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明暗的成語 (34個)
-
21
半明半暗
- 成語拼音:
- bàn míng bàn àn
- 成語解釋:
- 光線不充足
- 成語出處:
- 余華《活著》:“燈光在他臉上一閃一閃,那張臉半明半暗,他弓著背咳嗽連連。”
-
22
不明不暗
- 成語拼音:
- bù míng bù àn
- 成語解釋:
- 明:明亮;暗:昏暗。事實真像被歪曲而不清楚。指不怎么明顯,也不怎么秘密
- 成語出處:
- 元·關漢卿《竇娥冤》第三折:“不明不暗,負屈銜冤。”
-
23
花明柳暗
- 成語拼音:
- huā míng liǔ àn
- 成語解釋:
- 垂柳濃密,鮮花奪目。形容柳樹成蔭,繁花似錦的春天景象。也比喻在困難中遇到轉機。
- 成語出處:
- 唐 李商隱《夕陽樓》詩:“花明柳暗繞天愁,上盡重城更上樓。”
-
24
明查暗訪
- 成語拼音:
- míng chá àn fǎng
- 成語解釋:
- 明里調查,暗中訪問。指多方面調查了解情況
- 成語出處:
- 清 劉鶚《老殘游記》第18回:“差你往齊東村明查暗訪,這十三條命案是否服毒?”
-
25
明來暗往
- 成語拼音:
- míng lái àn wǎng
- 成語解釋:
- 公開或暗地里來往。形容關系密切,往來頻繁。
- 成語出處:
- 浩然《艷陽天》第120章:“馬小辮跟馬之悅明來暗往,大伙兒嘴上不說,心里都有數目字兒。”
-
26
明槍易躲,暗箭難防
- 成語拼音:
- míng qiāng yì duǒ,àn jiàn nán fáng
- 成語解釋:
- 比喻公開的攻擊容易躲避,暗地里的攻擊難以防備。
- 成語出處:
- 元 無名氏《獨角牛》:“孩兒也,一了說明槍好躲,暗箭難防。”
-
27
明修棧道,暗渡陳倉
- 成語拼音:
- míng xiū zhàn dào,àn dù chén cāng
- 成語解釋:
- 比喻用一種假象迷惑對方,實際上卻另有打算。
- 成語出處:
- 元 尚仲賢《氣英布》第一折:“孤家用韓信之計,明修棧道,暗渡陳倉,攻完三秦,劫取五國。”
-
28
明爭暗斗
- 成語拼音:
- míng zhēng àn dòu
- 成語解釋:
- 表面上和暗地里都在進行爭斗;形容內部鉤心斗爭;互相爭斗的情況。
- 成語出處:
- 馮玉祥《我的生活》:“于是兩方明爭暗斗,各不相讓,一天利害一天,鬧成所謂‘府院之爭’。”
-
29
明人不說暗話
- 成語拼音:
- míng rén bù shuō àn huà
- 成語解釋:
- 明:光明正大。光明正大的人說實在話,不轉彎抹角
- 成語出處:
- 高陽《胡雪巖全傳·紅頂商人》:“明人不說暗話,雪巖的靠山是王撫臺,如今已不在人世。”
-
30
柳暗花明
- 成語拼音:
- liǔ àn huā míng
- 成語解釋:
- 綠柳成蔭、繁花似錦的美麗景象。也比喻又是一番情景或進入一種新的境界。
- 成語出處:
- 宋 陸游《游山西村》詩:“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
31
柳暗花明又一村
- 成語拼音:
- liǔ àn huā míng yòu yī cūn
- 成語解釋:
- 原形容前村的美好春光,后借喻突然出現新的好形勢。
- 成語出處:
- 宋 陸游《游山西村》詩:“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
32
明搶暗偷
- 成語拼音:
- míng qiǎng àn tōu
- 成語解釋:
- 公開搶劫,暗中偷盜
- 成語出處:
- 碧野《大巴山人》:“最使她痛恨的是,有些壞人濫伐森林,把木材明搶暗偷運出山去販賣。”
-
33
明升暗降
- 成語拼音:
- míng shēng àn jiàng
- 成語解釋:
- 指表面上升官,而實際上被削去權力
- 成語出處:
- 清 李寶嘉《官場現形記》第36回:“就是再添一千個都老爺,也抵不上兩個監督、一個織造的好:這叫做‘明升暗降’。”
-
34
明推暗就
- 成語拼音:
- míng tuī àn jiù
- 成語解釋:
- 表面上推拒,暗地里接受。形容裝腔作勢、假意拒絕的樣子
- 成語出處:
- 清 李漁《慎鸞交 債餌》:“那老婆子走來央求我,被我故意作難,說了幾句明推暗就的話,少不得我前腳走到,他后腳自會趕來。”
* 關于明暗的成語 形容明暗的成語 描述明暗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