薰以桂椒,綴以珠玉,飾以玫瑰,輯以羽翠,鄭人買其櫝而還其珠。”
-
306
買空賣空
- 成語拼音:
- mǎi kōng mài kōng
- 成語解釋:
- ①指商業活動中的一種投機買賣行為。投機者根據某種貨物或股票、證券的漲落行情;通過經濟人或交易所乘機買進或賣出;而買賣雙方都沒有貨物或現款的進出;只是到期就進出之間的差價結算盈虧;從中獲取暴利。②比喻一無所有而進行招搖撞騙的各種投機活動。
- 成語出處:
- 魯迅《準風月談 由聾而啞》:“因為多年買空賣空的結果,文界就荒涼了。”
-
307
目空余子
- 成語拼音:
- mù kōng yú zǐ
- 成語解釋:
- 眼里沒有別人。形容驕傲自大,看不起人。同“目中無人”。
- 成語出處:
- 馬南邨《燕山夜話·交友待客之道》:“如果遇到對方有弱點,就更加盛氣凌人,目空余子。”
-
308
模棱兩可
- 成語拼音:
- mó léng liǎng kě
- 成語解釋:
- 模棱:說話處事含混;兩可:這樣也行;那樣也行。形容對事情的兩面沒有明確的態度或主張。
- 成語出處:
- 《舊唐書 蘇味道傳》:“處事不欲決斷明白,若有錯誤,必貽咎譴,但模棱以持兩端可矣。”
-
309
眉目不清
- 成語拼音:
- méi mù bù qīng
- 成語解釋:
- 眉目:條理。事物條理不清或文章沒有條理
- 成語出處:
- 《人民日報》1951.6.6:“交代不明,眉目不清,也是常見的缺點。”
-
310
麻木不仁
- 成語拼音:
- má mù bù rén
- 成語解釋:
- 不仁:失去感覺能力。本指肢體神經失去感覺;對刺激沒有感覺。形容思想不敏銳;對事物反應遲鈍;漠不關心。
- 成語出處:
- 清 文康《兒女英雄傳》第27回:“天下作女孩兒的,除了那班天日不懂麻木不仁的姑娘外,是個女兒便有個女兒情態。”
-
311
忙忙亂亂
- 成語拼音:
- máng máng luàn luàn
- 成語解釋:
- 事情繁忙而沒有秩序
- 成語出處:
- 清·褚人獲《隋唐演義》第31回:“各處去尋,尋了半晌,一個個忙忙亂亂的走將進來。”
-
312
默默無聞
- 成語拼音:
- mò mò wú wén
- 成語解釋:
- 默默:沒有聲息;聞:出名。無聲無息;不為人知。
- 成語出處:
- 明 李楨《剪燈余話》:“而使之昧昧無聞,安得不飲恨于九泉,抱痛于百世哉?”
-
313
目所未睹
- 成語拼音:
- mù suǒ wèi dǔ
- 成語解釋:
- 睹:看。從來沒有看見過
- 成語出處:
- 宋·洪邁《夷堅乙志·楊戩二怪》:“小童入報有女子往來室中,妻遽出視之,韶顏麗態,目所未睹。”
-
314
漫天大謊
- 成語拼音:
- màn tiān dà huǎng
- 成語解釋:
- 彌天大謊,沒有邊際的假話
- 成語出處:
- 魯迅《南腔北調集 諺語》:“古之秀才,自以為無所不曉,于是有‘秀才不出門,而知天下事’這自負的漫天大謊,小百姓信以為真,也就漸漸的成了諺語,流行開來。”
-
315
漫天過海
- 成語拼音:
- màn tiān guò hǎi
- 成語解釋:
- 形容沒有邊際。
- 成語出處:
- 孫犁《秀露集·耕堂讀書記》:“文學的特點之一是夸張,而夸張有時是漫天過海,無止無休的。”
-
316
盲眼無珠
- 成語拼音:
- máng yǎn wú zhū
- 成語解釋:
- 珠:眼珠。瞎了眼,沒有眼珠子。比喻視而不見
- 成語出處:
- 明·胡文煥《群音類選·東廂記·傳情惹恨》:“多因我盲眼無珠,怎識他筆端藏意。”
-
317
莫之誰何
- 成語拼音:
- mò zhī shuí hé
- 成語解釋:
- 莫:沒有。指沒有誰敢對他怎么樣
- 成語出處:
- 明·歸有光《備倭事略》:“今倭賊馮陵,所在莫之誰何。”
-
318
泥蟠不滓
- 成語拼音:
- ní pān bù zǐ
- 成語解釋:
- 盤繞在泥里而沒有被污染。比喻人不得志但不喪失節操。
- 成語出處:
- 《三國志·蜀書·秦宓傳》:“有補于事,泥蟠不滓,行參圣師。”
-
319
平生不作虧心事,夜半敲門不吃驚
- 成語拼音:
- píng shēng bù zuò kuī xīn shì,yè bàn qiāo mén bù chī jīng
- 成語解釋:
- 平生:有生以來;虧心:違背良心。從來沒有干過違背良心的事,即使夜半人敲門也不吃驚。形容為人處事光明正大,心地坦然
- 成語出處:
- 魯迅《天花的薔薇》:“‘平生不作虧心事,夜半敲門不吃驚。’乙校不自心虛,怎能給恐嚇呢?”
-
320
平生莫做虧心事,半夜敲門不吃驚
- 成語拼音:
- píng shēng mò zuò kuī xīn shì,bàn yè qiāo mén bù chī jīng
- 成語解釋:
- 平生:有生以來;虧心:違背良心。從來沒有干過違背良心的事,即使夜半人敲門也不吃驚。形容為人處事光明正大,心地坦然
- 成語出處:
- 元·無名氏《盆兒鬼》第二折:“平生莫做虧心事,半夜敲門不吃驚。”
* 關于沒有的成語 形容沒有的成語 描述沒有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