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女子子的成語 (476個)

    401

    骨肉私情

    成語拼音:
    gǔ ròu sī qíng
    成語解釋:
    骨肉:指父母兄弟等親人關系。比喻至親之間的深厚感情
    成語出處: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16回:“不妨啟請內廷鑾輿入其私第,庶可盡骨肉私情,共享天倫之樂事。”
    402

    骨肉團圞

    成語拼音:
    gǔ ròu tuán luán
    成語解釋:
    骨肉:比喻父母兄弟等親人。指親人離而復聚
    成語出處:
    明·謝讜《四喜記·瓊英入宮》:“骨肉團圞樂正濃,一封丹詔實相從,恩承淑榮非愿,割愛雙親恨怎窮。”
    403

    骨肉團圓

    成語拼音:
    gǔ ròu tuán yuán
    成語解釋:
    骨肉:比喻父母兄弟等親人。指親人離而復聚。
    成語出處:
    元·無名氏《合同文字》第一折:“待他長大成人后,須教骨肉再團圓。”
    404

    骨肉相親

    成語拼音:
    gǔ ròu xiāng qīn
    成語解釋:
    骨肉:骨和肉,比喻至親;親:親愛。比喻父母、兄弟、之間相親相愛的關系
    成語出處:
    春秋·齊·管仲《管·輕重》:“兄弟相戚,骨肉相親。”
    405

    骨肉之恩

    成語拼音:
    gǔ ròu zhī ēn
    成語解釋:
    骨肉:指父母兄弟等親人關系;恩:親愛。比喻至親之間的深厚感情
    成語出處:
    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68回:“孤亦何心不待卿以骨肉之恩,委卿以兵馬之重乎?”
    406

    骨肉之情

    成語拼音:
    gǔ ròu zhī qíng
    成語解釋:
    骨肉:指父母兄弟等親人關系。比喻至親之間的深厚感情
    成語出處:
    清·劉熙載《藝概·文概》:“介甫每言及骨肉之情,酸惻嗚咽。”
    407

    骨肉之親

    成語拼音:
    gǔ ròu zhī qīn
    成語解釋:
    骨肉:骨和肉,比喻至親;親:親愛。比喻父母、兄弟、之間相親相愛的關系
    成語出處:
    閩劇《釵頭鳳》:“千不念萬不念要念舅父,伊和娘親姐弟骨肉之親。”
    408

    寡婦

    成語拼音:
    gū zǐ guǎ fù
    成語解釋:
    指男死后遺留的孩和婦
    成語出處:
    戰國·楚·宋玉《高堂賦》:“孤寡婦,寒心酸鼻。”
    409

    寒泉之思

    成語拼音:
    hán quán zhī sī
    成語解釋:
    對母親的思念之情。
    成語出處:
    《詩經 邶風 凱風》:“爰有寒泉,在浚之下。有七人,母氏勞苦。”
    410

    花枝招展

    成語拼音:
    huā zhī zhāo zhǎn
    成語解釋:
    招展:迎風擺動的樣。像花枝迎風擺動一樣。形容婦打扮得十分漂亮。
    成語出處:
    明 馮夢龍《醒世恒言》:“蓬步輕移,如花枝招展一般。”
    411

    金釵鈿合

    成語拼音:
    jīn chāi diàn hé
    成語解釋:
    金釵:婦的首飾;鈿合:裝珠寶的盒。傳說中唐玄宗與楊貴妃的定情信物。指華美的首飾
    成語出處:
    唐·陳鴻《長恨歌傳》:“進見之日,奏《霓裳羽衣曲》以導之;定情之夕,授金釵鈿合以固之。”
    412

    金枷玉鎖

    成語拼音:
    jīn jiā yù suǒ
    成語解釋:
    枷:套在脖上的刑具;鎖:用鐵環連接而成的刑具。比喻兒既是父母的寶貝,又是負擔和包袱。
    成語出處:
    元 無名氏《小張屠》第二折:“到來日只少個殃人禍,兒是金枷玉鎖。”
    413

    家生孩兒

    成語拼音:
    jiā shēng hái ér
    成語解釋:
    奴婢生的仍在主家服役的人
    成語出處:
    元·陶宗儀《輟耕錄》第17卷:“奴婢所生,亦曰家生孩兒。”
    414

    景升豚犬

    成語拼音:
    jǐng shēng tún quǎn
    成語解釋:
    景升,東漢末年荊州牧劉表字。表與其琦琮皆碌碌無為。故世人用“景升豚犬”謙稱自己的
    成語出處:
    清李漁《閑情偶寄 詞曲 結枸》:“向憂伯道之憂,今且五其男,二其,孕而未誕,誕而侍孕者,尚不一其人,雖盡屬~,然得此以慰桑榆,不憂窮民之無告矣!”
    415

    犁生骍角

    成語拼音:
    lí shēng yuè jiǎo
    成語解釋:
    謂雜色牛生純赤色、角周正的小牛。比喻劣父生賢明的兒。語出《論語·雍也》:“謂仲弓,曰:‘犁牛之骍且角,雖欲勿用,山川其舍諸?’”邢昺疏:“雜文曰犁。骍,純赤色也。角者,角周正也。舍,棄也。諸,之也。仲弓父賤人而行不善,故孔稱謂仲弓,曰:‘譬若雜文
    成語出處:
    語出《論語·雍也》:“謂仲弓,曰:‘犁牛之骍且角,雖欲勿用,山川其舍諸?’”邢昺疏:“雜文曰犁。骍,純赤色也。角者,角周正也。舍,棄也。諸,之也。仲弓父賤人而行不善,故孔稱謂仲弓,……言仲弓父雖不善,不害于之美也。”
    416

    賣兒貼婦

    成語拼音:
    mài ér tiē fù
    成語解釋:
    指因生活所迫,把妻賣給別人
    成語出處:
    《南齊書 良政傳 虞愿》:“陛下起此寺,皆是百姓賣兒貼婦錢,佛若有知,當悲哭哀愍。”
    417

    迷離撲朔

    成語拼音:
    mí lí pū shuò
    成語解釋:
    迷離:眼睛半閉半睜的樣;撲朔:腳亂蹬亂動。原指分辨不清雌雄、男
    成語出處:
    南宋 郭茂倩《樂府詩集 橫吹曲辭五 木蘭詩》:“雄兔腳撲朔,雌兔眼迷離,雙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418

    門閭之望

    成語拼音:
    mén lǚ zhī wàng
    成語解釋:
    指父母對的想望。
    成語出處:
    西漢 劉向《戰國策 齊策六》:“王孫賈年十五,事閔王。王出走,失王之處。其母曰:‘朝出而晚來,則吾倚門而望;暮出而不還,則吾倚閭而望。’”
    419

    瓶沉簪折

    成語拼音:
    píng chén zān zhé
    成語解釋:
    瓶沉水底難覓,簪折斷難接。比喻男分離。
    成語出處:
    唐白居易《井底引銀瓶》詩:“井底引銀瓶,銀瓶欲上絲繩絕;石上磨玉簪,玉簪欲成中央折。瓶沉簪折知奈何,似妾今朝與君別。”
    420

    破鏡分釵

    成語拼音:
    pò jìng fēn chāi
    成語解釋:
    破鏡:打破的鏡,喻分散。分釵:釵是由兩股簪合成的一種首飾,別在婦的發髻上,釵股分開就成單個的簪,因以分釵比喻夫妻或情人之間的離別、失散,也特指分離。比喻夫妻離異。亦作“鏡破釵分”。
    成語出處:
    明·胡文煥《群音類選·清腔類·好事近》:“豈料如今,翻成做破鏡分釵,剩雨殘云。”
    * 關于女子子的成語 形容女子子的成語 描述女子子的成語。
    chengrenyouxi