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識時通變的意思 識時通變的讀音和出處

    • shí
    • shí
    • tōng
    • biàn
    成語名稱:
    識時通變
    成語拼音:
    [shí shí tōng biàn]
    成語解釋:
    見“識時達變”。
    成語出處:
    明·馮夢龍《東周列國志》第69回:“爾祖子文,為楚名臣,識時通變。”
    成語例句:
    清·劉大櫆《送侈縣改官鳳陽序》:“維侯識時通變,因土宜,順民性,寬不壞法,猛不戲民。”
    是否常用:
    常用成語
    感情褒貶:
    中性成語
    成語詞性:
    作謂語、賓語、定語;指認清時勢
    結構類型:
    聯合式成語
    形成年代:
    當代成語
    標準拼音:
    繁體字形:
    識時通變
    英文翻譯:
    comprehending and adaptable
    成語故事:
    成語接龍:
    “識時通變”成語接龍
    成語分類:
    四字成語 聯合式成語 S開頭的成語
    成語關注:

    成語識時通變

    “識時通變”的單字解釋

    】:[shí]1.認得:識字。相識。2.知識:常識。學識。3.見解;辨別力:很有見識。遠見卓識。[zhì]1.記住:博聞強識。2.標志;記號:款識。
    】:1.時間(對空間而言):時空觀念。2.時代;時候:古時。唐時。戰時。3.時間單位。舊指時辰,現指小時,即一日(一個晝夜)的二十四分之一。4.指規定的時間:按時上班。過時作廢。5.季節:四時如春。6.現在的;當時的:時事。時興。7.時俗;時尚:入時。8.副詞。時常:時時。時有錯誤。9.有時候:時陰時晴。10.時機:不誤農時。
    】:[tōng]1.沒有堵塞,可以穿過:管子是通的。山洞快要打通了。這個主意行得通。2.用工具戳,使不堵塞:用通條通爐子。3.有路達到:四通八達。火車直通北京。4.連接;相來往:溝通。串通。私通。通商。互通有無。5.傳達;使知道:通知。通報。通個電話。6.了解;懂得:通曉。精通業務。粗通文墨。不通人情。他通三國文字。7.指精通某一方面的人:日本通。萬事通。8.通順:文章寫得不通。9.普通;一般:通常。通病。通例。通稱。10.姓。[tòng]用于動作:打了三通鼓。挨了一通兒說。
    】:1.和原來不同;變化;改變:情況變了。變了樣兒。2.改變(性質、狀態);變成:沙漠變良田。后進變先進。3.使改變:變廢為寶。變農業國為工業國。4.能變化的;已變化的:變數。變態。5.變賣:變產。6.變通:通權達變。7.有重大影響的突然變化:事變。變亂。8.指變文:目連變。9.姓。

    “識時通變”的近義詞

    “識時通變”的相關成語

    “識時通變”的關聯成語

    “識時通變”造句

    嗯,主意拿定了?丞相真是識時通變!

    你祖先子文,是楚國的名臣,識時通變,你作為他的子孫,卻藉藉無名,難道就應該羞恥不成?你說難道不是這個理嗎!

    此時,識時通變的上海只有轉型發展,才能抓住機遇。

    一個大洋經理竟搞起了小土紡機,看來有點怪,可這恰好充分證明了父親是一位識時通變的杰出的領導管理人才。

    采掘黑(煤)、白(灰)、黃(磺),農工商兼營的格局,使平定人在勤奮踏實、溫文淳厚中更顯得精明靈活、識時通變

    * 識時通變的意思 識時通變的成語解釋 識時通變的拼音、詞性、造句、出處、近義詞、反義詞以及成語故事典故。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