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逸待勞的意思 以逸待勞的讀音和出處
- 以
- 逸
- 待
- 勞
- 成語名稱:
- 以逸待勞
- 成語拼音:
- [yǐ yì dài láo]
- 成語解釋:
- 逸:安閑;勞:疲勞。用安閑之己待疲勞之敵。指自己養精蓄銳;等敵人疲勞后;待機痛擊疲勞之敵。
- 成語出處:
- 先秦 孫武《孫子 軍爭》:“以近待遠,以佚待勞,以飽待饑,此治力者也。”
- 成語例句:
- 他踞了碉樓,以逸待勞,我們倒難以刻期取勝。(清 吳敬梓《儒林外史》第四十三回)
- 是否常用:
- 常用成語
- 感情褒貶:
- 中性成語
- 成語詞性:
- 偏正式;作謂語、賓語、狀語;含褒義
- 結構類型:
- 偏正式成語
- 形成年代:
- 古代成語
- 標準拼音:
- 逸,不能讀作“tuì”。
- 繁體字形:
- 以逸待勞
- 英文翻譯:
- wait at one 's ease for the fatigued
- 成語故事:
- 以逸待勞的成語故事
- 成語接龍:
- “以逸待勞”成語接龍
- 成語分類:
- 四字成語 偏正式成語 戰爭的成語 Y開頭的成語
- 成語關注:
- 安閑 養精蓄銳 敵人 疲勞 痛擊
“以逸待勞”的單字解釋
【以】:1.用;拿:以少勝多。曉之以理。贈以鮮花。2.依;按照:以次。以音序排列。3.因:何以知之?。不以人廢言。4.表示目的:以廣視聽。以待時機。5.于;在(時間):中華人民共和國以1949年10月1日宣告成立。6.跟“而”相同:城高以厚,地廣以深。7.姓。8.用在單純的方位詞前,組成合成的方位詞或方位結構,表示時間、方位、數量的界限:以前。以上。三日以后。縣級以上。長江以南。五千以內。二十歲以下。
【逸】:1.安樂;安閑:安逸。以逸待勞。一勞永逸。2.逃跑:奔逸。逃逸。3.避世隱居:隱逸。逸民。4.散失;失傳:逸文。逸書。逸事。逸聞。5.超過一般:超逸。逸群。
【待】:[dài]1.對待:優待。以禮相待。待人和氣。2.招待:待客。3.等待:待業。嚴陣以待。有待改進。4.需要:自不待言。5.要;打算:待說不說。待要上前招呼,又怕認錯了人。[dāi]停留:待一會兒再走。也作呆。
【勞】:1.勞動:按勞分配。不勞而獲。2.煩勞(請別人做事所用的客氣話):勞駕。勞您走一趟。3.勞苦;疲勞:任勞任怨。積勞成疾。4.功勞:勛勞。汗馬之勞。5.慰勞:犒勞。勞軍。6.姓。
“以逸待勞”的反義詞
“以逸待勞”的近義詞
“以逸待勞”的相關成語
“以逸待勞”的關聯成語
以字的成語
逸字的成語
待字的成語
勞字的成語
以開頭的成語
逸開頭的成語
待開頭的成語
勞開頭的成語
yi的成語
yi的成語
dai的成語
lao的成語
yydl的成語
以逸什么什么的成語
以什么待什么的成語
以什么什么勞的成語
什么逸待什么的成語
什么逸什么勞的成語
什么什么待勞的成語
“以逸待勞”造句
由于球場離我們很近,大家以逸待勞贏得了比賽。
在游擊戰爭中,我軍常常以逸待勞,以少勝多,把遠道而來的敵人打得落花流水。
我軍應充分休息,然后以逸待勞,殲滅來犯之敵。
這一場比賽的勝隊將獲得決賽權,和以逸待勞的我隊爭奪冠軍。
這次戰斗我們采取的是以逸待勞,以眾對少的戰術,可以說是穩操勝算了。
以逸待勞,以主制客,此乃百戰百勝之勢。
在決賽之前,老師囑咐大家要注意保存體力,以逸待勞,結果獲勝。
一張一弛的近義詞是以逸待勞、休養生息。
面對遠來疲憊的對手,我隊則是以逸待勞,從容應戰。
占據高地,以逸待勞,主動回擊,以制服來犯之敵。
* 以逸待勞的意思 以逸待勞的成語解釋 以逸待勞的拼音、詞性、造句、出處、近義詞、反義詞以及成語故事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