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對方的成語 (178個)
-
141
下馬威
- 成語拼音:
- xià mǎ wēi
- 成語解釋:
- 原指官吏初到任時對下屬顯示的威風,后泛指一開始就向對方顯示自己的威力。
- 成語出處:
- 明 凌濛初《二刻拍案驚奇》:“李彪終久是衙門人手段,走到灶下取一根劈柴來,先把李旺打一個下馬威。”
-
142
下馬作威
- 成語拼音:
- xià mǎ zuò wēi
- 成語解釋:
- 指官吏到任故意用嚴法處理下屬樹立威風。泛指先給對方一點厲害
- 成語出處:
- 東漢·班固《漢書·敘傳》:“定襄聞伯素貴,年少,自請治郡,畏其下馬作威,吏民竦息。”
-
143
相濡相呴
- 成語拼音:
- xiāng rú xiāng xǔ
- 成語解釋:
- 濡:濕潤;呴:吐口水。互相吐口水,濕潤對方。比喻在困境中相互救助
- 成語出處:
- 戰國·宋·莊周《莊子·大宗師》:“泉涸,魚相與處于陸,相呴以濕,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
-
144
先聲奪人
- 成語拼音:
- xiān shēng duó rén
- 成語解釋:
- 聲:聲勢;奪人:指動搖人心。先張揚自己的聲勢以壓倒對方。也比喻做事搶先一步。
- 成語出處:
- 先秦 左丘明《左傳 昭公二十一年》:“軍志有之:先人有奪人之心,后人有待其衰。”
-
145
興師見罪
- 成語拼音:
- xīng shī jiàn zuì
- 成語解釋:
- 興師:起兵。發動軍隊,聲討罪過。形容群起而嚴厲斥責對方的過失
- 成語出處:
- 明·無名氏《衣錦還鄉》第一折:“今有沛公無禮,他先入關中,封秦府庫,改秦苛法,某欲興師見罪。”
-
146
興師問罪
- 成語拼音:
- xīng shī wèn zuì
- 成語解釋:
- 宣布對方罪狀;發兵討伐。形容群起而嚴厲斥責對方的過失。興、動:發動;師:軍隊;眾:大隊人馬。
- 成語出處:
- 宋 沈括《夢溪筆談》:“元昊乃改元,制衣冠禮樂,下令國中,悉用蕃書、胡禮,自稱大夏。朝廷興師問罪。”
-
147
相呴相濡
- 成語拼音:
- xiāng xǔ xiāng rú
- 成語解釋:
- 呴:吐口水;濡:沾濕。互相吐口水,濕潤對方。比喻在困境中相互救助
- 成語出處:
- 戰國·宋·莊周《莊子·大宗師》:“泉涸,魚相與處于陸,相呴以濕,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
-
148
相喣以沫
- 成語拼音:
- xiāng xǔ yǐ mò
- 成語解釋:
- 喣:吐口水。彼此吐口水來濕潤對方。比喻在困境中以微薄的力量竭力互相幫助
- 成語出處:
- 晉·葛洪《抱樸子·詰鮑》:“儉以率物,以為美談,所謂盜跖分財,取少為讓,陸處之魚,相喣以沫也。”
-
149
相呴以濕
- 成語拼音:
- xiāng xǔ yǐ shī
- 成語解釋:
- 彼此以呼出的氣濕潤對方。《莊子·大宗師》:“泉涸,魚相與處于陸,相呴以濕,相濡以沫。”成玄英疏:“呴氣相濕。”后以喻在困難時以微小的力量,竭力互相幫助。
- 成語出處:
- 《莊子·大宗師》:“泉涸,魚相與處于陸,相呴以濕,相濡以沫。”成玄英疏:“呴氣相濕。”
-
150
蓄盈待竭
- 成語拼音:
- xù yíng dài jié
- 成語解釋:
- 蓄:積蓄,儲藏;竭:干涸。積蓄部隊的銳氣,等待對方士氣低落時再出擊
- 成語出處:
- 清·汪宗沂《衛公兵法·將務兵謀》:“若此,則當卷跡藏聲,蓄盈待竭,避其鋒勢,與之持久。”
-
151
羞與為伍
- 成語拼音:
- xiū yǔ wéi wǔ
- 成語解釋:
- 把跟它在一起看作羞恥的事。形容蔑視對方;不愿意同行或同列。伍:在一起;作同伴。
- 成語出處:
- 南朝 宋 范曄《后漢書 黨錮列傳》:“逮桓靈之間,主荒政謬,國命委于閹寺,士子羞與為伍。”
-
152
形制之勢
- 成語拼音:
- xíng zhì zhī shì
- 成語解釋:
- 勢:形勢。依靠有利的地勢來制服對方
- 成語出處:
- 東漢·班固《漢書·酈食其傳》:“距飛狐之口,守白馬之津,以示諸侯形制之勢,則天下知所歸矣。”
-
153
語不投機
- 成語拼音:
- yǔ bù tóu jī
- 成語解釋:
- 佛教禪宗謂說法不契合時機或對方的根機。
- 成語出處:
- 《五燈會元·大愚芝禪師法嗣·云峰文悅禪師》:“所以道,言無展事,語不投機,承言者喪,滯句者迷。”
-
154
易地而處
- 成語拼音:
- yì dì ér chǔ
- 成語解釋:
- 換一換所處的地位。比喻為對方想一想。
- 成語出處:
- 三國 魏 曹髦《少康、漢高祖論》:“社稷幾傾,若與少康易地而處,或未能復大禹之績也。”
-
155
應風披靡
- 成語拼音:
- yìng fēng pī mǐ
- 成語解釋:
- 披靡:草木隨風散倒。草木隨風倒伏。比喻軍隊毫無斗志,老遠看到對方的氣勢很盛,沒有交鋒就潰散了
- 成語出處:
- 漢·司馬相如《上林賦》:“應風披靡,吐芳揚烈。”
-
156
一反其道
- 成語拼音:
- yī fǎn qí dào
- 成語解釋:
- 一:整個;完全;反:相反;其:他;指對方。完全和他的做法相反。
- 成語出處:
-
157
越扶越醉
- 成語拼音:
- yuè fú yuè zuì
- 成語解釋:
- 對有幾分醉酒的人,越扶他,他越要裝醉。比喻不適當的支持或贊揚會加劇對方的不良狀態
- 成語出處:
- 清·李綠園《歧路燈》第32回:“幾句話把一個譚紹聞真真的撮弄成了一個當家之主,越扶越醉。”
-
158
一虎難敵眾犬
- 成語拼音:
- yī hǔ nán dí zhòng quǎn
- 成語解釋:
- 一只老虎打不過一群狗。比喻一個人的本事雖高,但打不過對方人多
- 成語出處:
-
159
緣鵠飾玉
- 成語拼音:
- yuán hú shì yù
- 成語解釋:
- 緣鵠:因某種機緣把鵠鳥做成羹,獻給對方吃;飾玉:修飾玉鼎,造成美觀的效果,讓對方看了高興。指因緣時會而登上高位
- 成語出處:
- 戰國·楚·屈原《楚辭·天問》:“緣鵠飾玉,后帝是饗。”
-
160
一見傾心
- 成語拼音:
- yī jiàn qīng xīn
- 成語解釋:
- 傾心:一心向往。初次相見便完全被對方吸引住了。
- 成語出處:
- 宋 司馬光《資治通鑒 晉孝武帝太元九年》:“主上與將軍風殊類別,一見傾心,親如宗戚。”
* 關于對方的成語 形容對方的成語 描述對方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