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成敗得失的成語 (8個)
-
1
成敗利鈍
- 成語拼音:
- chéng bài lì dùn
- 成語解釋:
- 利:鋒利;順利;鈍:不鋒利;不順利。指事業的成功或失敗;順利或挫折。泛指處事的各種情況和結果。也作“成敗得失”。
- 成語出處:
- 三國 蜀 諸葛亮《后出師表》:“臣鞠躬盡力,死而后已,至于成敗利鈍,非臣之明所能逆睹也。”
-
2
成敗得失
- 成語拼音:
- chéng bài dé shī
- 成語解釋:
- 得:得利。失:失利。成功與失敗,得到的與丟掉的。
- 成語出處:
- 晉 陳壽《三國志 吳志 步騭傳》:“成敗得失,皆如所慮,可謂守道見機,好古之士也。”
-
3
得失成敗
- 成語拼音:
- dé shī chéng bài
- 成語解釋:
- 指獲得與損失、成功與失敗
- 成語出處:
- 晉 陸機《五等諸侯論》:“得失成敗,備在典謨,是以其詳,可得而言。”
-
4
失敗是成功之母
- 成語拼音:
- shī bài shì chéng gōng zhī mǔ
- 成語解釋:
- 母:先導,根源。失敗往往是成功的先導。指從失敗中吸取教訓就能取得勝利
- 成語出處:
- 毛澤東《中國革命戰爭的戰略問題》:“經驗對于干部是必需的,失敗是成功之母。”
-
5
失敗者成功之母
- 成語拼音:
- shī bài zhě chéng gōng zhī mǔ
- 成語解釋:
- 母:先導,根源。失敗往往是成功的先導。指從失敗中吸取教訓就能取得勝利
- 成語出處:
- 毛澤東《實踐論》:“所謂‘失敗者成功之母’,‘吃一塹,長一智’,就是這個道理。”
-
6
失敗乃成功之母
- 成語拼音:
- shī bài nǎi chéng gōng zhī mǔ
- 成語解釋:
- 失敗往往是成功的先導。指從失敗中吸取教訓,最后取得勝利
- 成語出處:
-
7
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
- 成語拼音:
- fán shì yù zé lì,bù yù zé fèi
- 成語解釋:
- 預:預先,指事先作好計劃或準備;立:成就;廢:敗壞。不論做什么事,事先有準備,就能得到成功,不然就會失敗。
- 成語出處:
- 西漢 戴圣《禮記 中庸》:“凡事豫則立,不豫則廢。”
-
8
凡事豫則立,不豫則廢
- 成語拼音:
- fán shì yù zé lì,bù yù zé fèi
- 成語解釋:
- 豫:通“預”,事先準備。指做任何事情,事先有準備,就能得到成功,不然就會失敗
- 成語出處:
- 西漢·戴圣《禮記·中庸》:“凡事豫則立,不豫則廢。”
* 關于成敗得失的成語 形容成敗得失的成語 描述成敗得失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