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比喻的成語 (8488個)

    961

    反裘負芻

    成語拼音:
    fǎn qiú fù chú
    成語解釋:
    反裘:反穿皮衣;負:背;芻:柴草。反穿皮襖背柴。形容貧窮勞苦。也為人愚昧,不知本末。
    成語出處:
    春秋 齊 晏嬰《晏子春秋 雜上二四》:“晏子之晉,至中牟,睹弊冠反裘負芻,息于涂側者,以為君子也,使人問焉。”
    962

    反裘傷皮

    成語拼音:
    fǎn qiú shāng pí
    成語解釋:
    古人穿皮衣毛朝外,反穿則毛在里,皮必受損。愚昧不知本末。
    成語出處:
    《晉書·張軌傳》:“今詳欲因人之饑,以要三倍,反裘傷皮,未足之。”
    963

    風起云涌

    成語拼音:
    fēng qǐ yún yǒng
    成語解釋:
    涌:水騰躍。大風刮起來;烏云涌上來。新生事物相繼興起;聲勢浩大”。也用以形容自然景象不斷變化;雄偉壯觀。
    成語出處:
    西漢 司馬遷《史記 太史公自序》:“諸侯作難,風起云蒸。”
    964

    風情月債

    成語拼音:
    fēng qíng yuè zhài
    成語解釋:
    男女戀愛的事情
    成語出處:
    清 曹雪芹《紅樓夢》第五回:“司人間之風情月債,掌塵世之女怨男癡。”
    965

    焚琴煮鶴

    成語拼音:
    fén qín zhǔ hè
    成語解釋:
    把琴當柴燒,把鶴煮了吃。糟蹋美好的事物。
    成語出處:
    宋 洪適《滿江紅》詞:“吹竹彈絲誰不愛,焚琴煮鶴人何肯?”
    966

    風檣陣馬

    成語拼音:
    fēng qiáng zhèn mǎ
    成語解釋:
    檣:船上用的桅桿。風中的檣帆,陣上的戰馬。氣勢雄壯,行動迅速。
    成語出處:
    唐 杜牧《序》:“風檣陣馬,不足為其勇也;瓦棺篆鼎,不足為其古也。”
    967

    逢人說項

    成語拼音:
    féng rén shuō xiàng
    成語解釋:
    到處為人說好話
    成語出處:
    唐 李綽《尚書故實》:“楊祭酒敬之愛才,公心嘗知江表之士項斯。贈詩曰:‘處處見詩詩總好,及觀標格過于詩。平生不解藏人善,到處逢人說項斯。’”
    968

    方枘圓鑿

    成語拼音:
    fāng ruì yuán záo
    成語解釋:
    枘:榫頭;圓鑿:圓榫眼;卯眼。方形的榫頭;圓形的卵眼。格格不入、不相容、不適宜。
    成語出處:
    西漢 司馬遷《史記 孟子荀卿列傳》:“持方枘欲內圜鑿,其能入乎?”
    969

    反水不收

    成語拼音:
    fǎn shuǐ bù shōu
    成語解釋:
    水已潑出去,不能再收回。不可挽回。
    成語出處:
    南朝 宋 范曄《后漢書 光武帝紀上》:“雖仲尼為相,孫子為將,猶恐無能為益。反水不收,后悔無及。”
    970

    俯拾地芥

    成語拼音:
    fǔ shí dì jiè
    成語解釋:
    象低頭拾一根小草那樣。容易得到或容易成功。
    成語出處:
    《漢書·夏侯勝傳》:“士病不明經術,經術茍明,其取青紫,猶俯拾地芥耳。”
    971

    肺石風清

    成語拼音:
    fèi shí fēng qīng
    成語解釋:
    百姓可以站在上面控訴地方官。法庭裁判公正。
    成語出處:
    《周禮·秋官·大司寇》:“凡遠近煢獨老幼之欲有復于上而其長弗達者,立于肺石三日,士聽其辭,以告于上而罪其長。”
    972

    匪石匪席

    成語拼音:
    fěi shí fěi xí
    成語解釋:
    不是石,不是席。意為石可轉而心不可轉,席可卷而心不可卷。意志堅定,永不變心。
    成語出處:
    《詩經·邶風·柏舟》:“我心匪石,不可轉也;我心匪席,不可卷也。”
    973

    佛是金妝,人是衣妝

    成語拼音:
    fó shì jīn zhuāng,rén shì yī zhuāng
    成語解釋:
    指佛靠金子裝點,人靠衣飾打扮。人內里不足,要靠外表。
    成語出處:
    清 沈自晉《望湖亭 自嗟》:“雖然如此,佛是金妝,人是衣妝,打扮也是極要緊的。”
    974

    覆水難收

    成語拼音:
    fù shuǐ nán shōu
    成語解釋:
    覆:翻;引申為傾、倒、潑的意思。潑在地上的水;難以收回來。事情已成定局;很難再挽回了。引申為夫妻關系已經斷絕;難以重新結合。
    成語出處:
    南朝 宋 范曄《后漢書 何進傳》:“國家之事,亦何容易!覆水不可收。宜深思之。”
    975

    粉身碎骨

    成語拼音:
    fěn shēn suì gǔ
    成語解釋:
    全身粉碎。多指為了某種目的而不惜犧牲生命。也徹底遭到失敗或遭遇極大的磨難。
    成語出處:
    唐 蔣防《霍小玉傳》:“平生志愿,今日獲從,粉骨碎身,誓不相舍。”
    976

    附膻逐臭

    成語拼音:
    fù shān zhú chòu
    成語解釋:
    膻:羊臊氣。依附和追隨奸佞
    成語出處:
    清·洪楝園《警黃鐘·宮嘆》:“可憐你,附膻逐臭,也自,附鳳攀龍。”
    977

    膚受之訴

    成語拼音:
    fū shòu zhī sù
    成語解釋:
    被人說了有關切身利益的壞話。
    成語出處:
    《論語 顏淵》:“浸潤之譖,膚受之訴,不行焉,可謂遠也已矣。”
    978

    非同兒戲

    成語拼音:
    fēi tóng ér xì
    成語解釋:
    事情很重要,不是鬧著玩的。
    成語出處: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94回:“玩是玩,笑是笑,這個事非同兒戲,你可別混說!”
    979

    佛頭加穢

    成語拼音:
    fó tóu jiā huì
    成語解釋:
    不好的東西放在好東西上面,玷污的好的東西。
    成語出處:
    宋·釋道原《景德傳燈錄》卷七:“崔相公入寺,見鳥雀于佛頭上放糞,乃問師曰:‘鳥雀還有佛性也無?’師曰:‘有。’崔曰:‘為什么向佛頭上放糞?’師曰:‘是伊為什么不向鷂子頭上放?’”
    980

    分庭抗禮

    成語拼音:
    fēn tíng kàng lǐ
    成語解釋:
    庭:庭院;抗:對等;相當;抗禮:行平等的禮。古時賓客和主人相見;分別站在庭院兩邊相對行禮;以平等地位相待。后對方以平等或對等的關系相處;不分上下。有時互相對立或搞分裂、鬧獨立。
    成語出處:
    莊周《莊子 漁父》:“萬乘之主,千乘之君,見夫子未嘗不分庭伉禮。”
    * 關于比喻的成語 形容比喻的成語 描述比喻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