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很多的成語 (254個)

    221

    血流沒足

    成語拼音:
    xuè liú mò zú
    成語解釋:
    足:腳。形容死傷,流血淹沒了腳面
    成語出處:
    《三輔舊事》:“武帝發兵攻衛太子,連聞五日,白虎門前溝中,血流沒足。”
    222

    血流漂鹵

    成語拼音:
    xuè liú piāo lǔ
    成語解釋:
    鹵:通“櫓”,大盾。血流成河能把大盾漂浮起來。形容殺人
    成語出處:
    西漢·賈誼《過秦論》:“伏尸百萬,流血漂鹵。”
    223

    星羅棋布

    成語拼音:
    xīng luó qí bù
    成語解釋:
    像天空的星星和棋盤上的棋子那樣分布著。形容數量;分布廣。羅:羅列;布:分布。
    成語出處:
    東漢 班固《西都賦》:“列卒周匝,星羅云布。”
    224

    學如牛毛,成如麟角

    成語拼音:
    xué rú niú máo,chéng rú lín jiǎo
    成語解釋:
    牛毛:比喻;麟角:麒麟的角,比喻少。學的人,學成的人極少。形容要學業有成極不容易
    成語出處:
    南宋·王應麟《困學紀聞》第13卷:“學如牛毛,成如麟角,出蔣之《萬機論》。”
    225

    興師動眾

    成語拼音:
    xīng shī dòng zhòng
    成語解釋:
    舊指大規模出兵。現指動用人力。興、動:發動;眾:指大隊人馬。
    成語出處:
    《吳子 勵士》:“夫發號布令,而人樂聞;興師動眾,而人樂戰;交兵接刃,而人樂死。”
    226

    心事重重

    成語拼音:
    xīn shì zhòng zhòng
    成語解釋:
    心里掛著沉重的顧慮
    成語出處:
    羅廣斌、楊益言《紅巖》第二七章:“毛人鳳正心事重重地在地毯上來回走著。”
    227

    形形色色

    成語拼音:
    xíng xíng sè sè
    成語解釋:
    形容事物類別;各種各樣的都有。形形:原指生出這種形體;色色:原指生出這種顏色。
    成語出處:
    元 戴表元《剡源集》:“如造化之于萬物,大而大容之,小而小養之,形形色色,無所棄遺。”
    228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成語拼音:
    yī bō wèi píng,yī bō yòu qǐ
    成語解釋:
    一個浪頭尚未平復,另一個浪頭又掀起了。比喻事情進行波折,一個問題還沒有解決,另一個問題又發生了。
    成語出處:
    宋 姜夔《白石道人詩話》:“波瀾開闔,如在江湖中,一波未平,一波又作。”
    229

    議論紛錯

    成語拼音:
    yì lùn fēn cuò
    成語解釋:
    形容意見不一,議論
    成語出處:
    《后漢書 袁紹傳》:“是以遠近狐疑,議論紛錯者也。”
    230

    議論蜂起

    成語拼音:
    yì lùn fēng qǐ
    成語解釋:
    蜂起:指人或事物如群蜂飛舞。種種議論像蜜蜂一樣涌現出來
    成語出處:
    宋·陳亮《又乙巳春(答朱元晦秘書熹)書》:“秘書與叔昌子約書,乃言‘諸賢死后,議論蜂起’。有獨力不能支之意。”
    231

    議論紛紜

    成語拼音:
    yì lùn fēn yún
    成語解釋:
    形容意見不一,議論
    成語出處:
    語出《后漢書 袁紹傳》:“是以遠近狐疑,議論紛錯者也。”
    232

    魚龍曼衍

    成語拼音:
    yú lóng màn yǎn
    成語解釋:
    原指各種雜戲同時演出。后形容事物雜亂。也比喻變化(含貶義)。
    成語出處:
    清 李寶嘉《官場現形記》第14回:“剿土匪魚龍曼衍,開保案雞犬飛升。”
    233

    眼淚洗面

    成語拼音:
    yǎn lèi xǐ miàn
    成語解釋:
    淚流得,沖洗著臉面。形容非常悲傷,淚流不止
    成語出處:
    宋·陸游《避暑漫抄》:“又韓玉汝家,有李國主歸朝后與金陵舊宮人書云:‘此中日夕,只以眼淚洗面。’”
    234

    盈千累百

    成語拼音:
    yíng qiān lěi bǎi
    成語解釋:
    盈:滿,;累:堆積,。形容數量
    成語出處:
    《清史稿·王鷙傳》:“就中抽拔五千入山采木,衣糧器具,盈千累百,遣發民夫,遠至千里,近亦數百里,耕作全廢,國賦何征?”
    235

    一身五心

    成語拼音:
    yī shēn wǔ xīn
    成語解釋:
    比喻雜念
    成語出處:
    漢·焦延壽《易林》卷一:“三人異趨,反復迷惑。一身五心,亂無所得。”
    236

    疑團莫釋

    成語拼音:
    yí tuán mò shì
    成語解釋:
    心里有疑問,沒有解開。
    成語出處:
    清·許奉恩《里乘》第二卷:“微君言,疑團莫釋!”
    237

    一響百應

    成語拼音:
    yī xiǎng bǎi yìng
    成語解釋:
    應:響應。一有響聲,馬上有人響應
    成語出處:
    238

    油油膩膩

    成語拼音:
    yóu yóu nì nì
    成語解釋:
    指油或沾滿油污的樣子
    成語出處:
    明·施耐庵《水滸傳》第82回:“裹一項油油膩膩舊頭巾,穿一領邋邋遢遢潑戲襖。”
    239

    指不勝屈

    成語拼音:
    zhǐ bù shèng qū
    成語解釋:
    板著指頭也不過來(不勝:不能承受)。形容數量
    成語出處:
    明 沈德符《野獲編》:“而貧弱者或衣食不給,其小有才者至竄入匪類,以辱先人,以余所見,指不勝屈。”
    240

    指不勝數

    成語拼音:
    zhǐ bù shèng shǔ
    成語解釋:
    不勝:不能承受。扳著指頭數也數不過來。形容為數
    成語出處:
    呂振羽《簡明中國通史》第13章:“五代、兩宋、遼、金成名的文學家、詩人,指不勝數。”
    * 關于很多的成語 形容很多的成語 描述很多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