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樣子的成語 (1027個)

    221

    姍姍來遲

    成語拼音:
    shān shān lái chí
    成語解釋:
    舊時形容女走路遲緩從容的。形容慢騰騰地來晚了。
    成語出處:
    東漢 班固《漢書 外戚傳上 孝武李夫人》:“是邪,非邪?立而望之,偏何姍姍其來遲。”
    222

    神色自得

    成語拼音:
    shén sè zì dé
    成語解釋:
    神色:神情,態度;自得:自覺得意,快意。神情顯露出得意的
    成語出處:
    唐·溫庭筠《乾誄·權長孺》:“長孺視之,忻然有喜色,如獲千金之惠,涎流于吻,連撮瞰之,神色自得,合坐驚異。”
    223

    彈冠相慶

    成語拼音:
    tán guān xiāng qìng
    成語解釋:
    冠:帽。撣去帽上的塵土;表示慶賀。本指志同道合的朋友做了官;自己也必將得到引薦而慶幸。后指因即將做官而互相慶賀。也形容壞人得意;準備登臺的
    成語出處:
    東漢 班固《漢書 王吉傳》:“吉與貢禹為友,世稱‘王陽在位,貢公彈冠’,言其取舍也。”
    224

    頭角嶄然

    成語拼音:
    tóu jiǎo zhǎn rán
    成語解釋:
    頭角:比喻顯露的才華;嶄然:突出的。比喻年輕人才華橫溢
    成語出處:
    唐·韓愈《柳厚墓志銘》:“雖少年,已自成人,能取進士第,嶄然見頭角。”
    225

    靦面相迎

    成語拼音:
    tiǎn miàn xiāng yíng
    成語解釋:
    靦面:面帶愧色。帶著羞愧的去迎人
    成語出處:
    明·吳承恩《西游記》第27回:“那呆放下釘耙,整整直裰,擺擺搖搖,充作個斯文氣象,一直的靦面相迎。”
    226

    涕泗交流

    成語拼音:
    tì sì jiāo liú
    成語解釋:
    眼淚鼻涕一起流下。形容痛哭的
    成語出處:
    北齊 魏收《魏書 元順傳》:“順即哽塞,涕泗交流,久而不能言,遂令換之。”宋 司馬光《資治通鑒》卷第二百二十五:“夏,四月,甲申,郭儀辭還邠州,復為上言邊事,至涕泗交流。”
    227

    拖拖拉拉

    成語拼音:
    tuō tuō lā lā
    成語解釋:
    寬松搖曳的。借指以拖延為特征的行動、習慣或性格
    成語出處:
    清·李寶嘉《官場現形記》第29回:“此時初秋天氣,身上穿一件大袖三尺八寸長的淺藍竹布衫,拖拖拉拉,底下已遮過膝蓋。”
    228

    亭亭玉立

    成語拼音:
    tíng tíng yù lì
    成語解釋:
    形容身材碩長秀美的女或挺拔奇麗的花木。亭亭:高聳直立的;玉立:比喻身材高而美麗。
    成語出處:
    《北齊書 徐之才傳》:“白云初見空中有五色物,稍近,變成一美婦人,去地數丈,亭亭而立。”
    229

    滔滔者天下皆是

    成語拼音:
    tāo tāo zhě tiān xià jiē shì
    成語解釋:
    滔滔:連續不斷的。洪水彌漫,遍地都是。比喻社會普遍紛亂。比喻低下的人或不良風氣比比皆是
    成語出處:
    春秋·魯·孔丘《論語·微》:“滔滔者天下皆是也,而誰以易之。”
    230

    堂堂之陣

    成語拼音:
    táng táng zhī zhèn
    成語解釋:
    堂堂:盛大的。軍容壯大的陣勢
    成語出處:
    春秋·齊·孫武《孫·軍爭》:“無邀正正之旗,勿擊堂堂之陳,此治變者也。”
    231

    天下滔滔

    成語拼音:
    tiān xià tāo tāo
    成語解釋:
    滔滔:連續不斷的。洪水彌漫,遍地都是。比喻社會普遍紛亂。比喻低下的人或不良風氣比比皆是
    成語出處:
    《三國志通俗演義·趙龍磐河大戰》:“方今天下滔滔,民有倒懸之危。”
    232

    嗒焉自喪

    成語拼音:
    tà yān zì sàng
    成語解釋:
    嗒焉:沮喪的。形容若有所失或灰心喪氣的心態
    成語出處:
    戰國·宋·莊周《莊·齊物論》:“仰天而噓,嗒焉似喪其耦。”
    233

    舞鳳飛龍

    成語拼音:
    wǔ fèng fēi lóng
    成語解釋:
    猶龍飛鳳舞。氣勢奔放雄壯的
    成語出處:
    宋·張孝祥《鷓鴣天·贈錢橫州山》詞:“舞鳳飛龍五百年,盡將錦繡裹山川。”
    234

    嵬然不動

    成語拼音:
    wéi rán bù dòng
    成語解釋:
    嵬然:高大的。形容高聳挺立,穩固而不為外力所動
    成語出處:
    西漢·劉安《淮南·詮言訓》:“道者若丘山,嵬然不動,行者以為期。”
    235

    巍然不動

    成語拼音:
    wēi rán bù dòng
    成語解釋:
    巍然:高大的。形容高大堅固,不可動搖
    成語出處:
    西漢·劉安《淮南·詮言訓》:“道者若丘山,嵬然不動,行者以為期。”
    236

    唯唯諾諾

    成語拼音:
    wéi wéi nuò nuò
    成語解釋:
    形容自己沒有主意;一味附和;恭順聽從的
    成語出處:
    先秦 韓非《韓非 八奸》:“此人主未命而唯唯,未使而諾諾,先意承旨,觀貌察色以先主心者也。”
    237

    危言讜論

    成語拼音:
    wēi yán dǎng lùn
    成語解釋:
    危:高聳的;讜:正直。指正直的言論
    成語出處:
    宋·王安石《答孫元規大資書》:“伏惟閣下危言讜論,流風善政,簡在天之心,而諷于士大夫之口,名聲之盛,位勢之尊,不宜以細故茍自貶損。”
    238

    望洋興嘆

    成語拼音:
    wàng yáng xīng tàn
    成語解釋:
    原指在偉大的事物面前感嘆自己的渺小。現多比喻做事時因力不勝任或沒有條件而感到無可奈何。望洋:仰望的;興:產生;發出。
    成語出處:
    元 劉壎《隱居通議 詩歌五》:“千古吟人,望洋興嘆。”
    239

    舞爪張牙

    成語拼音:
    wǔ zhǎo zhāng yá
    成語解釋:
    原形容猛獸的兇相,后常用來比喻猖狂兇惡的
    成語出處:
    元·李文蔚《張房祀橋進履》第一折:“那虎他舞爪張牙,將你來攔定。”
    240

    雄赳赳,氣昂昂

    成語拼音:
    xióng jiū jiū,qì áng áng
    成語解釋:
    赳赳:雄壯勇武;昂昂:氣概軒昂。指人雄壯勇武,氣宇軒昂的
    成語出處:
    元·張國賓《薛仁貴》楔:“則你那雄赳赳,氣昂昂,身凜凜,貌堂堂。”
    * 關于樣子的成語 形容樣子的成語 描述樣子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