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比喻的成語 (8488個)
-
941
富埒陶白
- 成語拼音:
- fù liè táo bái
- 成語解釋:
- 比喻極富有。
- 成語出處:
- 南朝·梁·劉峻《廣絕交論》:“富埒陶白,貲巨程羅,山擅銅陵,家藏金穴。”
-
942
分路揚鑣
- 成語拼音:
- fēn lù yáng biāo
- 成語解釋:
- 揚鑣:指驅馬前進。分路而行。比喻目標不同,各走各的路或各干各的事。
- 成語出處:
- 北齊 魏收《魏書 拓跋志傳》:“洛陽我之豐沛,自應分路揚鑣。自今以后,可分路而行。”
-
943
風流云散
- 成語拼音:
- fēng liú yún sà
- 成語解釋:
- 輕風流動;云彩散開。比喻經常在一起的人;一時間四下分離;散走各方。也比喻作品的散軼。
- 成語出處:
- 漢 王粲《贈蔡子篤》詩:“風流云散,一別如雨。”
-
944
發聾振聵
- 成語拼音:
- fā lóng zhèn kuì
- 成語解釋:
- 聲音很大;使耳聾的也能聽到。發:開啟;振:振動;聵:耳聾。比喻言論文章等喚醒麻木糊涂的;給人以極大的震動和啟發。
- 成語出處:
- 清 蕊珠舊史《京塵雜錄 廠年玉筍志》:“如洛鐘之應銅山,蒲牢夜半鳴,足以~。”
-
945
鋒芒逼人
- 成語拼音:
- fēng máng bī rén
- 成語解釋:
- 鋒芒:刀劍之類武器的刀口和尖端;比喻人的銳氣;才干等。形容言詞話語尖銳犀利;給人以威脅。
- 成語出處:
- 華而實《漢衣冠》第二回:“想借著師友淵源、故舊情誼來籠絡這位鋒芒畢露的身居要位的武將。”
-
946
粉墨登場
- 成語拼音:
- fěn mò dēng chǎng
- 成語解釋:
- 粉墨:搽臉和畫眉的化妝品。指化裝后登臺演戲。比喻喬裝打扮一番;登上政治舞臺。也比喻在社會生活中扮演角色;像演戲一樣活動。
- 成語出處:
- 清 梁紹壬《兩般秋雨庵隨筆 清勤堂隨筆》:“粉墨登場,所費不貲。致滋喧雜之煩,殊乏恬適之趣。”
-
947
鳳毛濟美
- 成語拼音:
- fèng máo jì měi
- 成語解釋:
- 舊時比喻父親做官,兒子能繼承父業。
- 成語出處:
- 清 李寶嘉《官場現形記》第34回:“你不聽見說他們世兄即日也要保道臺?真正是鳳毛濟美,可欽,可敬!”
-
948
鳳靡鸞吪
- 成語拼音:
- fèng mǐ luán é
- 成語解釋:
- 靡:指鳳死;吪:指鸞死。比喻人死。舊時多作挽辭。
- 成語出處:
- 《禽經》:“鳳靡鸞吪,百鳥瘞之。”
-
949
伐毛洗髓
- 成語拼音:
- fá máo xǐ suǐ
- 成語解釋:
- 刮去毛發,洗清骨髓。比喻徹底清除自身的污穢。
- 成語出處:
- 清 黃景仁《浴湯泉》詩:“伐毛洗髓欠福命,塵土腸胃聊湔除。”
-
950
發蒙振聵
- 成語拼音:
- fā méng zhèn kuì
- 成語解釋:
- 聲音很大,連耳聾的人也聽得見。比喻用語言文字喚醒麻木的人。
- 成語出處:
- 清 吳敬梓《儒林外史》第44回:“先生,你這一番議論,真可謂之~。”
-
951
鳳鳴朝陽
- 成語拼音:
- fèng míng zhāo yáng
- 成語解釋:
- 朝陽:早晨的太陽。鳳凰在早晨的陽光中鳴叫。比喻有高才的人得到發揮的機會。
- 成語出處:
- 《詩經 大雅 卷阿》:“鳳皇鳴矣,于彼高岡;梧桐生矣,于彼朝陽。”
-
952
放牛歸馬
- 成語拼音:
- fàng niú guī mǎ
- 成語解釋:
- 把作戰用的牛馬牧放。比喻戰爭結束,不再用兵。
- 成語出處:
- 《尚書 武成》:“乃偃武修文,歸馬于華山之陽,放牛于桃林之野,示天下弗服。”
-
953
豐年玉荒年谷
- 成語拼音:
- fēng nián yù huāng nián gǔ
- 成語解釋:
- 比喻有用的人才。
- 成語出處:
- 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賞譽》:“世稱庾文康為豐年玉,稱恭為荒年谷。”
-
954
飯囊衣架
- 成語拼音:
- fàn náng yī jià
- 成語解釋:
- 囊:口袋。裝飯的口袋,掛衣的架子。比喻無用之人。
- 成語出處:
- 元 王子一《誤入桃源》第一折:“空一帶江山,江山如畫;止不過飯囊,飯囊衣架,塞滿長安亂似麻。”
-
955
泛萍浮梗
- 成語拼音:
- fàn píng fú gěng
- 成語解釋:
- 浮動在水面的萍草和樹根。比喻蹤跡漂泊不定。
- 成語出處:
- 唐·徐夤《別》詩:“酒盡欲終問后期,泛萍浮梗不勝悲。”
-
956
反璞歸真
- 成語拼音:
- fǎn pǔ guī zhēn
- 成語解釋:
- 璞:蘊藏有玉的石頭,也指未雕琢的玉;歸:返回;真:天然,自然。去掉外飾,還其本質。比喻回復原來的自然狀態。
- 成語出處:
- 《戰國策·齊策四》:“歸真反璞,則終身不辱。”
-
957
風平浪靜
- 成語拼音:
- fēng píng làng jìng
- 成語解釋:
- 風已平息;浪已安靜。指江河湖海里沒風浪;顯出一時安閑寧靜的景象。也比喻事情平息;恢復沉靜。
- 成語出處:
- 宋 楊萬里《泊光口》:“風平浪靜不生紋,水面渾如鏡面新。”
-
958
飛蓬隨風
- 成語拼音:
- fēi péng suí fēng
- 成語解釋:
- 枯蓬隨風飛。比喻人沒有主見,態度隨著情勢而轉變。
- 成語出處:
- 《后漢書·明帝紀》:“飛蓬隨風,微子所嘆。”
-
959
風起潮涌
- 成語拼音:
- fēng qǐ cháo yǒng
- 成語解釋:
- 涌:向上升起,冒出。大風刮起,水波洶涌。比喻事物相繼興起,聲勢浩大
- 成語出處:
- 李大釗《新舊思想之激戰》:“比人家那如火如荼的新潮,那風起潮涌的新人運動,尚不知相差幾千萬里?”
-
960
風前殘燭
- 成語拼音:
- fēng qián cán zhú
- 成語解釋:
- 比喻隨時可能死亡的老年人。也比喻隨時可能消滅的事物。
- 成語出處:
- 梁遇春《致石民書六通》:“良心(交與Nurse)已如風前殘燭,一片冰心,將付之東流矣。”
* 關于比喻的成語 形容比喻的成語 描述比喻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