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有利的成語 (56個)
-
21
見利思義
- 成語拼音:
- jiàn lì sī yì
- 成語解釋:
- 見到有利可圖的事就想到道義。形容人無貪欲;廉潔自守。
- 成語出處:
- 先秦 孔子《論語 憲問》:“見利思義,見危授命,久要不忘平生之言,亦可以為成人矣。”
-
22
苦藥利病
- 成語拼音:
- kǔ yào lì bìng
- 成語解釋:
- 良藥苦口對病有好處。比喻嚴厲的勸誡或批評有利于人的進步
- 成語出處:
- 漢·袁康《越絕書·越絕計倪內經》:“古人云,苦藥利病。”
-
23
興利剔弊
- 成語拼音:
- xīng lì tì bì
- 成語解釋:
- 剔:剔除;弊:弊端,害處。興辦有利的事業,除去各種弊端
- 成語出處:
-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56回:“趁今日清靜,大家商議兩件興利剔弊的事,也不枉太太委托一場。”
-
24
愛人利物
- 成語拼音:
- ài rén lì wù
- 成語解釋:
- 愛護人民,力求有利于人民。
- 成語出處:
- 先秦 莊周《莊子 天地》:“愛人利物之謂仁。”
-
25
無利不起早
- 成語拼音:
- wú lì bù qǐ zǎo
- 成語解釋:
- 指有利可圖就很早起來。比喻為了圖利而從事某事
- 成語出處:
- 王朔《玩兒的就是心跳》:“我們都是急性子,無利不起早,講究的是空手套白狼。”
-
26
興利節用
- 成語拼音:
- xīng lì jié yòng
- 成語解釋:
- 興:興辦。興辦有利的事業,節約花費
- 成語出處:
-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56回:“雖是興利節用為綱,然也不可太過,要再省上二三百銀子,失了大體統,也不象。”
-
27
因利乘便
- 成語拼音:
- yīn lì chéng biàn
- 成語解釋:
- 因:順著。憑藉有利的形勢。
- 成語出處:
- 漢 賈誼《過秦論》:“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河山。”
-
28
于民潤國
- 成語拼音:
- yú mín rùn guó
- 成語解釋:
- 潤:滋益,有利。對人民對國家都有好處
- 成語出處:
- 元·關漢卿《陳母教子》第二折:“蜘蛛有絲,損人利己;蠶腹有絲,于民潤國。”
-
29
擇利行權
- 成語拼音:
- zé lì xíng quán
- 成語解釋:
- 權:權宜,因時因事變通辦法。指選擇有利條件,采取應變措施
- 成語出處:
- 《投筆膚談·兵機》:“惟能因機而制變,擇利而行權。”
-
30
風調雨順
- 成語拼音:
- fēng tiáo yǔ shùn
- 成語解釋:
- 調:調和;配合得均勻合適;順:適合需要。形容風雨及時;有利于作物的生長。現比喻客觀條件有利。
- 成語出處:
- 《舊唐書 禮儀志一》引《六韜》:“既而克殷,風調雨順。”
-
31
及鋒而試
- 成語拼音:
- jí fēng ér shì
- 成語解釋:
- 及:乘;鋒:鋒利,比喻士氣高昂;試:試用。趁鋒利的時候用它。原指乘士氣高漲的時候使用軍隊,后比喻乘有利的時機行動。
- 成語出處:
- 西漢 司馬遷《史記 高祖本紀》:“軍吏士卒皆山東之人也。日夜企而望歸,及其鋒而用之,可以有大功。”
-
32
擇人任勢
- 成語拼音:
- zé rén rèn shì
- 成語解釋:
- 指選擇適當的人才,利用有利的形勢
- 成語出處:
- 春秋·齊·孫武《孫子·勢篇》:“故善戰者,求之于勢,不責于人,故能擇人而任勢。”
-
33
不失時機
- 成語拼音:
- bù shī shí jī
- 成語解釋:
- 失:耽誤,錯過。時機:具有時間性的機會。不錯過當前的機會。指辦事要抓住適宜的時間和有利的機會。
- 成語出處:
- 周恩來《關于黨的“六大”的研究》:“這時離國共分裂還有兩個月,如果……努力去做,還不失時機。”
-
34
恩恩相報
- 成語拼音:
- ēn ēn xiāng bào
- 成語解釋:
- 用恩惠報答恩惠;把有利于人的行為回報給有恩于己的人。
- 成語出處:
- 明·羅貫中《平妖傳》第十一回:“曾有病,他割下腿上的一片精肉煎湯我吃,我就好了……我會去救他,正是恩恩相報。”
-
35
長袖善舞
- 成語拼音:
- cháng xiù shàn wǔ
- 成語解釋:
- 袖子長,有利于起舞。原指有所依靠,事情就容易成功。后形容有財勢會耍手腕的人,善于鉆營,會走門路。
- 成語出處:
- 先秦 韓非《韓非子 五蠹》:“鄙諺曰:‘長袖善舞,多錢善賈。’此言多資之易為工也。”
-
36
大勢已去
- 成語拼音:
- dà shì yǐ qù
- 成語解釋:
- 大勢:指有利的局勢。有利的形勢已經失去;前途沒有希望。
- 成語出處:
- 宋 朱熹《朱子語類》:“程子說天命之改,莫是大勢已去。”
-
37
見可而進
- 成語拼音:
- jiàn kě ér jìn
- 成語解釋:
- 見到形勢有利就進軍。后指有把握就行動。
- 成語出處:
- 漢 荀悅《漢紀 高帝紀》:“趙兵出國迎戰,見可而進,知難而退,懷內顧之心,無必死之計。”
-
38
猛虎插翅
- 成語拼音:
- měng hǔ chā chì
- 成語解釋:
- 比喻強有力者又添了某種有利條件
- 成語出處:
- 元 無名氏《博望燒屯》第一折:“若得孔明下山,拜為軍師,憑著關張雄虎之將,如猛虎插翅。”
-
39
水能載舟,亦能覆舟
- 成語拼音:
- shuǐ néng zài zhōu,yì néng fù zhōu
- 成語解釋:
- 載:承載;覆:傾覆。比喻在平時要想到可能發生的困難和危險,事物有利有害
- 成語出處:
- 唐·陸贄《奉天論延訪朝臣表》:“故喻君為舟,喻人為水,言水能載舟亦能覆舟也,舟即君道,水即人情,舟順水之道則浮,違則沒。”
-
40
拔毛濟世
- 成語拼音:
- bá máo jì shì
- 成語解釋:
- 指受輕微損失而能有利于世人。
- 成語出處:
- 語出《列子 楊朱》:“禽子問楊朱曰:‘去子體之一毛以濟一世,汝為之乎?’楊子曰:‘世固非一毛之所濟。’禽子曰:‘假濟,為之乎?’楊子弗應。”
* 關于有利的成語 形容有利的成語 描述有利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