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樣子的成語 (1027個)

    181

    狼狽不堪

    成語拼音:
    láng bèi bù kān
    成語解釋:
    狼狽:疲憊、窘迫的;堪:忍受。指困頓窘迫的
    成語出處:
    宋 朱熹《與政府札》:“風痰大作,頭目旋暈,幾欲僵臥,今已累日,精神愈見昏慢,委是狼狽不堪。”
    182

    臉紅耳赤

    成語拼音:
    liǎn hóng ěr chì
    成語解釋:
    形容感情激動或害羞的
    成語出處:
    蕭殷《桃又熟了》:“沒有等翻譯同志把所有的問題都提出來,那個美國人竟臉紅耳赤地吼起來。”
    183

    臉黃肌瘦

    成語拼音:
    liǎn huáng jī shòu
    成語解釋:
    臉色黃,肌體瘦。形容營養不良或有病的
    成語出處:
    王西彥《隔膜》:“在這鄉下孩的觀念里,難民應該都是一些臉黃肌瘦、衣著襤褸的人。”
    184

    落落寡合

    成語拼音:
    luò luò guǎ hé
    成語解釋:
    落落:孤獨的;不合群。寡:少;合:合群。孤孤單單;很難合群。
    成語出處:
    明 名教中人《好逑傳》:“母親石氏,隨父在任,因鐵公為人落落寡合。見事又敢作敢為,恐怕招愆,所以留在家下。”
    185

    歷歷落落

    成語拼音:
    lì lì luò luò
    成語解釋:
    清清楚楚。指零亂不堪、參差不齊的
    成語出處:
    宋 朱熹《朱語類》第115卷:“所謂一杖一條痕,一摑一掌血,使之歷歷落落,分明開去,莫要含糊。”
    186

    趔趔趄趄

    成語拼音:
    liè liè qiè qiè
    成語解釋:
    歪斜,行路不穩的
    成語出處: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24回:“兩個人共提著一桶水,一手撩著衣裳,趔趔趄趄,潑潑撒撒的。”
    187

    珞珞如石

    成語拼音:
    luò luò rú shí
    成語解釋:
    珞珞:石頭堅硬的。形容堅如頑石
    成語出處:
    春秋·楚·李耳《老》:“不欲琭琭如玉,珞珞如石。”
    188

    連綿不斷

    成語拼音:
    lián mián bù duàn
    成語解釋:
    連綿:連續不斷的。形容連續不止;從不中斷。
    成語出處:
    明 朱國禎《涌幢小品》:“往余再喪妻,四喪,復喪妹,最后喪母,連綿不絕,哭泣悲傷,五衷菀結。”
    189

    楞頭楞腦

    成語拼音:
    léng tóu léng nǎo
    成語解釋:
    ①形容魯莽冒失或傻呵呵的。②形容發楞發呆的
    成語出處:
    曹禺《原野》第二幕:“干媽,虎傻,說話楞頭楞腦,沒分寸。”
    190

    捋袖揎拳

    成語拼音:
    luō xiù xuān quán
    成語解釋:
    捋:拉起。揎:卷起袖。拉起袖,伸出拳頭。形容怒氣沖沖準備動武的
    成語出處:
    元 金仁杰《追韓信》第四折:“前后軍兵緊相并,左右槍刀廄圍定。捋袖揎拳挺盔頂,破步撩衣扯劍迎。”
    191

    面紅過耳

    成語拼音:
    miàn hóng guò ěr
    成語解釋:
    形容因激動、窘迫、發怒或羞漸而臉色漲紅的
    成語出處:
    清·文康《兒女英雄傳》第四回:“那安公羞得面紅過耳,眼觀鼻、鼻觀心的答應了一聲。”
    192

    蒙袂輯屨

    成語拼音:
    méng mèi jí jù
    成語解釋:
    用袖蒙著臉,腳上拖著鞋。形容十分困乏的
    成語出處:
    《禮記·檀弓下》:“有餓者蒙袂輯屨,貿貿然來。”
    193

    面目黧黑

    成語拼音:
    miàn mù lí hēi
    成語解釋:
    黧:黑。面貌黑黃色。形容憔悴的
    成語出處:
    戰國·鄭·列御寇《列·黃帝》:“年老力弱,面目黧黑。”
    194

    渺然一身

    成語拼音:
    miǎo rán yī shēn
    成語解釋:
    渺然:微小的。孤孤單單一個人。形容力量微小
    成語出處:
    宋·陳亮《與石應之》:“古之君以渺然一身而能與天地并立者,豈周旋上下委曲彌縫之所能辦哉!”
    195

    明推暗就

    成語拼音:
    míng tuī àn jiù
    成語解釋:
    表面上推拒,暗地里接受。形容裝腔作勢、假意拒絕的
    成語出處:
    清 李漁《慎鸞交 債餌》:“那老婆走來央求我,被我故意作難,說了幾句明推暗就的話,少不得我前腳走到,他后腳自會趕來。”
    196

    面有菜色

    成語拼音:
    miàn yǒu cài sè
    成語解釋:
    形容因饑餓而顯得營養不良的
    成語出處:
    《禮記 王制》:“雖有兇旱水溢,民無菜色。《荀 富國》:“故禹十年水,湯七年旱,而天下無菜色者。”
    197

    目眐心駭

    成語拼音:
    mù zhēng xīn hài
    成語解釋:
    因驚恐而楞住的
    成語出處:
    清·藤谷古香《轟天雷》第八回:“六人從容就戮,不多時將六人盡數斬了,劊手將血淋淋六個頭顱獻上,看的人都目眐心駭。”
    198

    腦滿腸肥

    成語拼音:
    nǎo mǎn cháng féi
    成語解釋:
    腦滿:指肥頭大耳;腸肥:腸脂肪多;體胖。指由于生活舒適;終日無所事事;養得大腹便便;肥頭大耳的
    成語出處:
    唐 李百藥《北齊書 瑯邪王儼傳》:“瑯邪王年少,腸肥腦滿,輕為舉措。”
    199

    忸怩不安

    成語拼音:
    niǔ ní bù ān
    成語解釋:
    忸怩:羞慚的。不好意思;心里慌亂。
    成語出處:
    茅盾《夜》七:“在屠維岳的鋒芒逼人的眼光下,這張長方臉兒上漸漸顯現了忸怩不安的氣色。”
    200

    忸忸怩怩

    成語拼音:
    niǔ niǔ ní ní
    成語解釋:
    形容羞愧或不大方的
    成語出處:
    《尚書·五之歌》:“顏厚有忸怩。”
    * 關于樣子的成語 形容樣子的成語 描述樣子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