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時時的成語 (297個)
-
201
四時氣備
- 成語拼音:
- sì shí qì bèi
- 成語解釋:
- 四時:春、夏、秋、冬。四時之氣具備。比喻人的氣度弘遠
- 成語出處:
- 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德行》:“謝太傅絕重褚公,常稱褚季野雖不言而四時之氣亦備。”
-
202
順時隨俗
- 成語拼音:
- shùn shí suí sú
- 成語解釋:
- 順應時勢,隨從習俗。
- 成語出處:
- 《陳書·姚察傳》:“察乃博引經籍,獨違群議……其不順時隨俗,皆此類也。”
-
203
順時施宜
- 成語拼音:
- shùn shí shī yí
- 成語解釋:
- 時:時勢;施:施行。順應不同時勢而靈活地采取相應措施
- 成語出處:
- 東漢·班固《漢書·禮樂志》:“王者必因王之禮,順時施宜,有所損益,郡民之心,稍稍制作,至太平而大備。”
-
204
識時通變
- 成語拼音:
- shí shí tōng biàn
- 成語解釋:
- 見“識時達變”。
- 成語出處:
- 明·馮夢龍《東周列國志》第69回:“爾祖子文,為楚名臣,識時通變。”
-
205
識時務者為俊杰
- 成語拼音:
- shí shí wù zhě wéi jùn jié
- 成語解釋:
- 意思是能認清時代潮流的,是聰明能干的人。認清時代潮流勢,才能成為出色的人物。
- 成語出處:
- 晉 習鑿齒《襄陽記》:“識時務者在乎俊杰。此間自有伏龍、鳳雛。”
-
206
四時之氣
- 成語拼音:
- sì shí zhī qì
- 成語解釋:
- 本指一年四季的氣象,后以“備四時之氣”喻指人的氣度弘遠。
- 成語出處:
- 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德行》:“謝太傅絕重褚公,常稱褚季野雖不言而四時之氣亦備。”
-
207
隨時制宜
- 成語拼音:
- suí shí zhì yí
- 成語解釋:
- 隨:根據;制:制訂,采取;宜:適宜的措施。根據當時的情況,采取適當的措施。
- 成語出處:
- 《晉書 周崎傳》:“州將使求援于外,本無定指,隨時制宜耳。”
-
208
時談物議
- 成語拼音:
- shí tán wù yì
- 成語解釋:
- 時談:時人的談論;物議:眾人的非議。指眾人的議論
- 成語出處:
- 唐·劉子玄《論史上帝至忠書》:“凡此不可,其流實多,一言以蔽,三隅自反。而時談物議焉得笑仆編次無聞者哉?”
-
209
順天應時
- 成語拼音:
- shùn tiān yīng shí
- 成語解釋:
- 順:順從。應:適應。時:時機。指上要遵從天命,下要適應時機。
- 成語出處:
- 《晉書·羊祜傳》:“先帝順天應時,西平巴蜀,南和吳會,海內得以休息,兆庶有樂安之心。”
-
210
時通運泰
- 成語拼音:
- shí tōng yùn tài
- 成語解釋:
- 泰:平安。時運通泰。形容時世遭遇都很順利安泰
- 成語出處:
- 《新編五代史平話·周史》:“且忍耐在家里,俟時通運泰必有發跡的分也。”
-
211
時運不齊
- 成語拼音:
- shi yun bu qi
- 成語解釋:
- 命運不好。
- 成語出處:
- 唐·王勃《滕王閣詩序》:“懷帝閽而不見,奉宣室以何年。嗟乎!時運不齊,命途多舛。”
-
212
時移俗易
- 成語拼音:
- shí yí sú yì
- 成語解釋:
- 移:變動;易:改換。時代變了,社會風氣也變了。
- 成語出處:
- 西漢 劉安《淮南子 齊俗訓》:“是故世異則事變,時移則俗易。”
-
213
天時地利人和
- 成語拼音:
- tiān shí dì lì rén hé
- 成語解釋:
- 指作戰時的自然氣候條件,地理環境和人心的向背。
- 成語出處:
- 《孟子 公孫丑下》:“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孫臏兵法 月戰》:“天時、地利、人和,三者不得,雖勝有殃。”
-
214
通時合變
- 成語拼音:
- tōng shí hé biàn
- 成語解釋:
- 同“通權達變”。
- 成語出處:
- 清·梅曾亮《復上汪尚書書》:“立者非他,通時合變,不隨俗為陳言者是已。”
-
215
無補于時
- 成語拼音:
- wú bǔ yú shí
- 成語解釋:
- 時:時勢。對時勢沒有什么幫助
- 成語出處:
- 宋·蘇舜欽《答杜公書》:“今雖能涬然引去,無補于時,亦安是以為嘉事。”
-
216
玩時貪日
- 成語拼音:
- wán shí tān rì
- 成語解釋:
- 見“玩時愒日”。
- 成語出處:
- 明·宋濂《序》:“濂也以繆悠之資,玩時貪日,不能成一章。”
-
217
萬世一時
- 成語拼音:
- wàn shì yī shí
- 成語解釋:
- 萬世才有這么一個機會。形容機會難得。
- 成語出處:
- 《史記 吳王濞列傳》:“慧星出,蝗蟲數起,此萬世一時,而愁勞圣人之所起也。”
-
218
威儀孔時
- 成語拼音:
- wēi yí kǒng shí
- 成語解釋:
- 威儀:莊嚴的儀容和舉止;孔:甚,很。儀容嚴肅,舉止莊重,很合時宜
- 成語出處:
- 《詩經·大雅·既醉》:“威儀孔時,君子有孝子。”
-
219
顯赫一時
- 成語拼音:
- xiǎn hè yī shí
- 成語解釋:
- 顯赫:有名聲有權勢地位的。在一個短時期內名聲權勢極大
- 成語出處:
- 南朝·宋·范曄《后漢書·竇憲傳》:“權貴顯赫,傾動京都。”
-
220
匣劍何時躍
- 成語拼音:
- xiá jiàn hé shí yuè
- 成語解釋:
- 匣劍:藏在匣中的寶劍。藏在匣中的寶劍什么時候會跳出來。比喻賢才什么時候才能施展本領
- 成語出處:
- 唐·韋莊《冬日長安感志》詩:“未知匣劍何時躍,但恐鉛刀不再铦。”
* 關于時時的成語 形容時時的成語 描述時時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