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沒有的成語 (1446個)

    281

    絕后空前

    成語拼音:
    jué hòu kōng qián
    成語解釋:
    從前過,今后也不會再。形容獨一無二的成就或不平常的盛況
    成語出處:
    清·陳廷焯《白雨齋詞話》第三卷:“蓋偏至之詣,至于絕后空前,亦令人望而卻步,其年亦人杰矣哉!”
    282

    絕倫逸群

    成語拼音:
    jué lún yì qún
    成語解釋:
    倫:類;逸:超過。超出眾人,可以相比的。
    成語出處:
    明 朱之渝《答安東守約書三十首》:“況賢弟未嘗晤接,而才識絕倫逸群,筆則筆,削則削,雖知我,寧無罪之者哉?”
    283

    舉世莫比

    成語拼音:
    jǔ shì mò bǐ
    成語解釋:
    舉:全,皆;舉世:全世界。整個人世間比類的。形容稀少見或無與倫比
    成語出處:
    宋·錢易《南部新書》乙卷:“孝行忠鯁,舉世莫比,門表闕臺者六所,今古無之。”
    284

    舉世無比

    成語拼音:
    jǔ shì wú bǐ
    成語解釋:
    舉:全,皆;舉世:全世界。整個人世間比類的。形容稀少見或無與倫比
    成語出處:
    宋·錢易《南部新書》庚卷:“蕭穎士,開元中,年十九,擢進士第,儒釋道三教無不該通,然性偏躁,忽忿戾,舉世無比。”
    285

    家勢中落

    成語拼音:
    jiā shì zhōng luò
    成語解釋:
    家勢:家庭經濟狀況;中落:半途衰落。家業衰敗,境況從前富裕
    成語出處:
    清·黃宗羲《高且中墓志銘》:“家勢中落,藥囊所入余,亦緣手散盡。”
    286

    金吾不禁

    成語拼音:
    jīn wú bù jìn
    成語解釋:
    金吾:秦漢時執掌京城衛戍的地方官。本指古時元宵及前后各一日,終夜觀燈,地方官取消夜禁。后也泛指夜禁,通宵出入無阻。
    成語出處:
    唐 韋述《西都雜記》:“西都京城街衢,金吾曉暝傳呼,以禁夜行;惟正月十五日夜敕許金吾弛村,前后各一日。”
    287

    金無足赤

    成語拼音:
    jīn wú zú chì
    成語解釋:
    足赤:成色十足的金子。純而又純的金子。比喻世上十全十美的事物。
    成語出處:
    宋 戴復古《寄興》:“黃金無足色,白璧微瑕。求人不求備,妾愿老君家。”
    288

    金無足赤,人無完人

    成語拼音:
    jīn wú zú chì,rén wú wán rén
    成語解釋:
    足赤:足金,純金。純而又純的金子。比喻十全十美的事物。也比喻不能要求一個人一點缺點錯誤。
    成語出處:
    宋·戴復古《寄興》:“黃金無足色,白璧微瑕。求人不求備,妾愿老君家。”
    289

    加油加醋

    成語拼音:
    jiā yóu jiā cù
    成語解釋:
    為夸張或渲染的需要,在敘事或說話時增添原來的內容
    成語出處:
    趙樹理《寫作前后》:“創作才能的人,也把現實中的特殊人物、特殊事件加以表揚或抨擊,加油加醋說給人聽。”
    290

    口出不遜

    成語拼音:
    kǒu chū bù xùn
    成語解釋:
    遜:恭順;謙遜。說出的話非常不謙遜;禮貌。
    成語出處:
    清·貪夢道人《彭公案》第16回:“他說我訛他,還口出不遜,打了我一頓,求老爺公斷。”
    291

    曠古絕倫

    成語拼音:
    kuàng gǔ jué lún
    成語解釋:
    曠古:空前的;從古以來所的;絕倫:相比的。古來所無;可以相比的。
    成語出處:
    《北史 趙彥深傳》:“彥深小心恭慎,曠古絕倫。”
    292

    曠古奇聞

    成語拼音:
    kuàng gǔ qí wén
    成語解釋:
    曠古:自古所的。自古以來從未聽到過的奇異的事情。
    成語出處:
    周作人《代快郵》:“五四運動以來的民氣作用,些人詫為曠古奇聞,以為國家將興之兆。”
    293

    空口說空話

    成語拼音:
    kōng kǒu shuō kōng huà
    成語解釋:
    形容光說不做事,或光說而實際行動證明
    成語出處:
    孫中山《說知難行易》:“你們廣西幾百萬人,不是幾個人能夠教得成的,也不是空口說空話可以算得事的。”
    294

    顆粒無存

    成語拼音:
    kē lì wú cún
    成語解釋:
    顆粒:一顆一粒。指糧食存貨
    成語出處:
    清·李汝珍《鏡花緣》第51回:“船上米糧,都被劫得顆粒無存,如今餓的頭暈眼花,哪氣力還去拿篙弄柁?”
    295

    空穴來風

    成語拼音:
    kōng xué lái fēng
    成語解釋:
    穴:洞、孔;來:招致。了空隙就會招致風吹來。比喻流言乘機傳開來;或比喻消息或傳說不是完全來由。
    成語出處:
    戰國 楚 宋玉《風賦》:“臣聞于師:‘枳句來巢,空穴來風。’”
    296

    口中雌黃

    成語拼音:
    kǒu zhōng cí huáng
    成語解釋:
    雌黃:即雞冠石,過去寫字用黃紙,寫錯了就用雌黃涂沫后重寫。隨口更改說得不恰當的話。比喻言論前后矛盾,一定見解。
    成語出處:
    晉 孫盛《晉陽秋》:“王衍字夷甫,能言,于意不安者,輒更易之,時號口中雌黃。”
    297

    力盡筋疲

    成語拼音:
    lì jìn jīn pí
    成語解釋:
    形容非常疲乏,一點力氣也了。
    成語出處:
    唐 韓愈《論淮西事宜狀》:“雖時侵掠,小所得,力盡筋疲,不償其費。”
    298

    碌碌無能

    成語拼音:
    lù lù wú néng
    成語解釋:
    碌碌:平庸、無能的。平平庸庸,能力。
    成語出處:
    宋 吳箕《常說》:“上書昭王,切而不迫;君臣縱談,觀者色變,此豈碌碌無能之人?”
    299

    碌碌無聞

    成語拼音:
    lù lù wú wén
    成語解釋:
    碌碌:平庸的樣子。形容人平平庸庸,名望。
    成語出處:
    宋 秦觀《李狀元墓銘》:“君以諸生崛興,名動海內,其視碌碌無聞而歿者,亦可以無憾。”
    300

    六神無主

    成語拼音:
    liù shén wú zhǔ
    成語解釋:
    六神:道家指主宰人心、肺、肝、腎、脾、膽的神;無主:主意;不知如何是好。形容心慌意亂;驚慌失措。
    成語出處:
    明 馮夢龍《醒世恒言》:“嚇得知縣已六神無主,還甚心腸去吃酒。”
    * 關于沒有的成語 形容沒有的成語 描述沒有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