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惡劣的成語 (37個)
-
1
土豪劣紳
- 成語拼音:
- tǔ háo liè shēn
- 成語解釋:
- 舊社會農村中有錢有勢的地主、惡霸和品行惡劣的退職官僚。土豪:地方上的豪強;劣紳:依勢欺人的惡霸地主和退職官僚。
- 成語出處:
- 《茅盾選集 封建的小市民文藝》:“小市民痛恨貪官污吏,土豪劣紳。”
-
2
劣跡昭著
- 成語拼音:
- liè jì zhāo zhù
- 成語解釋:
- 劣:惡劣;昭著:明顯。惡劣的事跡非常明顯。
- 成語出處:
- 毛澤東《唯心歷史觀的破產》:“對于國民黨的舊工作人員,只要有一技之長而不是反動有據或劣跡昭著的分子,一概予以維持,不要裁減。”
-
3
不念舊惡
- 成語拼音:
- bù niàn jiù è
- 成語解釋:
- 念:記住;舊:過去的;惡:惡劣的行為;指怨恨;仇怨。不記住或不計較過去和別人的仇恨。
- 成語出處:
- 春秋 孔子《論語 公冶長》:“子曰:‘伯夷、叔齊不念舊惡,怨是用希。’”
-
4
惡跡昭著
- 成語拼音:
- è jì zhāo zhù
- 成語解釋:
- 昭著:顯著,明顯。惡劣的事跡十分明顯,人所共見。形容罪行嚴重。
- 成語出處:
- 宋·鄭剛中《北山文集·答潼川路于提刑》:“但先列罪人之詞,而繼之以今來勘狀,則惡跡昭著。”
-
5
窮山惡水
- 成語拼音:
- qióng shān è shuǐ
- 成語解釋:
- 窮山:荒山。惡水:有害的河。指貧瘠偏僻的荒山;水質不良未曾治理的河流。形容惡劣的自然條件。
- 成語出處:
- 清 王濬卿《冷眼觀》:“且山雖明而寸草不生,是為窮山;水雖秀而只鱗莫睹,是為惡水。”
-
6
采善貶惡
- 成語拼音:
- cǎi shàn biǎn è
- 成語解釋:
- 采:選擇;貶;貶斥。采取善良的行為,貶斥惡劣的行徑
- 成語出處:
- 西漢·司馬遷《史記·太史公自序》:“《春秋》采善貶惡,推三代之德。”
-
7
毒瀧惡霧
- 成語拼音:
- dú lóng è wù
- 成語解釋:
- 惡劣的云雨霧氣。比喻暴虐兇殘的黑暗勢力。
- 成語出處:
- 鄭澤《登樓嘆》詩:“毒瀧惡霧紛相乘,令我望望心惺惺。”
-
8
同流合污
- 成語拼音:
- tóng liú hé wū
- 成語解釋:
- 思想、言行與惡劣的風氣、污濁的世道相合。多指跟著壞人一起做壞事。流:流俗。
- 成語出處:
- 戰國 鄒 孟軻《孟子 盡心下》:“同乎流俗,合乎污世。”
-
9
行同狗豨
- 成語拼音:
- xíng tóng gǒu yǒu
- 成語解釋:
- 豨:豬。人的行為丑惡,如同豬狗一樣。形容人的行為卑鄙惡劣到了極點。亦作“行如禽獸”、“行若狗彘”、“行同犬彘”。
- 成語出處:
- 戰國·宋·墨翟《墨子·耕柱》:“傷矣哉!言稱于湯文,行則譬于狗豨,傷矣哉!”
-
10
卑鄙齷齪
- 成語拼音:
- bēi bǐ wò chuò
- 成語解釋:
- 齷齪:骯臟。品行惡劣下流。
- 成語出處:
- 明 唐順之《答俞教諭》:“其于卑鄙齷齪越禮放法者,固未嘗敢有雷同隨俗之心,而其間尚可告語轉移者。”
-
11
卑陋齷齪
- 成語拼音:
- bēi lòu wò chuò
- 成語解釋:
- 齷齪:骯臟。形容品質惡劣。亦作“卑鄙齷齪”。
- 成語出處:
- 清·華偉生《開國奇冤·追悼》:“他們那種卑陋齷齪的性質,終久是改不了的!”
-
12
臭味相投
- 成語拼音:
- chòu wèi xiāng tóu
- 成語解釋:
- 壞味道互相投合。比喻有同樣壞毛病、惡劣習氣的人很合得來。
- 成語出處:
- 宋 牟獻《木蘭花慢》:“不妨無蟹有監州,臭味喜相投。”
-
13
地棘天荊
- 成語拼音:
- dì jí tiān jīng
- 成語解釋:
- 謂到處布滿荊棘。比喻環境惡劣。
- 成語出處:
- 朱謙良《感懷和病俠》:“地棘天荊誰管得,此身權寄水云邨。”
-
14
風吹浪打
- 成語拼音:
- fēng chuī làng dǎ
- 成語解釋:
- 狂風猛吹;巨浪拍打。比喻惡劣的環境;險要的遭遇或嚴峻的考驗磨難。
- 成語出處:
- 清 洪昇《長生殿 埋玉》:“可憐一對鴛鴦,風吹浪打,直恁的遭強霸。”
-
15
風刀霜劍
- 成語拼音:
- fēng dāo shuāng jiàn
- 成語解釋:
- 冷風似刀寒霜如劍。形容氣候寒冷惡劣。也比喻周圍人際環境惡劣嚴酷。
- 成語出處:
- 清 曹雪芹《紅樓夢》第27回:“一年三百六十日,風刀霜劍嚴相逼,明媚鮮妍能幾時,一朝飄泊難尋覓。”
-
16
風雨不改
- 成語拼音:
- fēng yǔ bù gǎi
- 成語解釋:
- 比喻處于惡劣環境中不變其節操。
- 成語出處:
- 《詩經 鄭風 風雨序》:“《風雨》,思君子也。亂世則思君子不改其度焉。”
-
17
風雨交加
- 成語拼音:
- fēng yǔ jiāo jiā
- 成語解釋:
- 大風暴雨一齊襲來。形容天氣十分惡劣
- 成語出處:
- 清 梁章鉅《浪跡續談 除夕元旦兩詩》:“冬至前后,則連日陰噎,風雨交加,逾月不止。”
-
18
狗彘不若
- 成語拼音:
- gǒu zhì bù ruò
- 成語解釋:
- 連豬狗都不如。比喻品行十分惡劣。彘:豬。
- 成語出處:
- 荀況《荀子 榮辱》:“人也,下忘其身,內忘其親,上忘其君,則是人也,而曾狗彘之不若也。”
-
19
狗彘不食
- 成語拼音:
- gǒu zhì bù shí
- 成語解釋:
- 連狗豬都不吃他的肉。形容其人的品行極端惡劣
- 成語出處:
- 東漢 班固《漢書 元后傳》:“受人孤寄,乘便利時,奪取其國,不復顧恩義。人如此者,狗豬不食其余。”
-
20
虧心短行
- 成語拼音:
- kuī xīn duǎn xíng
- 成語解釋:
- 虧損天良,行為惡劣。
- 成語出處:
- 《琵琶記·伯諧夫妻分別》:“我無奈何分情破愛,誰下得虧心短行?”
* 關于惡劣的成語 形容惡劣的成語 描述惡劣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