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才能的成語 (351個)

    141

    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

    成語拼音:
    chī dé kǔ zhōng kǔ,fāng wéi rén shàng rén
    成語解釋:
    方:始;人上人:指出眾的人。吃得千辛萬苦,獲取功名富貴,成為別人敬重的人
    成語出處:
    清·李寶嘉《官場現形記》第一回:“這合了俗語說的一句話,叫做‘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
    142

    初露鋒芒

    成語拼音:
    chū lù fēng máng
    成語解釋:
    鋒芒:刀劍的刃口和尖端;多比喻事物的尖利部分;引申為人的棱角和銳氣。比喻剛開始顯露出自己的力量或
    成語出處:
    《人民日報》1984.2.25:“舒同的墨海生涯從他十四歲在鄉間初露鋒芒時算起,已有六十五個年頭了。”
    143

    藏器待時

    成語拼音:
    cáng qì dài shí
    成語解釋:
    器:用具,引伸為。比喻學好本領,等待施展的機會。
    成語出處:
    《周易 系辭下》:“君子藏器于身,待時而動。”
    144

    大露頭角

    成語拼音:
    dà lù tóu jiǎo
    成語解釋:
    頭角:指人的氣概與華;露頭角:比喻人顯露。比喻人很好地顯露了一回
    成語出處:
    145

    大器晚成

    成語拼音:
    dà qì wǎn chéng
    成語解釋:
    大器:大的材料;比喻人。原指大的材料需要長時間成器。后指擔當大事的人要經過長期鍛煉;成名往往較晚;也用作對長期不得意的人的一種安慰。
    成語出處:
    先秦 李耳《老子》:“大器晚成,大音希聲。”
    146

    道遠知驥,世偽知賢

    成語拼音:
    dào yuǎn zhī jì,shì wěi zhī xián
    成語解釋:
    驥:良馬。路途遙遠可以辨別良馬,世間的虛偽狡詐鑒別賢。比喻經過長久的磨練,看出人的優劣。
    成語出處:
    三國·魏·曹植《矯志》“道遠知驥,世偽知賢。”
    147

    發憤展布

    成語拼音:
    fā fèn zhǎn bù
    成語解釋:
    發憤:下決心,立志;展:伸展;布:展開;展布:施展、抱負。發奮振作,施展
    成語出處:
    康有為《大同書》戍部第一章:“則一現女身,縱天地予以奇,無復有發憤展布之日,僅為一家一姓育子女。”
    148

    方正賢良

    成語拼音:
    fāng zhèng xián liáng
    成語解釋:
    方正:正直;賢良:,德行好。漢武帝時推選的一種舉薦官吏后備人員制度,唐宋沿用,設賢良科。指德兼備的好人品
    成語出處:
    西漢·司馬遷《史記·平準書》:“當是之時,招尊方正賢良文學之士,或至公卿大夫。”
    149

    高材捷足

    成語拼音:
    gāo cái jié zú
    成語解釋:
    高材:高;捷足:邁步快。形容人出眾,行事敏捷。
    成語出處:
    《史記 淮陰侯列傳》:“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于是高材疾足者先得焉。”
    150

    海涵地負

    成語拼音:
    hǎi hán dì fù
    成語解釋:
    如海之包容,地之負載。比喻特異。
    成語出處:
    宋·陳亮《笏記》:“皇帝陛下,日照天臨,海涵地負。”清·王韜《重刻〈曾文正公文集〉敘》:“公具海涵地負之,出其余力為詞章,已足以弁冕群賢,推倒一世。”
    151

    將門無犬子

    成語拼音:
    jiàng mén wú quǎn zǐ
    成語解釋:
    將門:將、相的家庭。比喻父輩有,子孫也不會有庸俗輩。
    成語出處:
    152

    加人一等

    成語拼音:
    jiā rén yī děng
    成語解釋:
    加:超過。超過別人一等。比喻學問超過一般人。也指爭強好勝。
    成語出處:
    西漢 戴圣《禮記 檀弓上》:“夫子曰:‘獻子加于人一等矣。’”
    153

    景星鳳皇

    成語拼音:
    jǐng xīng fèng huáng
    成語解釋:
    傳說太平之世風到景星和鳳凰。后用以比喻美好的事物或杰出的人
    成語出處:
    唐韓愈《與少室李拾遺書》:“朝廷之士,引頸東望,若景星鳳皇之始見也,爭先睹之為快。”
    154

    將相之器

    成語拼音:
    jiàng xiàng zhī qì
    成語解釋:
    將:將帥;相:宰相;器:度量,干。有擔任將帥或宰相的度量和
    成語出處:
    《后漢書·賈復傳》:“賈君之容貌、志氣如此,而勤于學,將相之器也。”
    155

    碌碌無奇

    成語拼音:
    lù lù wú qí
    成語解釋:
    平凡,無特殊
    成語出處:
    明·程登吉《幼學瓊林》第一卷:“韓信將兵,多多益善;毛遂譏眾,碌碌無奇。”
    156

    柳絮

    成語拼音:
    liǔ xù cái gāo
    成語解釋:
    表示人有卓越的文學。多指女子。
    成語出處:
    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言語》:“俄而雪驟,公欣然曰:‘白雪紛紛何所擬?’兄子胡兒曰:‘撒鹽空中差可擬。’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風起。’公大笑樂。”
    157

    禮賢下士

    成語拼音:
    lǐ xián xià shì
    成語解釋:
    禮:以禮相待;對待有禮貌;賢:指賢士;有美德、有的人;下:謙居于別人之下;以示對人尊敬;士:舊指有知識學問的人。對賢者以禮相待;對學者非常尊敬。舊時形容封建君主或官員尊敬和  重視人
    成語出處:
    《新唐書 李勉傳》:“其在朝廷,鯁亮謙介,為宗臣表,禮賢下士有終始,嘗引李巡、張參在幕府。”
    158

    妙筆生花

    成語拼音:
    miào bǐ shēng huā
    成語解釋:
    生花:長出花朵。比喻杰出的寫作
    成語出處:
    唐 馮贄《云仙雜記》卷十:“李太白少夢筆頭生花,后天贍逸,名聞天下。”
    159

    人浮于食

    成語拼音:
    rén fú yú shí
    成語解釋:
    浮:超過,多余。食:指俸祿。原指人的超過所得的俸祿。后比喻人員太多超過了工作的需要。亦作“人浮于事”。
    成語出處:
    西漢·戴圣《禮記·坊記》:“故君子與其使食浮于人也,寧使人浮于食。”
    160

    人中獅子

    成語拼音:
    rén zhōng shī zǐ
    成語解釋:
    像獅子是獸中之王那樣。比喻出眾的人。
    成語出處:
    《釋氏要覽》:“天竺大乘沙門佛陀斯那天特拔,諸國獨步,內外綜博,無籍不練,世人咸曰人中獅子。”
    * 關于才能的成語 形容才能的成語 描述才能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