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正正的成語 (222個)

    181

    道直行

    成語拼音:
    zhèng dào zhí xíng
    成語解釋:
    按照道行事
    成語出處:
    182

    法直度

    成語拼音:
    zhèng fǎ zhí dù
    成語解釋:
    度:標準。嚴法律,統一標準。
    成語出處:
    春秋·齊·管仲《管子·版法》:“法直度,罪殺不赦。殺僇必信,民畏而懼。”
    183

    襟安坐

    成語拼音:
    zhèng jīn ān zuò
    成語解釋:
    襟:衣襟。形容嚴肅或拘謹的樣子
    成語出處:
    宋·邵伯溫《聞見前錄》第十卷:“昔貶涪州,過漢江,中流船幾覆,舉舟之人皆號泣,伊川但襟安坐,心存誠敬,已而船及岸。”
    184

    己守道

    成語拼音:
    zhèng jǐ shǒu dào
    成語解釋:
    道:道德。端自己,嚴格遵守道德標準。
    成語出處:
    宋·莊季裕《雞肋編》上卷:“以此知陰陽不足深泥,唯己守道為可恃耳。”
    185

    理平治

    成語拼音:
    zhèng lǐ píng zhì
    成語解釋:
    指合乎道的禮法規范,使社會安定有秩序。
    成語出處:
    《荀子·性惡》:“凡古今天下之所謂善者,理平治也;所謂惡者,偏險悖亂也。”
    186

    名責實

    成語拼音:
    zhèng míng zé shí
    成語解釋:
    :端。辨名稱以符合實際
    成語出處:
    宋·岳飛《乞改襄陽路仍作京西南路札子》:“庶得路分速歸舊制,以稱朝廷名責實不忘中原之意。”
    187

    其誼不謀其利

    成語拼音:
    zhèng qí yì bù móu qí lì
    成語解釋:
    :合于法則的;誼:通“義”,合宜的道德、行為;謀:圖謀。言行合乎義,不謀個人私利
    成語出處:
    《漢書·董仲舒傳》:“夫仁人者,其誼不謀其利,明其道不計其功,是以仲尼之門,五尺之童,羞稱五霸,為其先詐力,而后仁義也。”
    188

    色敢言

    成語拼音:
    zhèng sè gǎn yán
    成語解釋:
    態度嚴肅,敢于直言。
    成語出處:
    《明史 王竑傳》:“十一年授戶科給事中,豪邁負氣節,色敢言。”又《劉健傳》:“健學問深粹,色敢言,以身任天下之重。”
    189

    色厲聲

    成語拼音:
    zhèng sè lì shēng
    成語解釋:
    態度嚴,言辭嚴厲。
    成語出處:
    明·方孝孺《王彪之》:“眾情疑懼方若鋒刃之迫膚,而能處之從容,色厲聲決以大事,非勇者不能也。”
    190

    身明法

    成語拼音:
    zhèng shēn míng fǎ
    成語解釋:
    自身,嚴明法紀。
    成語出處:
    《晉書 元帝紀》:“二千石令長當袛奉舊憲,身明法,抑齊豪強,存恤孤獨,隱實戶口,勸課農桑。”
    191

    身清心

    成語拼音:
    zhèng shēn qīng xīn
    成語解釋:
    自己的言行,清靜內心。比喻修身養性。
    成語出處:
    《明史·丘濬傳》:“愿陛下體上天之仁愛,念祖宗之艱難,身清心以立本而應務,謹好尚不惑于異端。”
    192

    身率下

    成語拼音:
    zhèng shēn shuài xià
    成語解釋:
    自身,為下屬表率。
    成語出處:
    漢 荀悅《漢紀 武帝紀三》:“仲舒身率下,所居而治。”
    193

    聲雅音

    成語拼音:
    zhèng shēng yǎ yīn
    成語解釋:
    優雅的音樂。
    成語出處:
    唐 皮日休《通玄子棲賓亭記》:“其聲雅音,笙師之吹竽,邠人之鼓籥,不能過也。”
    194

    心誠意

    成語拼音:
    zhèng xīn chéng yì
    成語解釋:
    儒家提倡的一種修養方法,泛指心術端,意念真誠。
    成語出處:
    西漢 戴圣《禮記 大學》:“欲其心者,先誠其意。”
    195

    言不諱

    成語拼音:
    zhèng yán bù huì
    成語解釋:
    說話爽直,毫無忌諱。
    成語出處:
    戰國 楚 屈原《卜居》:“寧言不諱以危身乎?”
    196

    義凜然

    成語拼音:
    zhèng yì lǐn rán
    成語解釋:
    凜然:整肅而又可敬又可怕。形容極威嚴的英雄氣概,使人敬畏
    成語出處:
    197

    言厲色

    成語拼音:
    zhèng yán lì sè
    成語解釋:
    :嚴;厲:嚴厲;色:臉色。話語嚴;態度嚴厲。
    成語出處:
    清 曹雪芹《紅樓夢》第19回:“黛玉見他說的鄭重,又且言厲色,只當是真事。”
    198

    顏厲色

    成語拼音:
    zhèng yán lì sè
    成語解釋:
    顏:臉色。形容板著臉;神情非常嚴厲。
    成語出處:
    明 王廷相《雅述》:“有德之人,心誠辭直,顏厲色,不作偽飾,以為心害。”
    199

    直言

    成語拼音:
    zhí yán zhèng jiàn
    成語解釋:
    同“直言極諫”。
    成語出處:
    《戰國策·齊策四》:“寡人奉先君之宗廟,守社稷,聞先生直言諫不諱。”
    200

    言直諫

    成語拼音:
    zhèng yán zhí jiàn
    成語解釋:
    義之語,規勸皇帝、上級、長輩或朋友。
    成語出處:
    三國 魏 桓范《諫爭》:“今言直諫,則近死辱而遠榮寵,人情何好焉,此乃欲忠于主耳!”
    * 關于正正的成語 形容正正的成語 描述正正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