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搶暗偷的意思 明搶暗偷的讀音和出處
- 明
- 搶
- 暗
- 偷
- 成語名稱:
- 明搶暗偷
- 成語拼音:
- [míng qiǎng àn tōu]
- 成語解釋:
- 公開搶劫,暗中偷盜
- 成語出處:
- 碧野《大巴山人》:“最使她痛恨的是,有些壞人濫伐森林,把木材明搶暗偷運出山去販賣。”
- 成語例句:
- 熊召政《張居正》第一卷第六回:“白吃白喝明搶暗偷的現象已是司空見慣。”
- 是否常用:
- 常用成語
- 感情褒貶:
- 貶義成語
- 成語詞性:
- 作謂語、定語、賓語;指干壞事
- 結構類型:
- 聯合式成語
- 形成年代:
- 當代成語
- 標準拼音:
- 繁體字形:
- 明搶暗婾
- 英文翻譯:
- open robbery and secret theft
- 成語故事:
- 成語接龍:
- “明搶暗偷”成語接龍
- 成語分類:
- 四字成語 聯合式成語 M開頭的成語
- 成語關注:
- 搶劫 偷盜
“明搶暗偷”的單字解釋
【明】:1.明亮(跟“暗”相對):明月。天明。燈火通明。2.明白;清楚:問明。講明。分明。去向不明。3.公開;顯露在外;不隱蔽(跟“暗”相對):明說。明令。明溝。明槍易躲,暗箭難防。4.眼力好;眼光正確;對事物現象看得清:聰明。英明。精明強干。耳聰目明。眼明手快。5.光明:棄暗投明。明人不做暗事。6.視覺:雙目失明。7.懂得;了解:深明大義。不明利害。8.表明;顯示:開宗明義。賦詩明志。9.明明:你明知道他不會,干嗎還要為難他呀?10.次于今年、今天的:明天。明晨。明年。明春。11.朝代,公元1368—1644,朱元璋所建。先定都南京,永樂年間遷都北京。12.姓。
【搶】:[qiǎng]1.奪,硬拿:搶劫。搶奪。2.趕快,趕緊,爭先:搶先。搶占。搶購。搶攻。3.刮,擦:磨剪子搶菜刀。4.當面責備或諷刺:搶白他一頓。[qiāng]1.碰,撞:呼天搶地。2.同“戧”。[chēng]1.〔搶攘〕紛亂的樣子,如“支離搶攘兮,遭世孔疚”。2.(搶)
【暗】:1.光線不足;黑暗(跟“明”相對,下同):太陽落山了,天色漸漸暗下來。2.隱藏不露的;秘密的:暗號。明人不做暗事。3.糊涂;不明白:暗昧。兼聽則明,偏信則暗。4.(顏色)濃重,不鮮明:暗紫。暗綠。
【偷】:1.暗中拿別人財物:偷竊。2.瞞著人:偷聽。3.茍且;敷衍:偷生。偷安。4.抽出(時間):忙里偷閑。偷空(kòng)兒。5.偷東西的人:小偷兒。6.“媮”,另音yú
“明搶暗偷”的相關成語
“明搶暗偷”的關聯成語
明字的成語
搶字的成語
暗字的成語
偷字的成語
明開頭的成語
搶開頭的成語
暗開頭的成語
偷開頭的成語
ming的成語
qiang的成語
an的成語
tou的成語
mqat的成語
明搶什么什么的成語
明什么暗什么的成語
明什么什么偷的成語
什么搶暗什么的成語
什么搶什么偷的成語
什么什么暗偷的成語
“明搶暗偷”造句
這數千年明搶暗偷,或者上古洞府探險,得到的法寶卻也不少。
而黃馮氏墓中無數珍奇異寶,都是黃藥師大江南北明搶暗偷搜刮來的。
以無崖子的武功無論明搶暗偷,都能得手,但卻不合他的身份。
韓國沒有文化,就創造,就剽竊,就明搶暗偷,我們是嫌自己文化太多,就拼命地毀;不僅如此,知道他們是在毀,我們還在說,沒事,多一個不多,少一個不少。
不管是明搶暗偷還是*,反正材料倒是讓他湊了個七七八八。
* 明搶暗偷的意思 明搶暗偷的成語解釋 明搶暗偷的拼音、詞性、造句、出處、近義詞、反義詞以及成語故事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