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敵人的成語 (177個)
-
161
擁兵玩寇
- 成語拼音:
- yōng bīng wán kòu
- 成語解釋:
- 玩:忽視。掌握軍隊,但不認真對待敵人
- 成語出處:
- 《清史稿·策楞等傳論》:“策楞輩擁兵玩寇,其病正坐此。”
-
162
養虺成蛇
- 成語拼音:
- yǎng huǐ chéng shé
- 成語解釋:
- 比喻縱容敵人,聽任其強大起來。
- 成語出處:
- 《國語 吳語》:“為虺弗摧,為蛇將若何?”
-
163
養虎自嚙
- 成語拼音:
- yǎng hǔ zì niè
- 成語解釋:
- 嚙:咬。養老虎,咬傷自己。比喻縱容敵人而自受其害。
- 成語出處:
- 《洛陽伽藍記 建中寺》:“養虎自嚙,長虺成蛇。”
-
164
養虎自遺患
- 成語拼音:
- yǎng hǔ zì yí huàn
- 成語解釋:
- 比喻縱容敵人,自留后患。
- 成語出處:
- 西漢·司馬遷《史記·項羽本紀》:“楚兵罷食盡,此天亡楚之時也,不如因其機而遂取之。今釋弗擊,此所謂‘養虎自遺患’也。”
-
165
養虎自貽災
- 成語拼音:
- yǎng hǔ zì yí zāi
- 成語解釋:
- 比喻縱容敵人,自留后患。同“養虎自遺患”。
- 成語出處:
- 明·康海《中山狼》第二折:“今日里亡猿殃及木,誰待肯養虎自貽災。”
-
166
掩其不備
- 成語拼音:
- yǎn qí bù bèi
- 成語解釋:
- 掩:掩襲。備:防備。趁敵人毫無防備時進行突然襲擊。亦作“掩其無備”。
- 成語出處:
- 《南齊書·劉懷珍傳》:“今眾少糧單,我懸彼固,正宜簡精銳,掩其不備耳。”
-
167
以守為攻
- 成語拼音:
- yǐ shǒu wéi gōng
- 成語解釋:
- 用防御作為擊破敵人的手段。
- 成語出處:
- 宋·秦觀《邊防策下》:“蓋充國以先零窮寇,急與之角,則中國必有饋挽轉輸之勞,故罷騎留屯而圖以期月,此則以守為攻者也。”
-
168
以逸待勞
- 成語拼音:
- yǐ yì dài láo
- 成語解釋:
- 逸:安閑;勞:疲勞。用安閑之己待疲勞之敵。指自己養精蓄銳;等敵人疲勞后;待機痛擊疲勞之敵。
- 成語出處:
- 先秦 孫武《孫子 軍爭》:“以近待遠,以佚待勞,以飽待饑,此治力者也。”
-
169
嚴陣以待
- 成語拼音:
- yán zhèn yǐ dài
- 成語解釋:
- 嚴:嚴肅整齊;嚴陣:整齊嚴正的陣勢。擺好陣勢等待著。指做好充分戰斗準備;等著敵人。
- 成語出處:
- 宋 司馬光《資治通鑒 漢光武帝建武三年》:“甲辰,帝親勒六軍,嚴陣以待之。”
-
170
縱兵追擊
- 成語拼音:
- zòng bīng zhuī jī
- 成語解釋:
- 縱:發,放。派出軍隊追擊敵人
- 成語出處:
- 西漢·司馬遷《史記·項羽本紀》:“諸侯軍救巨鹿下者十余壁,莫敢縱兵。”
-
171
折沖尊俎
- 成語拼音:
- zhé chōng zūn zǔ
- 成語解釋:
- 折沖:打退敵人的戰車,指抵御敵人;尊俎:古代盛酒肉的器皿。原指諸侯國會盟的宴席上制勝對方。后泛指進行外交談判。
- 成語出處:
- 西漢 劉向《戰國策 齊策五》:“此臣之所謂比之堂上,禽將戶內,拔城于尊俎之間,折沖席上者也。”
-
172
直搗黃龍
- 成語拼音:
- zhí dǎo huáng lóng
- 成語解釋:
- 直接搗毀敵人的巢穴。搗:搗毀;黃龍:黃龍府;金人腹地。現泛指敵人腹地。
- 成語出處:
- 元 脫脫等《宋史 岳飛傳》:“飛大喜,語其下曰:‘今番直抵黃龍府,與諸君痛飲耳。’”
-
173
長虺成蛇
- 成語拼音:
- zhǎng huī chéng shé
- 成語解釋:
- 虺:小蛇,毒蛇。指養奸遺患。比喻縱容敵人,聽任其強大起來。而留下
- 成語出處:
- 《洛陽伽藍記 建中寺》:“養虎自嚙,長虺成蛇。”
-
174
縱虎出匣
- 成語拼音:
- zòng hǔ chū xiá
- 成語解釋:
- 放虎出籠。比喻放走強有力的敵人,貽患無窮。同“縱虎出柙”。
- 成語出處:
- 明 唐順之《咨總督都御史胡牌》:“若乘月黑潮滿之夜,駕船沖出港門,及扛船隨處下海……是縱虎出匣,禍豈勝言。”
-
175
縱虎出柙
- 成語拼音:
- zòng hǔ chū xiá
- 成語解釋:
- 放虎出籠。比喻放走強有力的敵人,貽患無窮。
- 成語出處:
- 《續資治通鑒 元泰定帝泰定元年》:“遼王托克托,乘國有隙,誅屠骨肉……如令歸藩,臂之縱虎出柙。”
-
176
縱虎歸山
- 成語拼音:
- zòng hǔ guī shān
- 成語解釋:
- 把老虎放回深山。比喻放走敵人;留下后患。縱:放;釋放。
- 成語出處:
- 晉 陳壽《三國志 劉巴傳》裴松之注引《零陵先賢傳》:“若使備討張魯,是放虎于山林也。”
-
177
志梟逆虜
- 成語拼音:
- zhì xiāo nì lǔ
- 成語解釋:
- 裊:懸頭示眾,引申為消滅;逆虜:敵人。指立志消滅敵人
- 成語出處:
- 《晉書·劉琨傳》:“吾枕戈待旦,志梟逆虜,常恐祖生先吾著鞭。”
* 關于敵人的成語 形容敵人的成語 描述敵人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