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平民的成語 (30個)
-
1
匹夫匹婦
- 成語拼音:
- pǐ fū pǐ fù
- 成語解釋:
- 平民男女。泛指平民。
- 成語出處:
- 《尚書 咸有一德》:“匹夫匹婦,不獲自盡,民主罔與成厥功。”
-
2
平民百姓
- 成語拼音:
- píng mín bǎi xìng
- 成語解釋:
- 指普通百姓
- 成語出處:
- 明·馮夢龍《警世通言》第三卷:“假如桀是個平民百姓,還造得許多惡業否?”
-
3
白丁俗客
- 成語拼音:
- bái dīng sú kè
- 成語解釋:
- 白丁:沒有功名的平民。泛指粗俗之輩。
- 成語出處:
- 明 無名氏《龐掠四郡》第一折:“往來無白丁俗客,談笑有上士高賓。”
-
4
布衣芒屩
- 成語拼音:
- bù yī máng juē
- 成語解釋:
- 布衣:麻布衣服;芒屩:草鞋。穿布衣和草鞋。指平民百姓
- 成語出處:
- 元·無名氏《范張雞黍》第四折:“多謝你荊州太守漢循良,舉薦我布衣芒屩到朝堂。”
-
5
布衣黔首
- 成語拼音:
- bù yī qián shǒu
- 成語解釋:
- 布衣:稱呼平民;黔首:戰國及秦代稱呼百姓。古代指一般百姓
- 成語出處:
- 西漢 司馬遷《史記 李斯列傳》:“夫斯乃上蔡布衣,閭巷黔首。”
-
6
村哥里婦
- 成語拼音:
- cūn gē lǐ fù
- 成語解釋:
- 謂平民百姓。里,里巷。
- 成語出處:
- 明·袁宏道《東西漢通俗演義序》:“今天下自衣冠以至村哥里婦,自七十老翁以至三尺童子,談及劉季起豐沛,項羽不渡烏江,王莽篡位,光武中興等事,無不能悉數顛末,詳其姓氏里居。”
-
7
韋布匹夫
- 成語拼音:
- wéi bù pǐ fū
- 成語解釋:
- 韋布:粗陋衣服;匹夫:平民。泛指平民百姓
- 成語出處:
- 明·陸采《懷香記·托婢傳情》:“小姐是金屋阿嬌,瑤臺仙子,小生乃草萊下士,韋布匹夫,比而論之,真是個天淵殊判,薰蕕相遠。”
-
8
削職為民
- 成語拼音:
- xuē zhí wéi mín
- 成語解釋:
- 撤掉官職,降為平民。
- 成語出處:
- 清·陳忱《水滸后傳》第十九回:“王黼大怒,將宋昭削職為民。”
-
9
微服私行
- 成語拼音:
- wēi fú sī xíng
- 成語解釋:
- 微服:平民服裝。私行:秘密出行。舊指皇帝或官吏穿上平民服裝秘密到民間探訪民情或疑難重案。
- 成語出處:
- 明·無名氏《鳴鳳記·鄢趙爭寵》:“只是此行斂些光彩,不可喝道而去,只得微服私行罷了。”
-
10
王子犯法,庶民同罪
- 成語拼音:
- wáng zǐ fàn fǎ,shù mín tóng zuì
- 成語解釋:
- 王子犯了法,和老百姓一樣處以罪刑。指王法對于王子、平民是一樣的。
- 成語出處:
- 《野叟曝言》第六七回:“眾人都道說那里話,王子犯法,庶民同罪,這是因奸殺命的事,既犯到官,還有活命的嗎。”
-
11
朝野側目
- 成語拼音:
- cháo yě cè mù
- 成語解釋:
- 朝野:朝廷與民間;側目:不敢正視。官吏和平民都不敢正眼相看。形容權勢大令人生畏
- 成語出處:
- 明·馮夢龍《喻世明言》第40卷:“權尊勢忠,朝野側目。”
-
12
閭閻安堵
- 成語拼音:
- lǚ yán ān dǔ
- 成語解釋:
- 指平民安居樂業
- 成語出處:
- 清 嚴復《論中國教化之退》:“行于其野,閭閻安堵,擊壤以嬉,如是者民類治世。”
-
13
青衣烏帽
- 成語拼音:
- qīng yī wū mào
- 成語解釋:
- 青衣:自漢以后即為卑賤者之服;烏帽:烏紗帽,本為官帽,隋唐以后流行于民間。平民的衣著
- 成語出處:
- 清·全祖望《梅花嶺記》:“忠烈青衣烏帽。”
-
14
體國經野
- 成語拼音:
- tǐ guó jīng yě
- 成語解釋:
- 體:劃分;國:都城;經:丈量;野:田野。把都城劃分為若干區域,由官宦貴族分別居住或讓奴隸平民耕作。泛指治理國家。
- 成語出處:
- 《周禮 天官 序官》:“惟王建國,辨方正位,體國經野,高官分職,以民為極。
-
15
匹夫有責
- 成語拼音:
- pǐ fū yǒu zé
- 成語解釋:
- 匹夫:古時指平民中的男子;后泛指平常的人;有責:有責任。每個人都有責任。
- 成語出處:
- 清 顧炎武《日知錄 正始》:“是故知保天下,然后知保其國,保國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謀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賤,與有責焉耳矣。”
-
16
布衣雄世
- 成語拼音:
- bù yī xióng shì
- 成語解釋:
- 布衣:平民。一個平民成了世間的英雄
- 成語出處:
- 宋·葉廷珪《海錄碎事·人事·敏慧》:“袁紹稱鄭玄以布衣雄世。”
-
17
布衣之交
- 成語拼音:
- bù yī zhī jiāo
- 成語解釋:
- 布衣:古時平民的衣著。平民之間交往的友誼。指顯貴者與沒有官職、地位低賤的人相交往。
- 成語出處:
- 西漢 劉向《戰國策 齊策三》:“衛君與文布衣交,請具車馬皮幣,愿君以此從衛君游。”鮑彪注:“言交于未貴時。”
-
18
村野匹夫
- 成語拼音:
- cūn yě pǐ fū
- 成語解釋:
- 村野:荒村山野。匹夫:平民百姓。舊指沒有知識、沒有地位的人。
- 成語出處:
- 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六十五回:“馬超曰:‘吾家屢世公侯,豈識村野匹夫。’”
-
19
短衣匹馬
- 成語拼音:
- duǎn yī pǐ mǎ
- 成語解釋:
- 短衣:短裝。古代為平民、士兵等服裝。穿著短衣,騎一匹駿馬。形容士兵英姿矯健的樣子。
- 成語出處:
- 唐·杜甫《曲江》:“短衣匹馬隨李廣,看射猛虎終殘年。”
-
20
販夫俗子
- 成語拼音:
- fàn fū sú zǐ
- 成語解釋:
- 販夫:指販賣貨物的小商人。泛指商販等下層平民。
- 成語出處:
- 明 顧大典《青衫記 茶客娶興》:“況且劉員外是個為客的人,販夫俗子,教我怎生伴著他。”
* 關于平民的成語 形容平民的成語 描述平民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