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女子子的成語 (476個)
-
381
巢毀卵破
- 成語拼音:
- cháo huǐ luǎn pò
- 成語解釋:
- 鳥巢毀了,卵也一定會打碎。比喻大人遭難而牽連到子女。
- 成語出處:
- 《后漢書·孔融傳》:“安有巢而卵不破乎?”
-
382
承歡膝下
- 成語拼音:
- chéng huān xī xià
- 成語解釋:
- 承歡:舊指侍奉父母;膝下:子女幼時依于父母膝下,故表示幼年。舊指侍奉父母。
- 成語出處:
- 《孝經·圣治》:“故親生之膝下,以養父母曰嚴。”
-
383
慈烏返哺
- 成語拼音:
- cí wū fǎn bǔ
- 成語解釋:
- 慈:奉養。返哺:烏雛長大,銜食哺其母。比喻子女報答父母的養育之恩。
- 成語出處:
- 元·無名氏《薛苞認母》第二折:“常言道馬有垂韁。犬有那展草,踹踏街心慈烏反哺。”
-
384
慈烏反哺
- 成語拼音:
- cí wū fǎn bǔ
- 成語解釋:
- 慈:奉養;慈烏:烏鴉的一種,相傳能反哺其母;反哺:烏雛長大,銜食哺其母。比喻子女報答父母的養育之恩
- 成語出處:
- 元·無名氏《薛苞認母》第二折:“常言道馬有垂韁,犬有那展草,踹踏街心,慈烏反哺。”
-
385
反哺之情
- 成語拼音:
- fǎn bǔ zhī qíng
- 成語解釋:
- 比喻子女長大奉養父母,報答恩情。
- 成語出處:
- 明·李時珍《本草綱目·禽部》:“慈鳥:此鳥初生,母哺六十日,長則反哺六十日,可謂慈孝矣。”
-
386
反哺之私
- 成語拼音:
- fǎn bǔ zhī sī
- 成語解釋:
- 反哺:幼鳥長大后,銜食喂其母。比喻子女長大奉養父母,報答養育之恩。
- 成語出處:
- 晉 成公綏《烏賦》:“雛既壯而能飛兮,乃銜食而反哺。”
-
387
夫唱婦隨
- 成語拼音:
- fū chàng fù suí
- 成語解釋:
- 唱:原為“倡”;即倡議;提出某種意見。丈夫說什么;妻子也跟著說什么。是封建社會男尊女卑的表現。形容夫妻和睦。
- 成語出處:
- 《關尹子 三極》:“天下之理,夫者唱,婦者隨。”
-
388
鳳冠霞帔
- 成語拼音:
- fèng guān xiá pèi
- 成語解釋:
- 鳳冠:古代后妃所戴的裝飾著彩制鳳凰的帽子;帔:古代婦女披在肩上的裝飾;類似披肩。飾有彩制鳳凰的帽子和美如云霞的披肩。
- 成語出處:
- 元 楊顯之《瀟湘雨》第四折:“我戴鳳冠霞帔的夫人,是好鎖的?待我來。”
-
389
扶老攜幼
- 成語拼音:
- fú lǎo xié yòu
- 成語解釋:
- 扶:挽著;攜:帶著。攙著老人;領著小孩兒。形容男女老少成群結隊歡迎、觀看或逃難。后也用來形容關心照顧老人和孩子。
- 成語出處:
- 西漢 劉向《戰國策 齊策四》:“未至百里,民扶老攜幼,迎君道中。”
-
390
父母恩勤
- 成語拼音:
- fù mǔ ēn qín
- 成語解釋:
- 指父母養育子女的恩惠和辛勞。
- 成語出處:
- 《詩經 豳風 鴟鸮》:“恩斯勤斯,鬻子之閔斯。”
-
391
婦人醇酒
- 成語拼音:
- fù rén chún jiǔ
- 成語解釋:
- 謂沉湎于酒色。語本《史記·魏公子列傳》:“秦數使反閑……公子(無忌)自知再以毀廢,乃謝病不朝,與賓客為長夜飲,飲醇酒,多近婦女,日夜為樂者四歲,竟病酒卒。”
- 成語出處:
- 語出《史記·魏公子列傳》:“秦數使反閒……公子(無忌)自知再以毀廢,乃謝病不朝,與賓客為長夜飲,飲醇酒,多近婦女,日夜為樂者四歲,竟病酒卒。”
-
392
婦孺皆知
- 成語拼音:
- fù rú jiē zhī
- 成語解釋:
- 孺:小孩子。婦女和小孩子全都知道。形容大家都知道或一看就明了的簡單事物。
- 成語出處:
- 清·無垢道人《八仙全傳》第93回:“果如張仙所言,形于詩歌,扮為雜劇,弄得婦孺皆知。”
-
393
分形同氣
- 成語拼音:
- fēn xíng tóng qì
- 成語解釋:
- 形容父母與子女的關系十分密切。
- 成語出處:
- 戰國 呂不韋《呂氏春秋 精通》:“父母之于子也,子之于父母也,一體而兩分,同氣而異息。”
-
394
飛燕游龍
- 成語拼音:
- fēi yàn yóu lóng
- 成語解釋:
- 像飛翔的燕子和游走的龍。形容美女體態的輕柔飄逸
- 成語出處:
- 清·洪昇《長生殿·舞盤》:“宛若翾風回雪,恍如飛燕游龍。”
-
395
孤兒寡婦
- 成語拼音:
- gū ér guǎ fù
- 成語解釋:
- 死了父親的孩子,死了丈夫的婦女。泛指失去親人,無依無靠者。
- 成語出處:
- 南朝 宋 范曄《后漢書 陳龜傳》:“戰夫身膏沙漠,居人首系馬鞍。或舉國掩尸,盡種灰滅,孤兒寡婦,號哭城空,野無青草。”
-
396
孤兒寡母
- 成語拼音:
- gū ér guǎ mù
- 成語解釋:
- 指男子死后遺留的孩子和婦女
- 成語出處:
- 《晉書·石勒載記》:“大丈夫行事,當磊磊落落,如日月皎然,終不能如曹孟德、司馬仲達父子,欺他孤兒寡婦,狐媚以取天下也。”
-
397
寡婦鰥男
- 成語拼音:
- guǎ fù guān nán
- 成語解釋:
- 寡:寡婦;鰥:鰥夫。死了丈夫的女人和無妻的成年男子。指孤男寡女
- 成語出處:
- 明·施耐庵《水滸傳》第24回:“只鸞孤鳳,霎時間交仗成雙;寡婦鰥男,一席話搬唆捉對。”
-
398
寡鵠孤鸞
- 成語拼音:
- guǎ hú gū luán
- 成語解釋:
- 孤鸞:無偶的友鸞,比喻死去了配偶的男子;寡鵠:比喻寡婦。指失偶的男女。
- 成語出處:
- 漢·王褒《洞簫賦》:“孤雌寡鶴,娛優乎其下兮。”
-
399
孤鸞寡鵠
- 成語拼音:
- gū luán guǎ hú
- 成語解釋:
- 孤鸞:無偶的友鸞,比喻死去了配偶的男子;寡鵠:比喻寡婦。指失偶的男女。
- 成語出處:
- 漢·王褒《洞簫賦》:“孤雌寡鶴,娛優乎其下兮。”
-
400
骨肉離散
- 成語拼音:
- gǔ ròu lí sàn
- 成語解釋:
- 骨肉:指父母兄弟子女等親人。比喻親人分散,不能團聚。
- 成語出處:
- 《詩經 唐風 杕杜序》:“《杕杜》,刺時也。君不能親其宗族,骨肉離散,獨居而無兄弟,將為沃所并爾。”
* 關于女子子的成語 形容女子子的成語 描述女子子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