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很多的成語 (254個)
-
241
走遍天涯
- 成語拼音:
- zǒu biàn tiān yá
- 成語解釋:
- 天涯:天邊,指極邊遠的地方。哪兒都走過了。形容到過的地方很多
- 成語出處:
- 元·鮮于必仁《折桂令·游玉隆宮》:“笑我塵蹤,走遍天涯。”
-
242
擢發難數
- 成語拼音:
- zhuó fà nán shǔ
- 成語解釋:
- 拔下的頭發難以數清(擢:拔)。比喻罪行很多。
- 成語出處:
- 西漢 司馬遷《史記 范睢蔡澤列傳》:“擢賈之發以續之罪,尚未足。”
-
243
眾功皆興
- 成語拼音:
- zhòng gōng jiē xīng
- 成語解釋:
- 功:通“工”,事。指很多事業都興盛起來
- 成語出處:
- 西漢·司馬遷《史記·玉帝本紀》:“信飭百官,眾功皆興。”
-
244
縱橫交錯
- 成語拼音:
- zòng héng jiāo cuò
- 成語解釋:
- 縱:南北方向;橫:東西方向;交錯:交叉;錯雜。橫的豎的交叉在一起。形容事物或情況復雜;交叉點很多。也作“縱橫交貫”。
- 成語出處:
- 宋 呂祖謙《東萊博儀》第一卷:“陪洙酒之席去耳皆德者,縱橫交錯。”
-
245
眾口一詞
- 成語拼音:
- zhòng kǒu yī cí
- 成語解釋:
- 很多人都說同樣的話。
- 成語出處:
- 唐 令狐楚《謝賜冬衣狀》:“自臣而下,萬口一聲。”
-
246
舳艫相繼
- 成語拼音:
- zhú lú xiāng jì
- 成語解釋:
- 舳:船尾。艫:船頭。指船首尾相接,數量很多。亦作“舳艫相接”。
- 成語出處:
- 唐·韓偓《開河記》:“時舳艫相繼,連接千里,自大梁至淮江,聯綿不絕,錦帆過處,香聞百里。”
-
247
災難深重
- 成語拼音:
- zāi nán shēn zhòng
- 成語解釋:
- 災難很多,而且嚴重
- 成語出處:
- 曹禺《永遠向前》:“在災難深重的舊中國時期,毛主席這篇《講話》堅決有力地指揮著我們。”
-
248
眾所共知
- 成語拼音:
- zhòng suǒ gòng zhī
- 成語解釋:
- 眾:很多人。大家普遍知道的。
- 成語出處:
- 宋 朱熹《朱子語類 大學三》:“雖十目視十手指眾所共知之處,亦自七顛八倒了,更如何地謹獨。”
-
249
座無空席
- 成語拼音:
- zuò wú kōng xí
- 成語解釋:
- 席:座位。座位沒有空著的。形容出席的人很多
- 成語出處:
- 《晉書·王渾傳》:“時吳人新附,頗懷畏懼。渾撫循羈旅,虛懷綏納,座無空席,門不停賓,于是江東之士莫不悅附。”
-
250
座無虛席
- 成語拼音:
- zuò wú xū xí
- 成語解釋:
- 虛:空;席:座席;座位。座位沒有空著的;形容出席的人很多。
- 成語出處:
- 《晉書 王渾傳》:“時吳人新附,頗懷畏懼。渾撫循羈旅,虛懷綏納,座無空席,門不停賓,于是江東之士莫不悅附。”
-
251
坐無虛席
- 成語拼音:
- zuò wú xū xí
- 成語解釋:
- 座位沒有空著的。多形容觀眾、聽眾或出席、參加的人很多。
- 成語出處:
- 《太平廣記·龍三·釋玄照》:“他常常愿意講授一千遍《法華經》,以利于他人。在山中開講之后,雖然寒暑無常,山路險惡,但是來聽講的總是坐無虛席。”
-
252
赭衣滿道
- 成語拼音:
- zhě yī mǎn dào
- 成語解釋:
- 赭衣:赤褐色衣服,古代囚犯。穿囚服的人擠滿了道路。形容罪犯很多
- 成語出處:
- 《隋書、酷吏傳序》:“昔秦任獄吏,赭衣滿道。”
-
253
赭衣塞路
- 成語拼音:
- zhě yī sàī lù
- 成語解釋:
- 穿囚服的人擠滿了道路。形容罪犯很多。
- 成語出處:
- 《漢書·刑法志》:“而奸邪并生,赭衣塞路。”
-
254
重紙累札
- 成語拼音:
- zhòng zhǐ lèi zhá
- 成語解釋:
- 謂很多的紙張。
- 成語出處:
- 《隋書·禮儀志四》:“茍別君臣同異之禮,恐重紙累札,書不盡也。”
* 關于很多的成語 形容很多的成語 描述很多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