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才能的成語 (351個)
-
121
逸群之才
- 成語拼音:
- yì qún zhī cái
- 成語解釋:
- 擁有超過眾人的才能。
- 成語出處:
- 漢·徐幹《中論·虛道》:“故君子常虛其心志,恭其容貌,不以逸群之才,加乎眾人之上。”
-
122
自恃其才
- 成語拼音:
- zì shì qí cái
- 成語解釋:
- 侍:依賴;其:他的。自己仗著有才能。形容高傲,自負
- 成語出處:
- 明·馮夢龍《喻世明言》第12卷:“他也自恃其才,沒有一個人看得入眼,所以縉紳之門,絕不去走,文字之交,也沒有人。”
-
123
尊賢愛才
- 成語拼音:
- zūn xián ài cái
- 成語解釋:
- 尊重和愛護有道德和才能的人
- 成語出處:
- 清·吳敬梓《儒林外史》第31回:“你這位貴老師總不是什么尊賢愛才,不過想人拜門生,受些禮物。”
-
124
妒賢嫉能
- 成語拼音:
- dù xián jí néng
- 成語解釋:
- 忌恨品德、才能比自己好的人。
- 成語出處:
- 西漢 司馬遷《史記 高祖本紀》:“項羽妒賢嫉能,有功者害之,賢者疑之。”
-
125
海水不可斗量
- 成語拼音:
- hǎi shuǐ bù kě dǒu liáng
- 成語解釋:
- 斗:量器。指海水的多少不可能以斗所能計量的。常與“人不可貌相”連用;比喻不能憑人的相貌或現狀來測量他的品格、才能或未來。
- 成語出處:
- 《淮南子·泰族訓》:“太山不可丈尺也,江海不可斗斛也。”
-
126
論德使能
- 成語拼音:
- lùn dé shǐ néng
- 成語解釋:
- 選拔有道德的人和使用有才能的人。論,通“掄”。
- 成語出處:
- 戰國·趙·荀況《荀子·王霸》:“論德使能而官施之者,圣王之道也,儒之所謹守也。”
-
127
能不兩工
- 成語拼音:
- néng bù liǎng gōng
- 成語解釋:
- 工:精通。即使有才能,也不能精通兩種技術
- 成語出處:
- 戰國·衛·呂不韋《呂氏春秋·首時》:“天下再與,時不久留,能不兩工,事在當之。”
-
128
懦弱無能
- 成語拼音:
- nuò ruò wú néng
- 成語解釋:
- 懦弱:軟弱無能。形容膽小怕事,缺乏才能
- 成語出處:
-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21回:“名叫多官兒,因他懦弱無能,人都叫他‘多渾蟲’。”
-
129
賢者在位,能者在職
- 成語拼音:
- xián zhě zài wèi,néng zhě zài zhí
- 成語解釋:
- 有賢德的人居于掌權的地位,有才能的人擔當合適的職務
- 成語出處:
- 戰國·鄒·孟軻《孟子·公孫丑上》:“賢者在位,能者在職;國家閑暇,及是時,明其政刑。”
-
130
拔群出萃
- 成語拼音:
- bá qún chū cuì
- 成語解釋:
- 高出眾人。多指才能。
- 成語出處:
- 《晉書 夏侯湛傳》:“弱年而入公朝,蒙蔽而當顯舉,進不能拔群出萃,卻不能抗排當世。
-
131
操刀傷錦
- 成語拼音:
- cāo dāo shāng jǐn
- 成語解釋:
- 操刀和割錦本不是一回事,后人并而為一,比喻才能太低,不能勝任責任重大的事情。
- 成語出處:
- 先秦 左丘明《左傳 襄公三十一年》:“今吾子愛人則以政,猶未能操刀而使割也,其傷實多。子之愛人,傷之而已,其誰敢求愛于子?”
-
132
踔絕之能
- 成語拼音:
- chuō jué zhī néng
- 成語解釋:
- 踔絕:高超。高超的本領、才能。
- 成語出處:
- 《漢書·孔光傳》:“非有踔絕之能,不相逾越。”
-
133
矜功伐能
- 成語拼音:
- jīn gōng fá néng
- 成語解釋:
- 矜、伐:自夸。夸耀自己的功勞和才能。
- 成語出處:
- 三國 魏 劉劭《人物志 卷下 釋陵人》:“彼小人則不然,矜功伐能,好以陵人。”
-
134
簡能而任
- 成語拼音:
- jiǎn néng ér rèn
- 成語解釋:
- 簡:選擇。任:作用。選擇有才能的人委以重任。
- 成語出處:
- 《舊唐書·魏征傳》:“簡能而任之,擇善而從之。”
-
135
能不稱官
- 成語拼音:
- néng bù chèn guān
- 成語解釋:
- 才能跟職位不相稱。
- 成語出處:
- 《漢書·刑法志》:“德不稱位,能不稱官。”
-
136
能士匿謀
- 成語拼音:
- néng shì nì móu
- 成語解釋:
- 匿:藏匿。有才能者得不到重用就藏匿其計謀
- 成語出處:
- 《孔叢子·對魏王》:“故賢愚共貫,則能士匿謀。”
-
137
使賢任能
- 成語拼音:
- shǐ xián rèn néng
- 成語解釋:
- 任用有品德有才能的人。
- 成語出處:
- 漢·趙曄《吳越春秋·勾踐陰謀外傳》:“吾使賢任能,各殊其事,孤虛心高望,冀聞報復之謀,今咸匿聲隱形,不聞其語,厥咎安在?”
-
138
行同能偶
- 成語拼音:
- xíng tóng néng ǒu
- 成語解釋:
- 品行相同,才能相等。
- 成語出處:
- 《漢書·食貨志上》:“諸侯歲貢少學之異者于天子,學于大學,命曰造士。行同能偶,則別之以射,然后爵命焉。”
-
139
抱寶懷珍
- 成語拼音:
- bào bǎo huái zhēn
- 成語解釋:
- 懷:藏有。比喻人具有美好的品德、才能。
- 成語出處:
- 漢·蔡邕《陳寔碑》:“于皇先生,抱寶懷珍,如何昊穹,既喪斯文。”
-
140
不露鋒芒
- 成語拼音:
- bù lù fēng máng
- 成語解釋:
- 鋒:兵刃;芒:植物的尖刺。不顯露出銳氣或才干。多指有意地將自己的才能、抱負等加以掩飾。
- 成語出處:
- 宋 呂祖謙《呂東萊文集 雜說》第20卷:“語有力而不露鋒芒者,善言也。”
* 關于才能的成語 形容才能的成語 描述才能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