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正正的成語 (222個)

    121

    堂皇

    成語拼音:
    táng huáng zhèng dà
    成語解釋:
    形容言行光明公,不偏不倚。
    成語出處:
    清 曹雪芹《紅樓夢》第三十四回:“寶玉又聽寶釵這一番話,半是堂皇大,半是體貼自己的私心,更覺比先心動神移。”
    122

    枉己

    成語拼音:
    wǎng jǐ zhèng rén
    成語解釋:
    枉:彎曲,不:糾。自己立腳不,卻要去糾別人。
    成語出處:
    先秦 孟軻《孟子 萬章上》:“吾未聞枉己而人者也,況辱已以天下者乎?”
    123

    閑話休提,書歸

    成語拼音:
    xián huà xiū tí,shū guī zhèng zhuàn
    成語解釋:
    提:提說。指不要緊的話不必說了,還是回到題上來
    成語出處:
    王朝聞《論鳳姐》第16章:“閑話休提,書歸傳;看來襲人自己,日子也并不太好過。”
    124

    賢良方

    成語拼音:
    xián liáng fāng zhèng
    成語解釋:
    賢良:才能,德行好;方直。漢武帝時推選的一種舉薦官吏后備人員的制度,唐宋沿用,設賢良方科。指德才兼備的好人品。
    成語出處:
    《史記·平準書》:“當是之時,招尊方賢良文學之士,或至公卿大夫。”
    125

    胸中,眸子瞭

    成語拼音:
    xiōng zhōng zhèng,móu zǐ liǎo
    成語解釋:
    眸子:瞳仁,眼睛;瞭:明亮。心地純,眼睛明亮
    成語出處:
    戰國·鄒·孟軻《孟子·離婁上》:“眸子不能掩其惡,胸中,眸子瞭焉;胸中不,則眸子眊焉。”
    126

    辭嚴

    成語拼音:
    yì zhèng cí yán
    成語解釋:
    義:道理;辭:言辭。理由當充足;言辭嚴有力。
    成語出處:
    宋 張孝祥《明守趙敷文》:“歐公書豈惟翰墨之妙,而辭嚴義,千載之下,見者興起,某何足以辱公此賜也哉!”
    127

    本澄源

    成語拼音:
    zhèng běn chéng yuán
    成語解釋:
    本清源。
    成語出處:
    《舊唐書·高祖紀》:“欲使玉石區分,薰蕕有辨,長存妙道,永固福田,本澄源,宜從沙汰。”
    128

    復為奇

    成語拼音:
    zhèng fù wéi qí
    成語解釋:
    常;奇:奇特。指事物相對立的兩個方面互相轉化,常可變為奇特
    成語出處:
    春秋·楚·李耳《老子》第58章:“復為奇,善復為襖。”
    129

    冠李下

    成語拼音:
    zhèng guàn lǐ xià
    成語解釋:
    《樂府詩集·相和歌辭七·君子行》:“君子防未然,不處嫌疑間。瓜田不納履,李下不整冠”。謂在李樹下不整帽子,以避免偷李的嫌疑。后以“冠李下”比喻做容易引起懷疑的事。
    成語出處:
    《樂府詩集·相和歌辭七·君子行》:“君子防未然,不處嫌疑間。瓜田不納履,李下不整冠。”
    130

    氣凜然

    成語拼音:
    zhèng qì lǐn rán
    成語解釋:
    氣:剛之氣。凜然:可敬畏的樣子。形容氣威嚴不可侵犯。
    成語出處:
    羅廣斌、楊益言《紅巖》第十章:“許云峰把椅子一推,氣凜然地站在大廳當中,昂頭命令道:‘送我回監獄!’”
    131

    氣之歌

    成語拼音:
    zhèng qì zhī gē
    成語解釋:
    形容無私無畏、剛不屈的精神
    成語出處:
    宋·文天樣《氣歌》詩:“天地有氣,雜然賦流形。下則為訶岳,上則為日星。于人曰浩然,沛乎塞蒼冥。”
    132

    人君子

    成語拼音:
    zhèng rén jūn zǐ
    成語解釋:
    舊時指直;有道德的人物。現多用來諷刺假裝經的人。
    成語出處:
    《新唐書 張宿傳》:“宿怨執政不與已,乃日肆讒甚,與皇甫镈相附離,多中傷人君子。”
    133

    色立朝

    成語拼音:
    zhèng sè lì cháo
    成語解釋:
    色:態度嚴肅而不可侵犯;朝:朝廷。比喻不諂媚阿諛和不畏強暴的人
    成語出處:
    《公羊傳·桓公二年》:“孔父色而立于朝,則人莫敢過而致難其君者,孔父可謂義形于色矣”
    134

    言厲顏

    成語拼音:
    zhèng yán lì yán
    成語解釋:
    見“言厲色”。
    成語出處:
    清·李寶嘉《官場現形記》第二回:“錢典史聽了這話,便言厲顏的對他說道:‘世兄!用到這樣管家,你做主人的總要有點主人的威勢才好。’”
    135

    直公平

    成語拼音:
    zhèng zhí gōng píng
    成語解釋:
    不偏,處事公道
    成語出處:
    元·關漢卿《王閏香夜月四春園》:“我平日所行直公平,所斷之事并無冤枉。”
    136

    九品

    成語拼音:
    zhōng zhèng jiǔ pǐn
    成語解釋:
    品:等級。從魏晉南北朝開始實行選拔官吏的等級制度
    成語出處:
    《晉書·劉毅傳》:“至于中九品,上圣古賢,皆所不為,豈蔽于此事而有所不周哉,將以政化之宜無取于此也。”
    137

    中其懷

    成語拼音:
    zhèng zhòng qí huái
    成語解釋:
    :恰好;中:投合。好符合自己的心意
    成語出處:
    明·馮夢龍《東周列國志》第87回:“孝公聞‘伯術’二字,中其懷。”
    138

    直無阿

    成語拼音:
    zhèng zhí wú ē
    成語解釋:
    阿:曲從,迎合。為人處事很直,沒有任何私心
    成語出處:
    春秋·魯·左丘明《左傳·莊公三十二年》:“神,聰明直而壹者也。”
    139

    安宅

    成語拼音:
    ān zhái zhèng lù
    成語解釋:
    比喻仁義。謂以仁居心,以義行事。
    成語出處:
    《孟子·離婁上》:“仁,人之安宅也;義,人之路也。曠安宅而弗居,舍路而不由,哀哉!”
    140

    不撓

    成語拼音:
    chí zhèng bù náo
    成語解釋:
    撓:彎曲。主持公道,不偏不向,不屈服
    成語出處:
    《明史·蔣冕傳》:“冕當德之季,主昏政亂,持不撓,有匡弼功。”
    * 關于正正的成語 形容正正的成語 描述正正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