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意思的成語 (174個)
-
81
糊口度日
- 成語拼音:
- hú kǒu dù rì
- 成語解釋:
- 糊口:本是喝粥的意思。度日:過日子。勉強維持生活,打發日子。
- 成語出處:
- 《五代史評話 梁史》:“但是小生自小兀坐書齋,不諳其他生活,只得把這教學糊口度日,為之奈何?”
-
82
話里有話
- 成語拼音:
- huà lǐ yǒu huà
- 成語解釋:
- 話里含有別的意思。
- 成語出處:
- 清 文康《兒女英雄傳》第21回:“那知他二人這話,卻是機帶雙敲,話里有話!”
-
83
紅旗報捷
- 成語拼音:
- hóng qí bào jié
- 成語解釋:
- 清代軍隊出征,打了勝仗,派專人手持紅旗,急馳進京報捷。現用作報喜的意思。
- 成語出處:
- 清 李寶嘉《官場現形記》第12回:“先生此去,何異登仙。指日紅旗報捷,甚么司馬黃堂,都是指顧間事。”
-
84
后生可畏
- 成語拼音:
- hòu shēng kě wèi
- 成語解釋:
- 后生:青年人;后輩;畏:敬畏、佩服的意思。指青年人很容易超過他們的前輩;是可敬服的。
- 成語出處:
- 先秦 孔子《論語 子罕》:“后生可畏,焉知來者之不如今也。”
-
85
回頭是岸
- 成語拼音:
- huí tóu shì àn
- 成語解釋:
- 回頭:回過頭來;指改邪歸正。佛家語;意思是要皈依佛法;就能登上超脫苦海的彼岸。后借來比喻犯錯的人;只要悔改;就有出路。
- 成語出處:
- 元 無名氏《度翠柳》:“世俗人爭長競短,你死我活。有呵吃些個,有呵穿些個。苦海無邊,回頭是岸。”
-
86
會心一笑
- 成語拼音:
- huì xīn yī xiào
- 成語解釋:
- 會心:領悟,領會。領會對方的意思而微笑
- 成語出處:
- 魯迅《通訊》:“使同類者知道也還有誰在襲擊古老堅固的堡壘,較之看見浩大而灰色的軍容,或者反可以會心一笑。”
-
87
含著骨頭露著肉
- 成語拼音:
- hán zhe gǔ tóu lù zhe ròu
- 成語解釋:
- 比喻說話半吞半吐,不把意思完全說出來。
- 成語出處:
-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88回:“你要我收下這個東西,須先和我說明白了。要是這么‘含著骨頭露著肉’的,我倒不收。”
-
88
解鈴系鈴
- 成語拼音:
- jiě líng jì líng
- 成語解釋:
- 系:縛;系上。本佛教禪宗語。意思是虎脖子的鈴子是誰系上去的;誰才能把它解下來。比喻誰惹出來的麻煩仍由誰去負責處理。也作“解鈴還須系鈴人。”
- 成語出處:
- 宋 釋惠洪《林間集》下卷:“泰欽曰:大眾何不道:‘系者解得。’”
-
89
舊瓶新酒
- 成語拼音:
- jiù píng xīn jiǔ
- 成語解釋:
- 比喻舊形式,新內容的意思
- 成語出處:
- 茅盾《桂枝香·為商務印書館八十周年紀念作》:“工商改造,舊瓶新酒,愿長芳冽。”
-
90
舉手加額
- 成語拼音:
- jǔ shǒu jiā é
- 成語解釋:
- 拱手與額相齊,是古人表示歡慶的意思。
- 成語出處:
- 宋 陳亮《與韓子師侍郎書》:“百姓聞賢使君之來,舉手加額,以為天眼開矣。”
-
91
借題發揮
- 成語拼音:
- jiè tí fā huī
- 成語解釋:
- 發揮:把意思或道理充分表達出來。借談論另一個題目來表示自己真正的意思。
- 成語出處:
- 王衡《郁輪袍》第二折:“我隨分劃幾劃便罷,這個原是借題發揮。”
-
92
錦繡肝腸
- 成語拼音:
- jǐn xiù gān cháng
- 成語解釋:
- 意思是滿腹詩文,善出佳句。
- 成語出處:
- 唐 李白《冬日于龍門送從弟京兆參軍令問之淮南覲省序》:“兄心肝五藏,皆錦繡耶?不然,何開口成文,揮翰霧散?”
-
93
吉祥止止
- 成語拼音:
- jí xiáng zhǐ zhǐ
- 成語解釋:
- 第一個止字是留止的意思,第二個止字是助詞。指喜慶。
- 成語出處:
- 《莊子·人間世》:“瞻彼闋者,虛室生白,吉祥止止。”
-
94
齟齬不合
- 成語拼音:
- jǔ yǔ bù hé
- 成語解釋:
- 齟齬:上下牙齒不相配合。喻意思不合,有分歧。
- 成語出處:
- 宋·陸游《賀吏部陳侍郎啟》:“然賢能之進,常齟齬而不合,亦稀闊而難遭。”
-
95
盡在不言中
- 成語拼音:
- jìn zài bù yán zhōng
- 成語解釋:
- 盡:都,全部。指大家不言明,都明白其中的意思
- 成語出處:
- 元·無名氏《馬陵道》第一折:“我正是滿懷心腹事,盡在不言中。”
-
96
口講手畫
- 成語拼音:
- kǒu jiǎng shǒu huà
- 成語解釋:
- 一面講一面用手勢幫助表達意思。形容詳細地解說
- 成語出處:
- 宋·黃庭堅《題跋》:“好學者從之請問,口講手畫,終席或至千字。”
-
97
口講指畫
- 成語拼音:
- kǒu jiǎng zhǐ huà
- 成語解釋:
- 一面講一面用手勢幫助表達意思。
- 成語出處:
- 唐·韓愈《柳子厚墓志銘》:“其經承子厚口講指畫,為文詞者,悉有法度可觀。”
-
98
口講指劃
- 成語拼音:
- kǒu jiǎng zhǐ huà
- 成語解釋:
- 一面講一面用手勢幫助表達意思。形容詳細地解說
- 成語出處:
- 馮玉祥《我的生活》第七章:“每條凳子可容幾人,哪里是站臺,哪里是門……都口講指劃地詳細說給他們聽。”
-
99
刻木為吏
- 成語拼音:
- kè mù wéi lì
- 成語解釋:
- 意思是不能受獄吏的污辱,即使是木頭做的獄吏也不能見他。形容獄吏的兇暴可畏。
- 成語出處:
- 東漢 班固《漢書 路溫舒傳》:“畫地為獄,議不入;刻木為吏,期不對。”
-
100
昆山片玉
- 成語拼音:
- kūn shān piàn yù
- 成語解釋:
- 昆侖山上的一塊玉。原是一種謙虛的說法,意思是只是許多美好者當中的一個,后比喻許多美好事物中突出的。
- 成語出處:
- 《晉書 郤詵傳》:“臣舉賢良對策,為天下第一,猶桂林之一枝,昆山之片玉。”
* 關于意思的成語 形容意思的成語 描述意思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