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安于的成語 (45個)
-
1
安于故俗,溺于舊聞
- 成語拼音:
- ān yú gù sú,nì yú jiù wén
- 成語解釋:
- 俗:習俗。溺:沉溺,陷入。拘守于老習慣,局限于舊見聞。形容因循守舊,安于現狀。
- 成語出處:
- 西漢 司馬遷《史記 商君列傳》:“常人安于故俗,學者溺于所聞。以此兩者居官守法可也,非所與論于法之外也。”
-
2
安于磐石
- 成語拼音:
- ān yú pán shí
- 成語解釋:
- 安:安穩;磐石:巨石。像磐石一樣安然不動。形容非常穩固
- 成語出處:
- 戰國 趙 荀況《荀子 富國》:“為名者否,為利者否,為忿者否,則國安于磐石,壽于旗翼。”
-
3
安貧樂道
- 成語拼音:
- ān pín lè dào
- 成語解釋:
- 安貧:安于貧困;道:原指儒家所信奉的道德;后引申為人生的理想、信念、準則。處境雖很貧困;仍樂于堅守信仰。
- 成語出處:
- 南朝 宋 范曄《后漢書 韋彪傳》:“安貧樂道,恬于進趣,三輔諸儒莫不慕仰之。”
-
4
安于盤石
- 成語拼音:
- ān yú pán shí
- 成語解釋:
- 象盤石一樣安然不動。形容安定穩固。
- 成語出處:
- 《荀子 富國》:“為名者否,為利者否,為忿者否。則國安于盤石,壽于旗翼。”楊倞注:“磐石,盤薄,大石也。”
-
5
安于一隅
- 成語拼音:
- ān yù yī yù
- 成語解釋:
- 隅:角落。安心在某一個角落。形容茍安一角,不求進取。
- 成語出處:
- 宋 陳亮《上孝宗皇帝第二書》:“臣恭惟皇帝陛下厲志復仇,不肯即安于一隅,是有功于社稷也。”
-
6
安常習故
- 成語拼音:
- ān cháng xí gù
- 成語解釋:
- 安:安于,習慣于;常:常規;習:習慣;故:故舊。習慣于成規
- 成語出處:
- 清 魏源《默觚下 治篇七》:“彼安常習故之流,所安者目前,所知者陳例,所辟者嫌疑,得不震而疑,同聲而擾格者乎?”
-
7
安故重遷
- 成語拼音:
- ān gù zhòng qiān
- 成語解釋:
- 安于舊俗,不輕易改變
- 成語出處:
- 西漢 劉向《說苑 修文》:“觸情從欲,謂之禽獸;茍可而行,謂之野人;安故重遷,謂之眾庶;辨然否,通古今之道,謂之士。”
-
8
安土重遷
- 成語拼音:
- ān tǔ zhòng qiān
- 成語解釋:
- 安:習慣于;滿意于;重:重視;不輕易。安于故土生活;不愿輕易遷居異地。
- 成語出處:
- 東漢 班固《漢書 元帝紀》:“安土重遷,黎民之性;骨肉相附,人情所愿也。”
-
9
安于所習
- 成語拼音:
- ān yú suǒ xí
- 成語解釋:
- 安:習慣于。習慣于自己所熟悉的東西。指習慣對人的制約
- 成語出處:
- 明 袁宏道《敘梅子馬王程稿》:“人情安于所習,故雖至美,亦以至惡掩也。”
-
10
安分守己
- 成語拼音:
- ān fèn shǒu jǐ
- 成語解釋:
- 分:本分;守:保持;己:指自己活動的范圍或指自身所具有的品節。指謹慎老實;遵守合乎自己身分的規矩;不越軌外求;亦指安于現狀。
- 成語出處:
- 宋 袁文《甕牖閑評》第八卷:“自以為一己之能,萬一人主見喜,則超臘奮迅何事不可為,彼安分守己恬于進取者,方且以道義自居,其肯如此僥幸乎?”
-
11
樂退安貧
- 成語拼音:
- lè tuì ān pín
- 成語解釋:
- 謂樂于遜退,安于貧窮。
- 成語出處:
- 唐·司空圖《漫書》詩:“樂退安貧知是分,成家報國亦何慚。”
-
12
安居樂業
- 成語拼音:
- ān jū lè yè
- 成語解釋:
- 安:安定;樂:喜愛;愉快;業:職業。安定地住在一地;愉快地從事自己的職業;形容社會治理得好;生活、生產、思想狀況安于正常。
- 成語出處:
- 東漢 班固《漢書 貨殖傳序》:“各安其居而樂其業,甘其食而美其服。”
-
13
寢不安席,食不甘味
- 成語拼音:
- qǐn bù ān xí,shí bù gān wèi
- 成語解釋:
- 甘味:味道好。睡覺也不能安于枕席,吃飯時吃不出好味道。形容心事重重,坐臥不安
- 成語出處:
- 西漢·劉向《戰國策·齊策五》:“秦王恐之,寢不安席,食不甘味。”
-
14
安貧守道
- 成語拼音:
- ān pín shǒu dào
- 成語解釋:
- 道:主張、學說。安于貧窮,恪守信仰
- 成語出處:
- 宋 蘇軾《薦布衣陳師道狀》:“臣等伏見徐州布衣陳師道文詞高古,度越流輩,安貧守道。”
-
15
安時處順
- 成語拼音:
- ān shí chǔ shùn
- 成語解釋:
- 安于常分,順其自然。形容滿足于現狀。
- 成語出處:
- 先秦 莊周《莊子 養生主》:“適來,夫子時來;適去,夫子順也。安時而處順,哀樂不能入也。”
-
16
樂道安貧
- 成語拼音:
- lè dào ān pín
- 成語解釋:
- 道:信念;樂道:以守道為樂;安貧:安于貧困。處在貧困的境地中,仍以守道作樂趣。
- 成語出處:
- 《晉書·儒林傳論》:“……文博之漱流枕石,鏟跡銷聲;宣子方樂道安貧,弘風闡教:斯并通儒之高尚也。”
-
17
寢不安席
- 成語拼音:
- qǐn bù ān xí
- 成語解釋:
- 睡覺也不能安于枕席。形容心事重重,睡不著覺。
- 成語出處:
- 《戰國策·齊策五》:“秦王恐之,寢不安席,食不甘味。”
-
18
守道安貧
- 成語拼音:
- shǒu dào ān pín
- 成語解釋:
- 堅守正道,安于貧窮。舊時用來頌揚貧困而有節操的士大夫。
- 成語出處:
- 《舊唐書·王及善等人傳贊》:“守道安貧,壞遠當仁。”
-
19
守分安常
- 成語拼音:
- shǒu fēn ān cháng
- 成語解釋:
- 信守本分,安于故常。
- 成語出處:
-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二十三回:“你可好生用心習學,再如不守分安常,你可仔細!”
-
20
阻兵安忍
- 成語拼音:
- zú bīng ān rěn
- 成語解釋:
- 阻:倚仗;阻兵:仗恃手握兵權;安忍:安于做殘忍的事情。形容行兇作惡而有恃無恐
- 成語出處:
- 春秋·魯·左丘明《左傳·隱公四年》:“夫州吁阻兵而安忍:阻兵無眾,安忍無親;眾叛親離,難以濟矣。”
* 關于安于的成語 形容安于的成語 描述安于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