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正正的成語 (222個)

    161

    名不,言不順

    成語拼音:
    míng bù zhèng,yán bù shùn
    成語解釋:
    指名分不或名實不符
    成語出處:
    先秦 孔子《論語 子路》:“名不,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成。”
    162

    蒙以養

    成語拼音:
    méng yǐ yǎng zhèng
    成語解釋:
    指從童年開始,就要施以確的教育。
    成語出處:
    《易·蒙》:“蒙以養,圣功也。”
    163

    平頭

    成語拼音:
    píng tóu zhèng liǎn
    成語解釋:
    形容相貌端
    成語出處:
    清 曹雪芹《紅樓夢》第46回:“這個大老爺,真真太下作了!略平頭臉的,他就不能放手了。”
    164

    去邪歸

    成語拼音:
    qù xié guī zhèng
    成語解釋:
    指去掉邪惡,歸于道。
    成語出處:
    《三國志 蜀志 后主傳》:“五年春,丞相亮出屯漢中,營沔北陽平石馬。”裴松之注引《諸葛亮集》載后主劉禪詔曰:“有能棄邪從,簞食壺漿以迎王師者,國有常典,封寵大小,各有品限。”
    165

    清源

    成語拼音:
    qīng yuán zhèng běn
    成語解釋:
    謂從根本上整頓清理,徹底解決問題。
    成語出處:
    《文史知識》:“對每一種文體的發生,發展和演變,都需要客觀地分析,清源本,了解其在歷史長河中所起的作用。”
    166

    相生

    成語拼音:
    qí zhèng xiāng shēng
    成語解釋:
    面作戰與奇襲相結合
    成語出處:
    春秋·齊·孫武《孫子兵法·勢》:“奇相生,如循環之無端。孰能窮之?”
    167

    上梁不

    成語拼音:
    shàng liáng bù zhèng
    成語解釋:
    比喻上面的人行為不,下面的人也跟著干壞事
    成語出處:
    元·無名氏《陳州糶米》第一折:“做的個上梁不,只待要損人利己惹人憎。”
    168

    上梁不下梁歪

    成語拼音:
    shàng liáng bù zhèng xià liáng wāi
    成語解釋:
    上梁:指上級或長輩。比喻在上的人行為不,下面的人也跟著做壞事。
    成語出處:
    晉 楊泉《物理論》:“上不,下參差。”
    169

    神清氣

    成語拼音:
    shén qīng qì zhèng
    成語解釋:
    :純。心神清越,氣質純
    成語出處:
    明·無名氏《慶長生》第一折:“則愿的朱顏不更,神清氣,萬年歡樂永長生。”
    170

    歪打

    成語拼音:
    wāi dǎ zhèng zháo
    成語解釋:
    比喻采取的方法本不恰當;卻僥幸得到滿意的結果。歪:不;著:擊中。
    成語出處:
    清 西周生《醒世姻緣傳》第二回:“將藥煎中,打發晁大舍吃將下去,誰想歪打著,又是楊太醫運氣好的時節,吃了藥就安穩睡了一覺。”
    171

    危言

    成語拼音:
    wēi yán zhèng sè
    成語解釋:
    剛直的言論和嚴的態度。
    成語出處:
    唐·陳子昂《諫靈駕入京書》:“必待非常之主,然后危言色,抗議直辭,趙湯矍而不回。”
    172

    心術不

    成語拼音:
    xīn shù bù zhèng
    成語解釋:
    指人用心不忠厚,不派。
    成語出處:
    明 羅貫中《三國演義》第19回:“宮曰:‘汝心術不,我故棄汝!’”
    173

    降邪從

    成語拼音:
    xiáng xié cóng zhèng
    成語解釋:
    降:降服;從:歸從。降伏妖邪,使之改邪歸
    成語出處:
    明·吳承恩《西游記》第44回:“望爺爺與我們雪恨消災,早進城降邪從也。”
    174

    言歸

    成語拼音:
    yán guī zhèng zhuàn
    成語解釋:
    歸:回到;傳:本題或題。原為舊時小說常用的套語;把話回到題上來。
    成語出處:
    清 李寶嘉《官場現形記》第11回:“和尚一看不對頭,趕緊言歸傳,預備說完了好告辭。”
    175

    視聽

    成語拼音:
    yǐ zhèng shì tīng
    成語解釋:
    為保證事實的確理解
    成語出處:
    徐貴祥《歷史的天空》第九章:“同日軍進行幾場影響較大的戰斗,為輿論宣傳提供依據,以視聽。”
    176

    本溯源

    成語拼音:
    zhèng běn sù yuán
    成語解釋:
    本:從根本上整頓;溯:尋找。從根本上整頓和尋找原因
    成語出處:
    清·戴震《序》:“孔子既不得位,不能垂諸制度禮樂,是以為之本溯源。”
    177

    點背畫

    成語拼音:
    zhèng diǎn bèi huà
    成語解釋:
    元代供狀文書主管者用朱筆在書首點點,書尾畫鉤,然后讓供狀人在書背畫押。指民間訂立文書契約,有關人看過在背面簽字畫押
    成語出處:
    元·秦簡夫《東堂老》楔子:“揚州奴你近前來,這紙上你與我點背畫個字者,揚州奴云:‘你著我點背畫,我又無罪過。’”
    178

    大光明

    成語拼音:
    zhèng dà guāng míng
    成語解釋:
    無私、胸懷坦白的樣子。
    成語出處:
    宋 朱熹《朱文公文集 卷三十八 答周益公》:“至若范公之心,則其大光明,固無宿怨,而惓惓之義,實在國家。”
    179

    大高明

    成語拼音:
    zhèng dà gāo míng
    成語解釋:
    形容為人直,學識高超
    成語出處:
    春秋·魯·孔丘《論語·先進》:“由也升堂矣,未入于室也。”集解:“言子路之學,已造乎大高明之域,特未深入精微之實耳。”
    180

    道坦途

    成語拼音:
    zhèng dào tǎn tú
    成語解釋:
    坦:平而寬廣。直而平坦的大道。比喻方向確,前途光明的道路
    成語出處:
    清·李綠園《歧路燈》第96回:“總之,再不走荊棘,這邊就是茂林修竹;再不踏確犖,這邊便是道坦途。”
    * 關于正正的成語 形容正正的成語 描述正正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