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樣子的成語 (1027個)
-
161
皓齒朱唇
- 成語拼音:
- hào chǐ zhū chún
- 成語解釋:
- 皓:白色的樣子;朱:紅色。齒白唇紅。形容女子容貌的嬌美
- 成語出處:
- 明·蘭陵笑笑生《金瓶梅》第12回:“打扮粉妝玉琢,皓齒朱唇。”
-
162
混混沌沌
- 成語拼音:
- hùn hùn dùn dùn
- 成語解釋:
- 迷糊不清的樣子,模糊一片,不分明
- 成語出處:
- 清 吳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53回:“仍然不知稼穡艱難,混混沌沌的過日子。”
-
163
渾渾沌沌
- 成語拼音:
- hún hún dùn dùn
- 成語解釋:
- 混雜、不分明的樣子,也指糊涂無知的樣子,形容迷糊,不清醒
- 成語出處:
- 先秦 孫武《孫子 勢》:“紛紛紜紜,斗亂而不可亂也;渾渾沌沌,形圓而不可敗也。”
-
164
鵠面鳩形
- 成語拼音:
- hú miàn jiū xíng
- 成語解釋:
- ①面容枯樵,形體瘦削。形容饑疲的樣子。②指枯樵瘦削的人。
- 成語出處:
- 《明史 忠義傳七 耿廷箓》:“小怨必報,何不大用于斷頭飲血之元兇;私恩必酬,何不廣用于鵠面鳩形之赤子。”
-
165
橫眉豎目
- 成語拼音:
- héng méi shù mù
- 成語解釋:
- 指聳眉瞪眼,形容怒目相視,態度兇狠的樣子
- 成語出處:
- 清·貪夢道人《彭公案》第62回:“帶著十六七個打手,都是橫眉豎目,身穿紫花布褲褂,青布抓地虎靴子,手持木棍、鐵尺。”
-
166
汗洽股栗
- 成語拼音:
- hàn qià gǔ lì
- 成語解釋:
- 汗流浹背,兩腿顫抖。形容害怕、恐懼的樣子。
- 成語出處:
- 宋 陸游《跋韓立道所藏蘭亭序》:“雖單于不覺自失,況余子有不汗洽股栗者?”
-
167
浩然正氣
- 成語拼音:
- hào rán zhèng qì
- 成語解釋:
- 浩然:盛大、剛直的樣子;氣:氣概、精神。指正大剛直的精神、氣質
- 成語出處:
- 老舍《兔兒爺》:“抗戰建國須憑真實本領與浩然正氣,只能迎時當令充兔子王的,不作漢奸,也是廢物。”
-
168
觳觫伏罪
- 成語拼音:
- hú sù fú zuì
- 成語解釋:
- 觳觫:恐懼得發抖的樣子。指惶恐認罪
- 成語出處:
- 戰國·鄒·孟軻《孟子·梁惠王上》:“吾不忍其觳觫若無罪而就死地。”
-
169
灰頭草面
- 成語拼音:
- huī tóu cǎo miàn
- 成語解釋:
- 佛教語,指菩薩為度化眾生而隨機應現各種混同凡俗的化身。也指面容污穢或討了沒趣懊喪的樣子
- 成語出處:
- 元·楊景賢《西游記》第一本第一出:“娘子,灰頭草面不打扮,倘或江上遇著相知朋友,怎生廝見。”
-
170
虎頭虎腦
- 成語拼音:
- hǔ tóu hǔ nǎo
- 成語解釋:
- 形容長得壯健憨厚的樣子。
- 成語出處:
- 老舍《趙子曰》:“是個年壯力足虎頭虎腦的英雄。”
-
171
后擁前遮
- 成語拼音:
- hòu yōng qián zhē
- 成語解釋:
- 遮:阻攔。形容十分擁擠、喧鬧的樣子
- 成語出處:
- 清·褚人獲《隋唐演義》第18回:“果是英雄,憑著自己本領,怕甚王孫公子,又怕甚后擁前遮。”
-
172
假慈悲
- 成語拼音:
- jiǎ cí bēi
- 成語解釋:
- 慈悲:慈善,憐憫。表面上裝出一付慈愛憐憫的樣子。
- 成語出處:
- 毛澤東《論魯迅》:“他一點沒有假慈悲的偽君子的色彩。”
-
173
鞠躬屏氣
- 成語拼音:
- jū gōng bǐng qì
- 成語解釋:
- 指彎腰曲體,屏住呼吸,一副恭謹畏葸的樣子
- 成語出處:
- 先秦 孔子《論語 鄉黨》:“攝齊升堂,鞠躬如也,屏氣似不息者。”
-
174
濟濟蹌蹌
- 成語拼音:
- jǐ jǐ qiàng qiàng
- 成語解釋:
- 濟濟:莊嚴恭敬的樣子;蹌蹌:走路符合禮節。形容人多而容止有節
- 成語出處:
- 戰國·趙·荀況《荀子·大略》:“朝庭之美,濟濟蹌蹌。”
-
175
井井有條
- 成語拼音:
- jǐng jǐng yǒu tiáo
- 成語解釋:
- 井井:整齊、有條理的樣子。形容整齊;有條有理。
- 成語出處:
- 荀況《荀子 儒效》:“井井兮其有理也。”
-
176
嬌小玲瓏
- 成語拼音:
- jiāo xiǎo líng lóng
- 成語解釋:
- 嬌小:嬌媚小巧;玲瓏:精巧透明的樣子。形容體態窈窕;小巧靈活;多指女子的身材。
- 成語出處:
- 清 曾樸《孽海花》第四回:“頭倚繡枕,身裹錦衾,衾里面,緊貼身朝外睡著個嬌小玲瓏的妙人兒。”
-
177
硁硁之見
- 成語拼音:
- kēng kēng zhī jiàn
- 成語解釋:
- 硁硁:淺陋而又固執的樣子。堅持自己看法的謙詞
- 成語出處:
- 春秋·魯·孔丘《論語·憲問》:“子擊磬于衛,有荷蕢而過孔氏之門者,曰:‘有心哉,擊磬乎!’既而曰:‘鄙哉!硁硁乎!莫己知也,斯已而已矣。’”
-
178
硁硁之愚
- 成語拼音:
- kēng kēng zhī yú
- 成語解釋:
- 硁硁:淺陋而又固執的樣子。堅持自己看法的謙詞。
- 成語出處:
- 《論語·憲問》:“子擊磬于衛,有荷蕢而過孔氏之門者,曰:‘有心哉,擊磬乎!’既而曰:‘鄙哉!硁硁乎莫己知也,斯已而已矣。’”
-
179
喟然長嘆
- 成語拼音:
- kuì rán cháng tàn
- 成語解釋:
- 喟然:嘆氣的樣子。因感慨而深深地嘆氣。
- 成語出處:
- 《論語·子罕》:“顏淵喟然嘆曰:‘仰之彌高,鉆之彌堅。’”
-
180
喟然太息
- 成語拼音:
- kuì rán tài xī
- 成語解釋:
- 喟然:嘆氣的樣子;太息:大聲嘆氣。形容因深有感慨而嘆息
- 成語出處:
- 戰國·鄭·列御寇《列子·說符》:“伯樂喟然太息曰:‘一至于此乎!’”
* 關于樣子的成語 形容樣子的成語 描述樣子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