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才能的成語 (351個)
-
181
出類拔萃
- 成語拼音:
- chū lèi bá cuì
- 成語解釋:
- 出:超過;類:同類;拔:超出;萃:草叢生的樣子;比喻聚集在一起的人或物。超出那一類;高出那一群。形容人的品德、才能超出同類之上。
- 成語出處:
- 先秦 孟軻《孟子 公孫丑上》:“圣人之于民,亦類也。出于其類,拔乎其萃,自生民以來,未有盛于孔子也。”
-
182
材優干濟
- 成語拼音:
- cái yōu gàn jǐ
- 成語解釋:
- 指才能優異,有干練的辦事能力。
- 成語出處:
- 《清史稿 高宗紀五》:“劉宗周、黃道周立朝守正,熊廷弼材優干濟。”
-
183
登高必賦
- 成語拼音:
- dēng gāo bì fù
- 成語解釋:
- 登高:登上高處,指身臨其境。賦:盛行于漢魏六朝時期的一種文體,此借指創造。登上高處,看到無限美好的景色,觸景生情,一定能創作出好的詩賦,以言其志。后多用來表示人有擔任國家要職的才能。亦作“登高能賦”。
- 成語出處:
- 《韓詩外傳》卷七:“孔子游于景山之上,子路、子貢、顏淵從。孔子曰:‘君子登高必賦,小子愿者何?’”
-
184
得君行道
- 成語拼音:
- dé jūn xíng dào
- 成語解釋:
- 得君:臣子獲得君主的信任;行:實行。有才學的人能得到賢明君主信任推行他的政治主張
- 成語出處:
- 朱自清《論不滿現狀》:“真能得君行道,當然要多多少少改變那自己不滿別人也不滿的現狀。”
-
185
鳳凰在笯
- 成語拼音:
- fèng huáng zài nú
- 成語解釋:
- 笯:鳥籠。鳳凰被關在籠中。比喻有才能者不能施展報負。
- 成語出處:
- 戰國·楚·屈原《九章·懷沙》:“鳳凰在笯兮,雞鶩翔舞。”
-
186
懷璧其罪
- 成語拼音:
- huái bì qí zuì
- 成語解釋:
- 懷:懷藏。身藏璧玉,因此獲罪。原指財能致禍。后也比喻有才能而遭受忌妒和迫害。
- 成語出處:
- 左丘明《左傳 桓公十年》:“匹夫無罪,懷璧其罪。”
-
187
黃金失色
- 成語拼音:
- huáng jīn shī sè
- 成語解釋:
- 黃金失去了顏色。比喻人倒霉時才能再大也不能發揮作用
- 成語出處:
- 明·凌濛初《初刻拍案驚奇》第一卷:“運退黃金失色,時來頑鐵生輝。”
-
188
矜功伐善
- 成語拼音:
- jīn gōng fá shàn
- 成語解釋:
- 矜、伐:自夸。夸耀自己的功勞和才能。形容極不虛心。
- 成語出處:
- 《晉書 段灼傳》:“艾性剛急,矜功伐善,而不能協同朋類,輕犯雅俗,失君子之心。”
-
189
舉善薦賢
- 成語拼音:
- jǔ shàn jiàn xián
- 成語解釋:
- 賢:胡才能,有道德的。保舉推薦品德好、有才能的人。
- 成語出處:
- 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一百二十回:“舉善薦賢,乃美事也;卿何薦人于朝,即自焚其奏稿,不令人知耶?”
-
190
綿力薄材
- 成語拼音:
- mián lì bó cái
- 成語解釋:
- 力量小,沒有什么才能
- 成語出處:
- 東漢 班固《漢書 嚴助傳》:“越人綿力薄材,不能陸戰。”
-
191
廟堂偉器
- 成語拼音:
- miào táng wěi qì
- 成語解釋:
- 廟堂:朝廷;偉器:大器。比喻有治理國事才能的棟梁之材
- 成語出處:
- 元·無名氏《黃鶴樓》第三折:“真乃天下英雄,誠為廟堂偉器。”
-
192
廟堂之器
- 成語拼音:
- miào táng zhī qì
- 成語解釋:
- 比喻有治理國事才能的人
- 成語出處:
- 明·劉基《賣柑者言》:“峨大冠、拖長紳者,昂昂乎廟堂之器。”
-
193
搦朽磨鈍
- 成語拼音:
- nuò xiǔ mó dùn
- 成語解釋:
- 謂才能低下的人也在激勵求進。
- 成語出處:
- 東漢·班固《答賓戲》:“當此之時,搦朽磨鈍,鉛刀皆能一斷。”
-
194
千金之裘,非一狐之腋
- 成語拼音:
- qiān jīn zhī qiú,fēi yī hú zhī yè
- 成語解釋:
- 價值千金的皮衣,決非一只狐貍的腋皮所能做成。比喻積小才能成大,集合大家的力量才能做成事情。
- 成語出處:
- 《史記 劉敬叔孫通列傳》:“太史公曰:語曰‘千金之裘,非一狐之腋也;臺榭之榱,非一木之枝也;三代之際,非一代之智也。’”
-
195
入鐵主簿
- 成語拼音:
- rù tiě zhǔ bù
- 成語解釋:
- 比喻有才能有經驗的官員。
- 成語出處:
- 《北齊書·許淳傳》:“淳清識敏速,達于從政,任司徒主簿,以能判斷,見之時人,號為入鐵主簿。”
-
196
人中騏驥
- 成語拼音:
- rén zhōng qí jì
- 成語解釋:
- 騏驥:良馬。比喻才能出眾的人。
- 成語出處:
- 《南史·徐勉傳》:“此所謂人中騏驥,必能致千里。”
-
197
師道尊嚴
- 成語拼音:
- shī dào zūn yán
- 成語解釋:
- 本指老師受到尊敬,他所傳授的道理、知識、技能才能得到尊重。后多指為師之道尊貴、莊嚴。
- 成語出處:
- 《禮記·學記》:“凡學之道,嚴師為難。師嚴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學。”
-
198
識時務者為俊杰
- 成語拼音:
- shí shí wù zhě wéi jùn jié
- 成語解釋:
- 意思是能認清時代潮流的,是聰明能干的人。認清時代潮流勢,才能成為出色的人物。
- 成語出處:
- 晉 習鑿齒《襄陽記》:“識時務者在乎俊杰。此間自有伏龍、鳳雛。”
-
199
顯露頭角
- 成語拼音:
- xiǎn lù tóu jiǎo
- 成語解釋:
- 露:顯露。頭上的角已明顯地突出來了。指初顯露優異的才能。
- 成語出處:
- 唐·韓愈《柳子厚墓志銘》:“雖少年,已自成人,能取進士第,嶄然見頭角焉。”
-
200
相門相種
- 成語拼音:
- xiàng mén xiàng zhǒng
- 成語解釋:
- 相:宰相、丞相、相國。指宰相的子孫能夠繼承父業,有將相的才能
- 成語出處:
- 明·高明《琵琶記·牛氏規奴》:“多應是相門相種,可惜不做廝兒。”
* 關于才能的成語 形容才能的成語 描述才能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