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時時的成語 (297個)

    221

    成語拼音:
    xiàn shí bào
    成語解釋:
    :今生今世。指今世作惡就在今世遭報應
    成語出處:
    明·凌濛初《初刻拍案驚奇》第24卷:“前日這老道前來求親,我們只怪他不倫,豈只是個妖魔,今日也現報了。”
    222

    不燒香,急來抱佛腳

    成語拼音:
    xián shí bù shāo xiāng,jí lái bào fó jiǎo
    成語解釋:
    抱佛腳:拜佛。比喻平不往來,遇有急難才去懇求。指平沒有準備,臨慌忙應付
    成語出處:
    明·馮夢龍《喻世明言》第十卷:“正是‘閑不燒香,急來抱佛腳。’各各暗笑,落得受了買東西吃。”
    223

    而動

    成語拼音:
    xiāng shí ér dòng
    成語解釋:
    :看準機。觀察對自己有利的機而行動。
    成語出處:
    《左傳·隱公十一年》:“許無刑而伐之,服而舍之,度德而處之,量力而行之,相而動,無累后人,可謂知禮矣。”
    224

    了了

    成語拼音:
    xiǎo shí liǎo liǎo
    成語解釋:
    指人不能因為少年聰明而斷定他日后定有作為。
    成語出處:
    南朝 宋 劉義慶《世說新語 言語》:“小了了,大未必佳。”
    225

    了了,大未必佳

    成語拼音:
    xiǎo shí liǎo liǎo,dà wèi bì jiā
    成語解釋:
    了了:聰明伶俐,明白事理。指人少年聰明,長大后不一定有出息
    成語出處:
    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言語》:“韙曰:‘小了了,大未必佳。’”
    226

    養兵千日,用在一

    成語拼音:
    yǎng bīng qiān rì,yòng zài yī shí
    成語解釋:
    養兵:指供養訓練士兵;千日:指長間。平供養、訓練軍隊,以便到關鍵用兵打仗
    成語出處:
    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100回:“朝廷養兵千日,用在一,汝安敢出怨言,以慢軍心!”
    227

    養軍千日,用軍一

    成語拼音:
    yǎng jūn qiān rì,yòng jūn yī shí
    成語解釋:
    指長期供養、訓練軍隊,以備一旦用兵打仗。同“養軍千日,用在一朝”。
    成語出處:
    元 馬致遠《漢宮秋》第二折:“我養軍千日,用軍一。空有滿朝文武,那一個與我退的番兵!都是些畏刀避箭的。”
    228

    而生

    成語拼音:
    yìng shí ér shēng
    成語解釋:
    指應天命而產生。現指適應機而產生
    成語出處:
    姚華《曲海一勺》:“文章應而生,體各有當。”
    229

    俯仰

    成語拼音:
    yǔ shí fǔ yǎng
    成語解釋:
    勢;俯仰:隨宜應付。跟著世風進退
    成語出處:
    漢·司馬遷《報任少卿書》:“故且從俗浮沉,與俯仰,以通其狂惑。”
    230

    權宜

    成語拼音:
    yī shí quán yí
    成語解釋:
    權宜:因因事變通處理。暫變通處理
    成語出處:
    清·文康《兒女英雄傳》第18回:“不穿孝這樁事自己也知是一權宜,其實去報仇,所以才不穿孝。”
    231

    千載

    成語拼音:
    yī shí qiān zǎi
    成語解釋:
    一千年才遇到一次。極言機會難得。
    成語出處:
    宋·秦觀《代回呂吏部啟》:“恭維某官望重本朝,才高當世,一千載,韋平之遇已稀;四世五公,袁楊之興未艾。”
    232

    推移

    成語拼音:
    yǔ shí tuī yí
    成語解釋:
    隨著世道的變化而變化以合宜。
    成語出處:
    唐 李白《冬夜送煙子元演隱仙城山序》:“吾不凝滯于物,與推移。”
    233

    無兩

    成語拼音:
    yī shí wú liǎng
    成語解釋:
    無兩:沒有第二個。即沒有可以相比的
    成語出處:
    蔡東藩《唐史演義》第53回:“況且良娣姿色,也是一無兩,更兼與肅宗患難相依,事事能先意承旨,無怪肅宗格外鐘情。”
    234

    偕行

    成語拼音:
    yǔ shí xié xíng
    成語解釋:
    變通趨
    成語出處:
    《易 損》:“損益盈虛,與偕行。”
    235

    制宜

    成語拼音:
    yīn shí zhì yí
    成語解釋:
    因:根據;制:制定;宜:適當。根據不同期的具體情況,采取適當的措施。
    成語出處:
    《晉書 劉頌傳》:“所遇不同,故當因制宜,以盡事適今。”
    236

    應天順

    成語拼音:
    yìng tiān shùn shí
    成語解釋:
    應:適應。應天命順勢。用來頌揚新建立的封建朝代
    成語出處:
    《晉書·元帝紀》:“爰暨世祖,應天順,受茲明命。”
    237

    運移

    成語拼音:
    yùn yí shí yì
    成語解釋:
    謂運數終盡,勢變易。
    成語出處:
    《明史·金國鳳曹變蛟傳贊》:“金國鳳之善守,曹變蛟之力戰,均無愧良將材,然而運移易,難于建功而易于挫敗。”
    238

    有志無

    成語拼音:
    yǒu zhì wú shí
    成語解釋:
    有抱負而運不濟。
    成語出處:
    《后漢書·趙歧傳》:“漢有逸人,姓趙名嘉。有志無,命也奈何!”
    239

    遭逢

    成語拼音:
    zāo féng shí huì
    成語解釋:
    同“遭遇際會”。
    成語出處:
    鄭振鐸《論武俠小說》:“于是,國字號的東西,又蜂然的遭逢會,一并起。”
    240

    遭際

    成語拼音:
    zāo jì shí huì
    成語解釋:
    同“遭遇際會”。
    成語出處:
    陳夔龍《夢蕉亭雜記》卷一:“厥后遭際會,擢授京尹。”
    * 關于時時的成語 形容時時的成語 描述時時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