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意思的成語 (174個)

    121

    死不要臉

    成語拼音:
    sǐ bù yào liǎn
    成語解釋:
    指沒有害羞的
    成語出處:
    曲波《林海雪原》:“真他媽的吊死鬼擦粉,死不要臉。”
    122

    疏而不漏

    成語拼音:
    shū ér bù lòu
    成語解釋:
    是天道公平,作惡就要受懲罰,它看起來似乎很不周密,但最終不會放過一個壞人。比喻作惡的人逃脫不了國法的懲處。
    成語出處:
    《老子》:“天網恢恢,疏而不失。”《魏書·任城王傳》:“天網恢恢,疏而不漏。”
    123

    桑弧蓬矢

    成語拼音:
    sāng hú péng shǐ
    成語解釋:
    古代男子出生,射人用桑木做的弓,蓬草做的箭,射天地四方,表示有遠大志向的
    成語出處:
    西漢 戴圣《禮記 內則》:“吉者宿齊,朝服寢門外,詩負之,射人以桑弧蓬矢六,射天地四方。”
    124

    是可忍,孰不可忍

    成語拼音:
    shì kě rěn,shú bù kě rěn
    成語解釋:
    是:這個;孰:那個。如果這個都可以容忍,還有什么不可容忍的呢?是絕不能容忍。
    成語出處:
    先秦 孔子《論語 八佾》:“孔子謂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125

    深厲淺揭

    成語拼音:
    shēn lì qiǎn qì
    成語解釋:
    厲:連衣涉水;揭:撩起衣服。是涉淺水可以撩起衣服;涉深水撩起衣服也沒有用,只得連衣服下水。比喻處理問題要因地制宜。
    成語出處:
    《詩經 邶風 匏有苦葉》:“深則厲,淺則揭。”
    126

    十面埋伏

    成語拼音:
    shí miàn mái fú
    成語解釋:
    是設伏兵于十面以圍殲敵軍。
    成語出處:
    《前漢書平話》中卷:“會天下諸侯,困羽九重山前,信定十面埋伏。”
    127

    四平八穩

    成語拼音:
    sì píng bā wěn
    成語解釋:
    原形容說話做事穩當。現多含有做事只求不出差錯;缺乏積極創新精神的
    成語出處:
    明 施耐庵《水滸傳》第44回:“戴宗、楊林看裴宣時,果然好表人物,生得面白肥胖,四平八穩,心中暗喜。”
    128

    三妻四妾

    成語拼音:
    sān qī sì qiè
    成語解釋:
    妻妾眾多的
    成語出處:
    清 李漁《風箏誤 逼婚》:“你做狀元的人,三妻四妾,任憑再娶。”
    129

    善善從長

    成語拼音:
    shàn shàn cóng cháng
    成語解釋:
    善善:褒揚美德;從長:源遠流長的。原指褒揚美德,源遠流長。后用來比喻吸取別人的長處。
    成語出處:
    《公羊傳·昭公二十年》:“君子之善善也長,惡惡也短;惡惡止其身,善善及子孫。”
    130

    善頌善禱

    成語拼音:
    shàn sòng shàn dǎo
    成語解釋:
    關于頌揚,關于祝禱。用來稱贊能在頌揚之中帶有規勸的
    成語出處:
    西漢 戴圣《禮記 檀弓下》:“北面再拜稽首。君子謂之善頌善禱。”
    131

    識時務者為俊杰

    成語拼音:
    shí shí wù zhě wéi jùn jié
    成語解釋:
    是能認清時代潮流的,是聰明能干的人。認清時代潮流勢,才能成為出色的人物。
    成語出處:
    晉 習鑿齒《襄陽記》:“識時務者在乎俊杰。此間自有伏龍、鳳雛。”
    132

    掃榻以待

    成語拼音:
    sǎo tà yǐ dài
    成語解釋:
    榻:床。把床打掃干凈等待客人到來。對客人表示歡迎的
    成語出處:
    清 張集馨《道咸宦海見聞錄 朋僚函札 向榮來函》:“如閣下允為留營,弟當于營中掃榻以待。”
    133

    隨心所欲

    成語拼音:
    suí xīn suǒ yù
    成語解釋:
    隨著自己的;想要干什么就干什么。隨:聽任;欲:想要。
    成語出處:
    清 曹雪芹《紅樓夢》第九回:“寶玉終是個不能安分守理的人,一味的隨心所欲。”
    134

    時異事殊

    成語拼音:
    shí yì shì shū
    成語解釋:
    殊:不同;差異。時間不同,事情也和以前不一樣。是事物隨著時間改變而發生變化。亦作“時異勢殊”。
    成語出處:
    唐·陸贄《奉天論延訪朝臣表》:“尚恐議者曰:‘時異事殊。’臣請復為陛下租舉近效之尤章者以辯焉。”
    135

    天長地久

    成語拼音:
    tiān cháng dì jiǔ
    成語解釋:
    像天地一樣長久永恒的
    成語出處:
    先秦 李耳《老子》:“天長地久,天地所以能長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長生。”
    136

    投桃報李

    成語拼音:
    tóu táo bào lǐ
    成語解釋:
    是他送給我桃兒,我以李子回贈他。比喻友好往來或互相贈送東西。
    成語出處:
    《詩經 大雅 抑》:“投我以桃,報之以李。”
    137

    天網恢恢,疏而不漏

    成語拼音:
    tiān wǎng huī huī,shū ér bù lòu
    成語解釋:
    是天道公平,作惡就要受懲罰,它看起來似乎很不周密,但最終不會放過一個壞人。比喻作惡的人逃脫不了國法的懲處。
    成語出處:
    先秦 李耳《老子》第73章:“天網恢恢,疏而不失。”
    138

    彤云密布

    成語拼音:
    tóng yún mì bù
    成語解釋:
    彤云:彤是紅色的,有時指紅霞;有時指下雪前均勻密布的陰云。很厚的云層布滿天空,預示著大雪即將來臨。
    成語出處:
    《詩經·小雅·信南山》:“上天同云,雨雪雰雰。”
    139

    武不善作

    成語拼音:
    wǔ bù shàn zuò
    成語解釋:
    是既動武就不能講斯文。
    成語出處:
    《西游記》第六三回:“常言道:‘武不善作’,但只怕起手處不得留情,一時間傷了你的性命。”
    140

    無風起浪

    成語拼音:
    wú fēng qǐ làng
    成語解釋:
    比喻平白無故地生出事來。有故制造事端的
    成語出處:
    唐 希運《黃檗斷際禪師宛陵錄》:“達摩西來,無風起浪;世尊拈花,一場敗缺。”
    * 關于意思的成語 形容意思的成語 描述意思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