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所所的成語 (246個)

    101

    樓堂館

    成語拼音:
    lóu táng guǎn suǒ
    成語解釋:
    樓:高樓大廈;堂:殿堂;館:賓館;:處。泛指一切高檔建筑物
    成語出處:
    鄧小平《軍隊整頓的任務》:“有的部隊請客送禮,修建樓堂館。”
    102

    不為

    成語拼音:
    mǐ suǒ bù wéi
    成語解釋:
    靡:無,沒有;為:做。沒有不干的事情。指什么壞事都干
    成語出處:
    清·褚人獲《隋唐演義》第78回:“男好女猶可言也,女好男,遂至無恥喪心,滅倫敗紀,靡不為,如武后、韋后、安樂公主、太平公主等是也。”
    103

    適從

    成語拼音:
    mí suǒ shì cóng
    成語解釋:
    不知何依從。
    成語出處:
    明·張居正《請裁定宗藩事例疏》:“或擬議不定,靡適從。”
    104

    未睹

    成語拼音:
    mù suǒ wèi dǔ
    成語解釋:
    睹:看。從來沒有看見過
    成語出處:
    宋·洪邁《夷堅乙志·楊戩二怪》:“小童入報有女子往來室中,妻遽出視之,韶顏麗態,目未睹。”
    105

    莫知

    成語拼音:
    mò zhī suǒ cuò
    成語解釋:
    措:安置,處理。不知道怎么辦才好。形容處境為難或心神慌亂
    成語出處:
    宋·張君房《云笈七簽》第119卷:“忽因晝寢,夢坐煙霞之境,四顧而望,熊羆虎豹,圍繞周匝,莫知措。”
    106

    靡知

    成語拼音:
    mí zhī suǒ cuò
    成語解釋:
    靡:無、不。措:處理。不知該如何辦才好。
    成語出處:
    晉·元帝《改元赦令》:“京都傾覆,宗廟為墟,孤悼心失圖,靡知措。”
    107

    莫知

    成語拼音:
    mò zhī suǒ wéi
    成語解釋:
    不知道怎幺辦好,形容激動得不知怎幺辦。亦作“莫知謂”。
    成語出處:
    《晉書·王廙傳》:“是時溫將廢海西公,百僚震栗,溫亦色動,莫知為。”
    108

    莫知

    成語拼音:
    mò zhī suǒ wèi
    成語解釋:
    莫:不。不知道怎么辦才好
    成語出處:
    《宣室記》:“士真愈不悅,瞪顧攘腕,無向時之歡矣。太守懼,莫知謂。”
    109

    千夫指,無病而死

    成語拼音:
    qiān fū suǒ zhǐ,wú bìng ér sǐ
    成語解釋:
    指:指責。被眾人指責將沒什么好下場
    成語出處:
    東漢·班固《漢書·王嘉傳》:“里諺曰:‘千夫指,無病而死。’臣常為之寒心。”
    110

    千夫指,無疾而死

    成語拼音:
    qiān fū suǒ zhǐ,wú jí ér sǐ
    成語解釋:
    指:指責。被眾人指責將沒什么好下場
    成語出處:
    《中國工農紅軍1936年5月5日電》:“語云:‘千夫指,無疾而死’……愿諸公深思熟慮之。”
    111

    千夫指,無疾將死

    成語拼音:
    qiān fū suǒ zhǐ,wú jí jiāng sǐ
    成語解釋:
    指:指責。被眾人指責將沒什么好下場
    成語出處:
    清·蒲松齡《聊齋志異·云翠仙》:“迨于身無襦,婦無袴,千夫指,無疾將死,窮敗之念無時不縈于心。”
    112

    未聞

    成語拼音:
    qián suǒ wèi wén
    成語解釋:
    從來沒有聽說過。
    成語出處:
    宋 周密《齊東野語 黃婆》:“此事前未聞,是知窮荒絕徼,天奇地怪,亦何不有。”
    113

    欲為

    成語拼音:
    rèn suǒ yù wéi
    成語解釋:
    任:聽憑;欲為:想要做的。想干什么就干什么
    成語出處:
    清·李寶嘉《官場現形記》第12回:“又多是土棍青皮,平時魚肉鄉愚,無惡不作,到這時候有了護符,更是任欲為的了。”
    114

    人心

    成語拼音:
    rén xīn suǒ xiàng
    成語解釋:
    指人民群眾擁護的;向往的。
    成語出處:
    《舊唐書 隱太子建成傳》:“而秦王勛業克隆,威震四海,人心向。”
    115

    如有

    成語拼音:
    rú yǒu suǒ shī
    成語解釋:
    好象丟失了什么似的。形容心神不安的樣子。也形容心里感到空虛。
    成語出處:
    南朝 宋 劉義慶《世說新語 德行》:“則鄙吝之心已復生矣。”南朝宋 劉孝標注:“悵然若有失。”
    116

    適材適

    成語拼音:
    shì cái shì suǒ
    成語解釋:
    謂辦事能力與安排的工作位置或場相當。
    成語出處:
    郭沫若《北伐途次》:“本來是在面坊里住慣了的老馬又落到面坊里,也算得是適材適。”
    117

    當無敵

    成語拼音:
    suǒ dāng wú dí
    成語解釋:
    猶言向無敵。
    成語出處:
    西漢·司馬遷《史記·項羽本紀》:“吾知公長者,吾騎此馬五歲,當無敵,嘗一日行千里,不忍殺之,以賜公。”
    118

    費不資

    成語拼音:
    suǒ fèi bù zī
    成語解釋:
    不資:資財無法計算。靡費資財無數
    成語出處:
    《元史·泰定帝紀一》:“壬申,御史臺臣言:‘廉訪司蒞軍,非世祖舊制,賈胡鬻寶,西僧修佛事,費不資,於國無益,并宜除罷。”
    119

    見略同

    成語拼音:
    suǒ jiàn lüè tóng
    成語解釋:
    持的見解大致相同。
    成語出處:
    明·唐順之《與王芳湖中丞書》:“愚意方欲經營,而來敘適反,此豈古謂見略同者乎!”
    120

    死無

    成語拼音:
    sǐ wú suǒ míng
    成語解釋:
    名:為世人知曉。雖死而不為人稱道。指白白地送死
    成語出處:
    南朝·宋·范曄《后漢書·班超傳》:“聞此必恐而謀泄,死無名,非壯士也。”
    * 關于所所的成語 形容所所的成語 描述所所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