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有沒有的成語 (1457個)

    261

    曾無與二

    成語拼音:
    céng wú yǔ èr
    成語解釋:
    獨一無二,比得上的。
    成語出處:
    晉 劉琨《勸進表》:“億兆攸歸,曾無與二。”《晉書 解系孫旂等傳論》:“于是武皇之胤,惟建興,眾望攸歸,曾無與二。”
    262

    策無遺算

    成語拼音:
    cè wú yí suàn
    成語解釋:
    策:計謀,策劃;算:計劃,籌謀。所出的謀略周密準確,遺漏失算之處
    成語出處:
    《北齊書 幼主紀》:“以策無遺算,乃益驕縱。”
    263

    乘虛迭出

    成語拼音:
    chéng xū dié chū
    成語解釋:
    虛:空虛、弱點。迭:屢次。指軍事上向對方設防或兵力薄弱的地方進攻。
    成語出處:
    《三國志·袁紹傳》:“分為奇兵,乘虛迭出,以擾河南。”
    264

    乘虛而入

    成語拼音:
    chéng xū ér rù
    成語解釋:
    虛:空隙。指軍事上向對方設施或兵力薄弱的地方進攻。也指趁著空虛或虛弱的地方侵入。也作“乘間而入”。
    成語出處:
    宋 張君房《去芨七筌》第120回:“將至所居,自后垣乘虛而入,徑及庭中。”
    265

    喘息未定

    成語拼音:
    chuǎn xī wèi dìng
    成語解釋:
    急促的呼吸還平穩下來。指還休息、恢復的時間。喘息:呼吸急
    成語出處:
    明 施耐庵《水滸傳》七十七回:“方才進步,喘息未定,只見前面塵起,叫殺連天。”
    266

    出言不遜

    成語拼音:
    chū yán bù xùn
    成語解釋:
    言:話;說;出言:說話;遜:謙讓;恭順。說話不客氣;禮貌。也作“出口不遜。”
    成語出處:
    晉 陳壽《三國志 魏志 張郃傳》:“圖(郭圖)慚,又更譖郃曰:‘郃快軍敗,出言不遜。’郃懼,乃歸太祖。”
    267

    純一不雜

    成語拼音:
    chún yī bù zá
    成語解釋:
    純:純粹;一:單一;雜:駁雜,不純潔。形容純粹、單一,雜質
    成語出處:
    魯迅《“題未定”草》:“東林黨也小人,古今來無純一不雜的君子群。”
    268

    超逸絕倫

    成語拼音:
    chāo yì jué lún
    成語解釋:
    超:超過;絕:;倫:同輩。超出眾人,同輩中可以相比的
    成語出處:
    清·王闿運《湘綺樓論唐詩》:“劉希夷學梁簡文,而超逸絕倫,居然青出。”
    269

    村野匹夫

    成語拼音:
    cūn yě pǐ fū
    成語解釋:
    村野:荒村山野。匹夫:平民百姓。舊指知識、地位的人。
    成語出處:
    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六十五回:“馬超曰:‘吾家屢世公侯,豈識村野匹夫。’”
    270

    出言無忌

    成語拼音:
    chū yán wú jì
    成語解釋:
    出言:說話;忌:忌憚。說話忌諱
    成語出處:
    明·馮夢龍《喻世明言》第31卷:“司馬貌雖然出言無忌,但此人因才高運蹇,抑郁不平。”
    271

    出于無奈

    成語拼音:
    chū yú wú nài
    成語解釋:
    指實在辦法而不得不這樣。無奈:無可奈何。
    成語出處:
    《隋史遺文》四回:“本待砍你狗頭,憐你也是貧民,出于無奈,饒你去罷!”
    272

    出言無狀

    成語拼音:
    chū yán wú zhuàng
    成語解釋:
    說話放肆,禮貌。
    成語出處:
    清 吳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73回:“他小主人下了第,正好氣,他卻自以為本事大的了不得,便出言無狀起來。”
    273

    穿鑿附會

    成語拼音:
    chuān záo fù huì
    成語解釋:
    穿鑿:硬要把講不通的道理講通;附會:把毫無關系的事硬拉在一起。指勉強生硬解釋;把意義硬是說成某種意義。
    成語出處:
    宋 洪邁《容齋續筆》第二卷:“用是好知奇者,欲穿鑿附會,固各說云。”
    274

    純正無邪

    成語拼音:
    chún zhèng wú xié
    成語解釋:
    邪:不正當。純潔真摯,一點邪念。
    成語出處:
    275

    吃自在飯

    成語拼音:
    chī zì zài fàn
    成語解釋:
    指做風險與責任的事,安閑享福
    成語出處:
    明·凌濛初《初刻拍案驚奇》第13卷:“那趙聰原是個極貪安宴,十日九不在書房里的,做先生倒落得吃自在飯,得了重資,省了氣力。”
    276

    池中之物

    成語拼音:
    chí zhōng zhī wù
    成語解釋:
    池:池塘。比喻遠大抱負的人
    成語出處:
    晉·陳壽《三國志·吳志·周瑜傳》:“恐蛟龍得云雨,終非池中之物也。”
    277

    獨步當世

    成語拼音:
    dú bù dāng shì
    成語解釋:
    形容非常突出,一個時期內人能比得上。同“獨步當時”。
    成語出處:
    宋 歐陽修《試筆 蘇子美蔡君謨書》:“自蘇子美死后,遂覺筆法中絕;近年君謨獨步當世,然謙讓不肯主盟。”
    278

    獨步當時

    成語拼音:
    dú bú dāng shí
    成語解釋:
    指在當時獨一無二,可以相比的。
    成語出處:
    《晉書·陸喜傳》:“文藻宏麗,獨步當時;言論慷慨,冠乎終古。”
    279

    單兵孤城

    成語拼音:
    dān bīng gū chéng
    成語解釋:
    單兵:寡弱無援的軍隊;孤城:孤立無依的城池。形容軍隊及其駐軍的城池孤立無依,勢力單薄,外援。
    成語出處:
    《后漢書·耿恭傳》:“耿恭以單兵固守孤城,當匈奴之沖,對數萬之眾。”
    280

    大吃大喝

    成語拼音:
    dà chī dà hē
    成語解釋:
    狼吞虎咽地吃。指節制,計劃地吃喝。指進行大規模、高檔次的吃喝活動
    成語出處:
    清·石玉昆《小五義》第七回:“蔣爺苦勸,自己端起酒杯,大吃大喝,連說帶笑。”
    * 關于有沒有的成語 形容有沒有的成語 描述有沒有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