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庭院的成語 (13個)
-
1
大院深宅
- 成語拼音:
- dà yuàn shēn zhái
- 成語解釋:
- 深:指由內到外的距離大。房屋眾多,庭院深廣。多指富貴人家的住宅
- 成語出處:
- 元·岳伯川《鐵拐李》第四折:“大院深宅,閑雜人趕離門外。”
-
2
犁庭掃閭
- 成語拼音:
- lí tíng sǎo lǚ
- 成語解釋:
- 犁平他的庭院,掃蕩他的村莊。比喻徹底摧毀敵方。庭:庭院。掃:掃蕩。閭:里巷的門。
- 成語出處:
- 東漢·班固《漢書·匈奴傳下》:“固已犁其庭,掃其閭,郡縣而置之。”
-
3
門庭如市
- 成語拼音:
- mén tíng rú shì
- 成語解釋:
- 門:家門;庭:庭院;如:像;市:集市。門前像市場一樣。形容來的人很多
- 成語出處:
- 晉 袁宏《后漢紀 光武帝紀八》:“廣通賓客,門庭如市。”
-
4
門庭若市
- 成語拼音:
- mén tíng ruò shì
- 成語解釋:
- 門:原指宮門;庭:原指朝庭;現指院子;若:好像;市:集市;市場。原來形容宮門里;朝庭上;進諫的人多得像在集市一樣;十分熱鬧。現在形容來的人很多;非常熱鬧。
- 成語出處:
- 西漢 劉向《戰國策 齊策一》:“群臣進諫,門庭若市。”
-
5
掃穴犁庭
- 成語拼音:
- sǎo xué lí tíng
- 成語解釋:
- 掃蕩其居處,犁平其庭院。比喻徹底摧毀敵方。
- 成語出處:
- 清·魏秀仁《花月痕》第42回:“有此機會,掃穴犁庭,指顧間事。”
-
6
分庭抗禮
- 成語拼音:
- fēn tíng kàng lǐ
- 成語解釋:
- 庭:庭院;抗:對等;相當;抗禮:行平等的禮。古時賓客和主人相見;分別站在庭院兩邊相對行禮;以平等地位相待。后比喻對方以平等或對等的關系相處;不分上下。有時比喻互相對立或搞分裂、鬧獨立。
- 成語出處:
- 莊周《莊子 漁父》:“萬乘之主,千乘之君,見夫子未嘗不分庭伉禮。”
-
7
階柳庭花
- 成語拼音:
- jiē liǔ tíng huā
- 成語解釋:
- 階:臺階;庭:庭院。臺階前的垂柳,庭院中的鮮花。指美好的庭院景致
- 成語出處:
-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一回:“況那晨風夕月,階柳庭花,更覺得潤人筆墨。”
-
8
虛庭一步
- 成語拼音:
- xū tíng yī bù
- 成語解釋:
- 庭:庭院;一步:來回走動。在空曠的庭院中徘徊
- 成語出處:
- 清·孔尚任《桃花扇·會獄》:“你看月色過墻,照的槐影迷離,不免虛庭一步。”
-
9
桃花人面
- 成語拼音:
- táo huā rén miàn
- 成語解釋:
- 事本唐孟棨《本事詩》。崔護清明京都郊游,于一庭院,桃花之下邂逅一美妙女子。次年再訪,物在人去,慨嘆不已,題一絕句:“去年今日此門中,人面桃花相映紅。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東風。”后遂用“桃花人面”形容女子貌美。亦借指意中人。
- 成語出處:
- 元·劉致《朝天子·同文子方鄧永年泛洞庭湖宿鳳凰臺下》曲:“楊柳宮眉,桃花人面,是平生未了緣。”
-
10
亭臺樓閣
- 成語拼音:
- tíng tái lóu gé
- 成語解釋:
- 泛指建造在園林庭院中供游憩欣賞的建筑。
- 成語出處:
- 清·文康《兒女英雄傳》第一回:“雖然算不得大園庭,那亭臺樓閣,樹林山水,卻也點綴結構得幽雅不俗。”
-
11
杜門卻掃
- 成語拼音:
- dù mén què sǎo
- 成語解釋:
- 杜:關上。關上大門,不再打掃庭院路徑。指閉門謝客,清靜自適
- 成語出處:
- 《魏書 逸士傳 李謐》:“杜門卻掃,棄產營書。”
-
12
旮旮旯旯
- 成語拼音:
- gā gā lá lá
- 成語解釋:
- 房屋、庭院、街道的所有角落及曲折隱蔽之處
- 成語出處:
- 浩然《艷陽天》第36章:“老天爺,你快自己找去吧,旮旮旯旯,我全找遍了。”
-
13
闔門卻掃
- 成語拼音:
- hé mén què sǎo
- 成語解釋:
- 闔:關閉;卻:拒絕,停止;卻掃:謝客。關上大門,不再打掃庭院路徑。指閉門謝客,不和外界往來
- 成語出處:
- 漢·王粲《寡婦賦》:“闔門兮卻掃,幽處兮高堂。”
* 關于庭院的成語 形容庭院的成語 描述庭院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